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雯嘉
摘要: 本文在分析廣州市冷鏈物流發展態勢的基礎上,剖析了現有生鮮冷鏈物流系統存在的主要問題,并從物流基礎系統信息化、促進第三方物流企業發展、共建基于聯盟的生鮮冷鏈共同配送體系等方面,提出了應對措施,可為我國冷鏈物流的發展提供借鑒。
Abstract: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Guangzhou's cold chain logistics development, the paper analyzes the major problems existing in fresh cold chain logistics system. From the logistics information system,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hird party logistics enterprises and the alliance of fresh cold chain distribution system, the paper puts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s, which can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cold chain logistics.
關鍵詞: 冷鏈物流;廣州市;問題;對策
Key words: cold chain logistics;Guangzhou;problems;countermeasures
中圖分類號:F25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7)17-0096-02
0 引言
廣州市擁有極大的生鮮市場需求,是全國最大的生鮮農產品消費市場之一,同時也是國內冷鏈物流設備最完善、技術最先進的地區,是最有利于生鮮電子商務發展的地區。2013 年廣東省出臺了《廣東省農產品冷鏈物流發展規劃》,廣州市發布了《構建廣州現代城市物流配送體系專項研究》等文件,旨在規范冷鏈物流的管理,增強生鮮食品的安全,推進生鮮市場的發展。
1 廣州市冷鏈物流發展態勢良好
廣州市是華南地區的經濟、政治、文化中心,也是集公路、鐵路、航空、河運、海運和信息六大系統于一身的交通運輸中心城市,廣州自然而然成為了華南地區的物流集散中心。這也使廣州市的冷鏈物流發展迅猛。根據廣東物流協會提供的數據顯示,2015年廣州市水果蔬菜冷凍冷藏運輸率為25%,肉類冷凍冷藏運輸率為40%,水產品的冷凍冷藏運輸率為50%,有冷凍冷藏功能的車保有量1900 余臺,冷庫能力高達110 萬噸,其中擁有5000 噸以上規模的冷凍冷藏庫有50多座,而且冷凍冷藏汽車和倉庫都在以每年20%左右的速度增長。由于政府的扶持和企業技術的提升,冷鏈溯源、全程監控技術、RFID 及傳感技術、信息化技術等都得到全面應用,廣州市冷鏈物流從過去單一的肉類和水產類,向蔬果、花卉、奶制品等更多生鮮農產品推廣。同時,加大了從局部生鮮冷鏈向全程生鮮冷鏈發展的進程。
2 現有生鮮冷鏈物流系統存在的問題
生鮮產品屬于易腐貨物,必須建立完整的冷鏈物流配送系統,才能實現在加工、貯藏、運輸、配送、銷售過程中的保鮮。圖1所示為生鮮冷鏈物流系統流程圖,每一個環節都需要對生鮮產品冷凍或冷藏。然而,冷鏈物流基礎設施差、冷凍冷藏技術水平落后、冷庫倉儲運輸成本高、配送時間長等問題,仍然是廣州市生鮮冷鏈物流系統亟待解決的難題,也是目前中國整個生鮮電商行業所面臨的困境。
2.1 冷凍冷藏設施缺口大,已有冷鏈物流基礎設施落后
廣州市現有冷凍冷藏功能的車保有量尚不能滿足全部生鮮運輸的需求,在1900余臺車里,只有一半是配備制冷機的物流車,而且大部分采用的上世紀 90 年代的技術。大型農產品生產加工企業、批發市場、區域性農產品配送中心等關鍵物流節點缺少相應的冷凍冷藏設施[1]。
