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翡
摘要: 隨著移動互聯網與“微博”、“微信”、“APP”等新媒體客戶端的不斷發展,社會已經悄然步入的“微時代”并呈現裂變式發展。思想政治教育在內容、形式和手段上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高職院校隨處可見“低頭族”、“拇指族”現場,教育管理工作者對此也很關注,成為當下高校輔導員亟需解決的問題。利用移動互聯網平臺探究大學生思想教育現狀,具有多方面的良好效果,對輔導員而言,能夠促進與大學生間的交流,有利于和諧的師生關系的形成,更快捷、更準確的把握學生的思想動態。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mobile Internet and new media clients such as "microblogging" and "WeChat", the society has quietly entered the "micro-era" and showed fission developmen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has also undergone great changes in the content, form and means. Phubbers are commonly see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Education management workers are also very concerned about this, which has become the urgent problem of the current college counselors. To explore the status quo of ideolog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with mobile Internet platform has good results for several aspects. For counselors, it can promote communication between college students, and is conducive to the formation of harmonious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 so as to grasp students ideological dynamics faster and more accurately.
關鍵詞: 移動互聯網;大學生;育人模式
Key words: mobile Internet;college students;education model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7)18-0206-03
0 引言
隨著移動互聯網產業的不斷發展,普及率越來越高,移動互聯網平臺在當代大學生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對他們的學習、生活產生了多重影響。高職院校隨處可見“低頭族”、“拇指族”等現象,成為當下高校輔導員亟需解決的問題。而換個層面來說,移動互聯網平臺的背景下,在學習、生活和思想政治教育等方面帶來了很多便利。因此一方面在給思想政治教育帶來難得機遇,另一方面也帶來了嚴峻的挑戰。移動互聯網平臺的普及是一把雙刃劍。因此我們應該利用“雙刃劍”這一特性,就如何正確引導學生依托移動互聯網平臺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1 移動互聯網創新高職學生育人模式研究目的
時代為現在廣大學生群體的成長和發展提供了廣闊的平臺,也對現在廣大學生的個人能力和綜合素質提出了高水平的要求。大學生要迎合時代的要求,背負起新的使命,不僅需要提高文化水平和專業能力,而且需要提高思想道德修養。必然的,思想道德修養是人的基本素質。隨著計算機網絡的快速發展,它逐漸深入影響人們的思想、行為。網絡新媒體為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既提供了新的機遇,也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我們所研究的移動互聯網環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為了真實的了解微博、微信等平臺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真實狀況、運用現狀和實施效果,探索進一步加強互聯網創新環境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法,提高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員的素質和網絡技術水平,使用新技術、新方式、搭建高職院校移動互聯網道德文化體系。
移動互聯網時代的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須引導學生對移動互聯網中的信息進行選擇性的吸收,丟棄那些負面低俗網絡信息,引導學生建立正確思想觀念,讓學生能夠規范、自律的利用移動互聯網。移動平臺在線學習是思想政治教育課堂教學的重點延伸,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員需要在做好課堂教學的基礎上,充分使用好移動在線學習平臺,構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整體合力,讓移動互聯網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優點得到最大發揮。
2 移動互聯網平臺對高職學生育人模式的影響
①高職移動互聯網平臺下思政教育開發是信息網絡時代繁榮的客觀要求。高職學生正處在怎樣實現自我、怎樣做人和探索人生價值的重點階段。移動互聯網的現實存在,學生就會在多元化的移動互聯網絡世界里探索他們多元化他們的需求和夢想,就無法避免移動互聯網對學生思想、道德、情感、心理等方面的不良影響。
②高職移動互聯網平臺下思政教育建設是凈化學校移動網絡信息的需要。高職教育工作者可以作為信息的傳播者,直接參與移動互聯網平臺信息的制作。并且使用管理等手段對移動互聯網中的不良內容進行“過濾”,努力去除不良信息和錯誤觀點。
③高職移動互聯網平臺下思政教育建設是培養新型思政教育者的需要。移動互聯網的廣泛使用,使得教師的主體教育逐漸改變,教師與學生更為直接的交流。手機等移動終端為新時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行之有效的途徑。
3 移動互聯網平臺給高職思想政治教育帶來的機會
