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研究對于在國內近年來發展方興未艾的藝術品拍賣市場的發展為觀察客體進行全面性的審視。文中比較了我國成功的藝術品拍賣市場發展的運營模式,同時也提出了實務上所發現到藝術品拍賣市場發展在發展方面的普遍問題并提供建議。結論將有助于有效促進藝術品拍賣市場產業發展、有關部門、以及藝術品拍賣企業的互贏成效,同時也能夠很好的帶動起中國藝術文化產業的全面發展。
關鍵詞:藝術品拍賣;藝術文化產業;發展現狀
1 緒論
經營性質的藝術文化產業是國家“十三五規劃”內容中清楚表明的重點產業,是國民經濟支柱型產業的重要一環,與公益性文化事業共同維護著文化事業與文化產業的繁榮發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文化建設的目標理念與發展方式清晰而明確,一條紅線貫穿其中:以文化人——推動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協調發展。建議提出,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實施重大文化工程,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文化產業體系、文化市場體系。推動基本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化、均等化發展,引導文化資源向城鄉基層傾斜,創新公共文化服務方式,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權益。推動文化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發展骨干文化企業和創意文化產業,培育新型文化業態,擴大和引導文化消費。近年來,隨著經濟的蓬勃發展與國民在藝術文化素養的提高,各類型的藝術品拍賣市場發展方興未艾。藝術品拍賣市場范圍的涵蓋層面相當廣泛,作為地方發展會議產業的重點發展核心主軸、藝術家本身知名度與作品對外展現的平臺、以及拓展國家軟實力的重要渠道等,無不體現著此一市場對國民經濟與文化的顯著重要性。
除了具備了豐富的經濟層面發展空間以外,藝術品拍賣市場作為藝術品和買主的平臺,同時也擁有文物的保護價值。藝術品是一種獨特的,具有不可再生性的特殊資源,作為人類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發展的見證。同樣的,藝術品的價值得到全面體現的重要渠道,便是在于商品價值的交換,其交換的場域便多半在于拍賣市場。
藝術品市場的發展,從早期以收藏為主、拍賣為輔的形態,逐漸轉變為當前的專業投資化,其所涉及的利益相關方至少包含了藝術品拍賣企業、藝術作品創作者及藝術作品的收藏者三大方面。我國藝術品拍賣市場占據國際的份額之大、范圍之廣,盡管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國家在藝術文化經濟層面上大力發展的決心,以及投資者主動積極參與交易投資的信心,然而對于以中小型規模藝術品拍賣運營模式為主的藝術品拍賣市場而言,實踐中普遍共存的問題主要在于:一、缺乏合理的藝術品定價機制;二、藝術品拍賣過程欠缺產品的定位分類與創作者的精神介紹;三、各藝術品拍賣企業各自為政,使得資源無法共享。以上三點讓相關政策的有效落實與藝術文化產業的整體健全發展打了折扣。
2 中國藝術品拍賣市場概觀
綜觀現行文獻對于以產業發展現況為著眼點的相關研究仍不多見。關于國內的藝術品拍賣市場整體的結構而言,目前主要是以地域為區分,特別在于幾間主要的大規模藝術品拍賣企業,例如北京保利國際、嘉德國際、上海朵云軒、浙江西冷印社、廣東廣州華藝國際、以及河北嘉海拍賣等,這些企業除了對于藝術品的來源有深厚的知識積累外,且多半與國內各地的藝術創作者或工藝美術機構有著密切的往來合作關系,在第一時間內取得藝術品的經紀權,同時在國內藝術品收藏市場的聲譽方面早已享有一席之地。歷經了市場規模的堆砌與運營經驗的積累,藝術品拍賣企業自身的轉型同時也帶動了整個產業的升級,例如北京保利國際在2014年初與香港證交所正式發行股票上市,以及嘉德國際內部改組為文化企業集團(Guardian Culture Group),將業務范圍擴展至專業投資服務方面,例如承接私人業務、財政支持與融資服務等[1]。這類型的產業升級作為無不顯示出這些企業正在積極尋求突破,除了鞏固好國內發展日益成熟的中產階級客戶群體,同時增加曝光率,攀登至新的戰略制高點,積極地走入國際開展海外藝術品市場的運營范疇,進而有效帶動整體產業素質與體質的共同提升。
3 結論
本文通過觀察了國內外成功的藝術品拍賣企業運營模式后,面向所指出的三大普遍問題,分別提出建議如下:
一、定價信息透明化,防止泡沫化現象在我國藝術品交易市場上演。所謂“泡沫化”指的是交易標的資產價格被嚴重高估,其負面影響可能導致行業經濟與消費能力因為受到經濟景氣的影響而嚴重衰退。在實踐中常可見到不少藝術品的拍出價格屢創天價記錄等的消息,藝術品交易市場中的參與者,特別是藝術品拍賣企業必須自覺地對于藝術品本身的起源與歷史有高度的專業知識,不可嘩眾取寵,借機哄抬產品的定價,如此一來將可有效避免或降低泡沫化現象的發生概率。
二、鼓勵發展藝術聚落內的同業聯誼模式。現代的藝術文化產業的營銷相較于以往更加重視“團體戰”的戰略與戰術,通過團隊的力量爭取資源,并能夠達到共享的理念,降低以往信息不對稱的弊端,對我國各地藝術品拍賣企業的健全發展,以及藝術文化產業的長遠道路,將有正面且積極的意義。
三、藝術品拍賣企業從業人員的素質提升。藝術品拍賣企業必須加強員工在進行拍賣過程時的專業性,以知識水平作為一個“詮釋者”(interpreter),如此一來方能對于我國推動文化軟實力的全球拓展起到正面而理想的作用。
以上如能予以有效落實,將對各地在推動藝術文化產業方面的成效上提高經濟產值,同時也能更好的保護著中國在新時代中推出的藝術文化創作及其珍貴價值。面向于以后的相關研究,本文建議可以就當前國內各地藝術品拍賣企業的發展中的實踐發現,就其出現的有關的問題進行廣泛而深度的探討,本研究相信通過這樣的具體發現與討論,將可以更有助于今后中國藝術品拍賣產業在國際上發光發熱的道路上逐步順暢而穩固發展。
參考文獻
[1]Global Chinese Art Auction Market Report 2013, [R]. New York: Artnet Worldwide Corporation, 2014.
作者簡介
彭曉迅,女,師承首都博物館前館長,國務院享受津貼專家馬希桂,主要研究方向為古黃金及古玉市場交易模式。現任職于廈門大學嘉庚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