2.2 第三方物流服務滯后,冷鏈物流市場化程度低
由于物流服務網絡和信息系統不夠健全,我國第三方物流體系發展明顯滯后。根據調查,廣州生鮮產品的物流配送業務主要是由生產商和經銷商自己完成,不僅使冷鏈物流的成本高,也使第三方冷鏈物流產業發展滯后[2]。另一方面,由于冷鏈物流服務市場信息的不流通,行業行規無法建立,使得冷鏈物流市場混亂,惡性競爭、不誠信交易等時有發生,這些都阻礙了冷鏈市場的發展壯大。
2.3 冷鏈物流配送成本高,物流資源損耗巨大
一方面由于地域的原因,廣州市大部分地區的冷庫主要用于肉類、魚類的冷凍貯藏,而到了封魚期等生產淡季,冷庫往往處于閑置狀態,物流資源損耗巨大。另一方面,易腐物品的裝車過程大多在露天進行,存在溫升受腐的可能。加之60%以上的水果、蔬菜、禽肉、水產品都還是采用普通卡車運輸,由此造成的產品腐變損耗,也使物流費用居高不下[3]。
2.4 冷鏈物流的產業鏈缺乏整合,冷鏈系統沒有形成
由于生鮮市場信息傳遞落后,生鮮行業的上游和下游缺乏整合,所以無法為整個冷鏈物流系統作整體規劃和協調,存在著冷鏈物流供需失衡、無法配套、冷鏈斷鏈等問題。易腐貨物不同于普通貨物,必須在儲藏、運輸、搬運過程冷藏以及自動控溫,建立完整的冷藏物流鏈,才能有效保證流轉過程中的保鮮[4]。
3 冷鏈物流配送對策
3.1 推動冷鏈配送基礎系統信息化
由政府出面,一是整合多方資源,建立和完善生鮮產品流動信息公共平臺,提供準確的市場信息和動態數據,實現供應鏈信息一體化,做到上下游企業信息共享,達到資源的優化配置。二是對原有的冷藏冷凍設備,建立有統一標準數據的計算機管理信息系統和電子交換系統,對各種冷藏車和冷庫進行全面動態監控,及時了解庫存產品的保質期和庫齡[5]。三是開發專業的冷鏈物流系統規劃軟件,包括庫存控制模塊、顧客服務模塊、倉儲管理模塊和運輸管理模塊等基本內容,實現對冷鏈物流信息系統的整體優劃。
3.2 促進第三方專業冷鏈物流企業發展
對中、小生鮮產品生產商來說,冷鏈物流系統的建設需要大量人力、物力、財力的投入,運行和維護成本都很高,勢必需要專業的第三方物流服務機構來承接。由于第三方物流企業發展緩慢,造成目前冷鏈物流市場化程度低。政府應出臺相關扶持政策,科學引導,幫助第三方冷鏈物流企業提升自主創新能力,以物流的規?;б鎭斫档屠滏溛锪鞯某杀?。
3.3 共建基于聯盟的生鮮冷鏈共同配送體系
由于廣州市生鮮冷鏈配送產業鏈上的不成熟,導致了生鮮配送總體成本的提高。政府可以與物流行業協會一起,通過整合產業鏈上的多方資源,以共贏的思維聯合共建基于聯盟的生鮮冷鏈共同配送體系,解決高物流成本的問題,并在此基礎上完善產業鏈,提高整個廣州生鮮配送的服務水平。如圖2所示為基于聯盟的生鮮冷鏈共同配送體系結構圖。共同配送模式中最核心的是“電商聯盟信息系統”[6],實現信息的及時傳遞和反饋,作為供應鏈的各個節點都能通過該系統實時查詢,跟綜產品信息,合理規劃配送,減少作業反應時間。
4 結束語
廣州市擁有極大的生鮮產品市場需求,但目前廣州生鮮市場在冷鏈物流配送的限制下,規模發展處在了瓶頸階段。因此,針對目前存在的冷鏈物流配送問題,找到應對措施,降低冷鏈成本、完善物流體系,構建最佳運營模式,率先為我國冷鏈物流的發展提供模板。
參考文獻:
[1]張楊平.菜鳥網絡背景下電商生鮮冷鏈物流發展的對策研究_以上海市為例[J].中國商貿,2014(3):10-11.
[2]郭峰.我國第三方物流產業發展策略研究[J].中國市場,2011(4):40-44.
[3]向亞妮,等.生鮮農產品電商冷鏈物流現狀及發展路徑[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6(9):201-202.
[4]胥軍.電商開打生鮮大戰,冷鏈物流支撐乏力[J].信息與電腦,2013(7):20-22.
[5]周丹.我國農產品冷鏈物流的現狀與發展[J].企業研究,2008(8):69-71.
[6]羅紅梅,等.基于可靠性理論的農產品冷鏈物流風險控制模型[J].標準科學,2014(1):1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