移動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和普及,無形之中給我們的生活、生產和學習帶來了很大的便利。它的長處和優點也為高職院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帶來了正面的積極的作用。目前,我國高等教育在向現代教育理念和模式發展,工作中一直希望并在努力積極地推崇以教育者為主導、以受教育者為主體。但是如何突出和發揮在傳統教育中學生的主體地位一直以來都是教育工作者所要研究的課題。在移動互聯網的環境下,能夠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的學習不僅限于課堂和書本。也不僅局限于老師的授業解惑。相反,在課下學生可以自主的通過移動互聯網平臺去尋找適合自己的方法、自己感興趣的話題去討論研究。或者通過互聯網的線上線下和有關領域的專家學者進行無障礙交談的“交流式學習”。因此“自主性學習”、“素質教育”等理念得以貫徹。同時,高職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愈發離不開移動互聯網平臺。移動互聯網作為一種方便快捷的信息存儲,資源傳遞和溝通的便捷,取代了高職院校思政教育的傳統方式。現階段,我國高職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漸漸由過去的面對面的交流或者溝通方式轉變為現在的QQ、微信、郵件等方式進行。快捷、方便成為它最大的特征。因此是深受當前大學生喜愛的常用的方式方法。由此可見,利用移動互聯網進行高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但深受大學生的喜愛,而且給工作帶來了更多的可供選擇的方式和途徑,同時也大大提高了當前我國高職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率。
4 移動互聯網給高職學生思政教育帶來的不利因素
隨著移動互聯網平臺給我們帶來便利,我們也應該發現其中一些問題和弊端。現在,移動互聯網的應用已經深入到社會生活的每個層面,當然也包括高職院校。雖然互聯網在校園中有所應用,但是也僅僅限于課堂上的PPT課件,微課等,最多會有宣傳思想政治教育等方面的網站,如校園BBS、微信公眾號等,這些是學校主動為學生創建的微信公眾號,還有學生自己會在微信上接受形形色色的網站,其中難免會有思想政治教育的相關功能和內容。但是和學生自己應用的效果相比較,就差了許多。隨著移動互聯網的娛樂功能日積月累,大多數學生在課堂上使用手機等媒介一邊聽老師講課一邊娛樂。現在的信息產業極其發達,還有瘋狂發展的個人媒體,已經導致人們能夠從越來越多的途徑獲取信息,更加的自由和靈活地利用媒體獲得信息的行為也極為普遍。另一方面,在快速發展的信息產業的同時,一些負面的、非良好的信息也已在互聯網的允許范圍內泛濫。例如垃圾信息、色情信息等不良信息在網絡環境下更為常見,大學生在通過互聯網獲取信息時難免會碰到這種不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發展的信息。
5 移動互聯網平臺下對高職院校創新思政教育的策略
5.1 更加全面地對高職院校創新思政教育進行體制改革
依托移動互聯網的時代,若要將大學生從五彩繽紛的網絡世界迂回到課堂上,改變獨角戲型的教師,就必須對課程的教學方法和手段進行改革,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使教學通俗易懂。思想政治課應采取多種教學模式,綜合運用科學教學方式,例如啟發式教學法、案例教學法、討論法等,使學生辯論所疑問的問題。在課堂中,結合教學且緊貼大學生生活,著重熱點問題和社會現象,放矢性地組織學生進行演講、討論、辨析,充分發揮學生思維創新的主導作用,增強學生積極主動思考,提高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和解決問題和辨別是非的慧眼。
5.2 移動在線學習將思想政治課擴大到無限
現在是移動互聯網時代,傳統的在課堂上教學已經不能滿足與日俱增的個人學習需求,利用移動互聯網進行在線學習必將獲得長久發展,而隨著智能手機和ipad等智能化的普及,讓網上教育逐漸從電腦端跨入到移動端則成為網上教育發展的必要趨向。最近一段時期,雖然電腦端是互聯網線上學習的最主要的用具,但是隨著移動互聯網的興起,網上教育也漸漸的平移到了智能手機移動端。比如,以過來人的身份辦理公開課為極力構造移動互聯網,連續推出了Android版、iPhone版、iPad版客戶端,籠罩全球移動互聯網人群。人們已經普遍接受了移動端的學習方式,在所有群體中學生群體是最多。
5.3 不斷深化思想政治教育隊伍建設
現在是移動互聯網技術飛速發展的時期,為了能夠更好地與學生群體進行交流,更好地去適應時代的發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須要積極地去接受和學習移動互聯網這一個新媒體技術,積極的更新移動互聯網知識結構,通過在網上教育平臺上實現自我學習,改良自己的教課方式,增進老師們的專業知識、教課能力、信息技術應用能力的全方位提升,尤其是改進將移動信息技術融入到教課內容和教學方法的能力。另外,增強運用移動互聯網平臺,要知道學生們的日常生活和學習情況,掌握學生們的思想狀況,引導大學生們茁壯成長和努力發展。
5.4 建立一個完善的校內移動互聯平臺
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每一個高校為了能夠更好順應移動互聯網時代的發展,可以建立一個屬于自己學校的校園移動互聯平臺,積極創建一個完美健康的校園網絡文化基地。充分運用能夠為大學生帶來視覺沖擊的微電影技術、益智游戲技術等形式,以符合大學生經常瀏覽網絡的習慣方式,默默的對大學生們進行思想政治道德教育。幫助學生在吸取網絡上的文化知識的同時,剔除一些不良網絡信息的影響。高校還可以建立公眾微信號,官方微博等,讓學生們進行關注,自然而然的形成一個綜合的思想政治教育體系。
5.5 對移動互聯網的信息要加強監控
面對移動互聯網有好有壞的信息,對網絡站點信息加強監管是非常有必要的。現在看來就以移動互聯網監控的技術來談,信息監控還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所以要完善和加強對移動互聯網信息的監控一刻都不能落下。幫助學生科學運用移動互聯網,可以從多方面入手,在學生用到移動互聯網的時候,設置安全提示,通過這些安全提示的步驟,警示學生們屏蔽垃圾信息。學校應該對官方微博,公眾號還有官方貼吧等進行技術程序研發,借助高新技術的智慧,分析學生們日常在學校的活動方向,形成道德思想政治教育的自動化能力。
6 結語
開設《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提高學生道德素質培養,利用移動互聯相關技術打造智能管理與智能應用教學。大學時期是人生道德意識形成和發展的一個重要階段,繼承和弘揚中華名族優良品德傳統,全面把握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主要核心、原則,不斷豐富大學生精神世界,完善人格道德品質。移動互聯網的利弊更能促使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道德觀、人生觀。通過對移動互聯網創新大學生思想教育研究的課題研究,從而在思想政治教育基礎上培養出高素質高級技能型專門人才,全面提高人才素質培養質量。
參考文獻:
[1]趙晨.基于移動互聯網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5.
[2]孫志方.“互聯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究[J].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6.
[3]陳偉.論新媒體環境下的高職思想政治教育[J].繼續教育研究,201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