◎王俊玲
可變現凈值的確認
◎王俊玲

企業在日常經營當中會有各種各樣為生產和銷售而備有的存貨。存貨是指企業在日常活動中持有以備出售的產成品或商品、處在生產過程中的在產品、在生產過程或提供勞務過程中耗用的材料和物料等。
資產負債表,反映正確的存貨價值是財務工作的重要任務。各色各樣的存貨,要反映出它們的合適的價值原則是:在會計期末,按照成本與可變現凈值孰低。也就是說在會計期末成本與可變現凈值有三種關系:一是成本大于可變現凈值;二是成本小于可變現凈值;三是二者相等。所以在存貨的期末計量中可變現凈值的計算確定尤重要。
可變現凈值,是在日常活動中,存貨的估計售價減去至完工時估計將要發生的成本、估計的銷售費用以及相關稅費后的金額。
資產是講究現實存在性的,存貨屬于資產也講究現實性。要使存貨符合資產的定義。根據國際會計準則規定,資產是企業擁有或者控制的能夠帶來未來經濟效益的經濟資源。當存貨的可變現凈值下跌的比成本低時,已不符合資產的定義,不能為企業帶來未來的經濟效益, 因此,在財務中應當考慮讓存貨更貼近現實,所以可變現凈值在此更具有現實意義。
企業計算可變現凈值也是一個非常細致與嚴謹的事項。應當在充分考量各種滿足減值條件后,以獲取可靠的證據為基礎,再加上本公司持有的目的以及資產負債表日后事項等影響因素。
這里的可靠的證據是指證明存貨減值的直接證明。持有的目的一是為了銷售;一是為了繼續加工生產。前者稱為待售存貨,后者稱為非待售存貨 ,另外特別關注定單生產。
計算公式:可變現凈值=估計售價-至完工時估計將要發生的成本-估計的銷售費用-相關稅費
針對不同的存貨在計算可變現凈值時又有具體的使用方法:待售存貨要用該存貨的估計售價減去估計發生的銷售費用及稅金;非待售存貨要用該存貨所生產的最終產品的估計售價減去發生的成本與估計發生的銷售費用及稅金;定單生產的按照協議價作為估計售價來確定各自的可變現凈值。
計算可變現凈值時更重要的一個問題是估計售價的確認。在不同的情況下估計售價是不一樣的。三種方式下各有各的的要求與規則。它的確定關乎著存貨的真實性。同時,不僅要考慮到以上問題,還得考慮合同約定問題與非待售存貨轉為待售存貨。更進一步還得想到在待售存貨有合同時,合同訂購的數量與庫存數量的多少問題。
待售存貨(直接用于出售的產品、商品存貨和直接用于出售材料)的估計售價
在正常生產經營過程中,直接用于出售產成品、商品存貨應當以合同來定。有合同的按合同價,沒合同的按一般市場價為該存貨的估計售價;轉為直接用于出售材料的視為待售存貨也按一般市場價。
非待售存貨(要加工的存貨)的估計售價。
需要經過加工的材料存貨,在正常生產經營過程中,應當以該存貨所生產的最終產品的估計售價。
總結:

產成品、商品和用于出售的材料等的商品存貨的確定。
美勝公司是生產K8規格機器的生產商,2014年12月31日,K8的原材料、工資、制造費用成本共計為1 400 000元,當期生產的數量為8臺,計算的單位成本為250 000元。2014年12月31日,K8的市場銷售價格為300 000元/臺。預計在銷售這批商品時的銷售費用為36000元、相關稅費為1 000元。
估計銷售價格=300 000 × 8=2 400 000(元)
可變現凈值=2 400 000-50 000=2 35 0 000(元)
經過加工的材料存貨的的確定。
假設不發生其他購買費用的情況下,2015年12月31日,英吉公司庫存L材料的成本為1 210 000元,當時市場上的銷售價格為1 110 000元,;由于經濟因素狀況不好,導致L材料價格下降,在該因素的影響下,用L材料生產的W5型機器市場上的售價下降了10%。這樣的不景氣背景,造成本公司W5型機器的售價由3500 000元降低為2 710 000元,賬面上的生產成本仍為2 850 000元,后期將L材料加工成W5型機器尚需投入1 600 000元,銷售者預估將來為了銷售好還的發生銷售費用及稅金120 000元。
B材料的可變現凈值
=2 710 000-l 600 000-120 000 = 990 000(元),
B材料的成本1 210 000元。
資產負債表的存貨項目B材料應按990 000元列在2015年12月31日上。
無合同的按照市場價。
2013年12月31日,蘇菲公司沒有簽訂有關H型機器銷售合同。該公司生產的H型機器的市場不含增值稅銷售價格為300 000元/臺。此時, 蘇菲公司生產的H型機器的成本為2 150 000元,當時的數量為12臺,經會計計算的單位成本為185 000元/臺。 H型機器的可變現凈值為多少?
可變現凈值=300 000×12=3 600 000(元)
根據規則, 甲公司沒有就H型機器與對方簽訂銷售合同,因此, 計算確定H型機器的可變現凈值應以其一般銷售價格總額300 000元(300 000×12)作為計量基礎。
(作者單位:山西省職工工藝美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