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通過調查中職學生《國家體制健康標準》的認知現狀,得出學生在對《國家體制健康標準》測試項目的整體認知上與國家要求不相符;評分標準的了解不容樂觀;越來越多的學生能夠關注自身健康,關注《國家體制健康標準》;體質健康測試對于學生的影響是多方面的,中職學生所認為體質健康測試目的都是片面的。提出:注重體質健康信息的傳播,注重學生在自身體質水平方面的關注度提高,學校體育向學生傳遞一種健康的理念,正確引導學生的體質健康認識觀。
【關鍵詞】中職學生 《國家體質健康標準》 認知 認識觀
1 前言
學生體質下降已經是社會熱點話題,在每次的國家體質健康檢測報告出爐之后,更多的人關注的是學校體育對學生體質的影響,紛紛將輿論的矛頭指向體育課程教學,而忽略了作為當事人的學生的感官。學生對于《國家體制健康標準》的認識對于其參與體質健康測試具有重要的影響意義。以中職學生為例,對學生在《國家體質健康標準》方面的認識進行調查,以期能夠解開學校體育發展的難題,幫助學生認識到體質健康的重要意義。
2 研究對象與方法
2.1 研究對象
以中職學生《國家體制健康標準》的認知現狀為研究對象
2.2研究方法
2.2.1文獻資料法。通過中國知網等相關期刊網站,對“體質健康標準”、“學生認知”等關鍵詞進行檢索,相關期刊數量共6篇,2007年2篇,2009年1篇,2009年1篇,2010年1篇,2013年1篇,2014年1篇。針對學生對于《國家體制健康標準》的認知的相關研究數量少,缺乏相應的期刊對《國家體制健康標準》的實施與發展提供有效的意見和建議,不利于學生體制的發展。
2.2.2問卷調查法。查閱相關文獻,根據《國家體制健康標準》的相關內容,結合中職學校體質健康發展的實際現狀,設計《中職學生<國家體制健康標準>認知現狀調查問卷》,并以福建經濟學校2015級300名學生為調查對象,共發放調查問卷300份,回收問卷291份,有效問卷280份。
2.2.3數理統計法
對調查的所得數據利用Excel進行統計處理。
2.2.4邏輯分析法
運用邏輯分析法對所得數據之間的關系進行分析
3研究結果與分析
3.1中職學生對《國家體制健康標準》測試項目的認知狀況
《國家體質健康標準》的制定和實施,對于學校體育的發展起到重要的作用,這與現階段體育教育的模式有關,是國家根據中國學生體制的詳情,結合國際上對于學生體質的一般要求制定的,對于學生體質的狀況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中職學生對《國家體制健康標準》測試項目的認知情況決定了其在體質健康方面的關注度,以及對自身體質健康的關注程度。在調查中發現,如表1所示,10.4%的個表示對對《國家體制健康標準》測試項目非常清楚,16.1%的學生表示對對《國家體制健康標準》測試項目很清楚,有34.3%的學生表示對對《國家體制健康標準》測試項目一般清楚,這部分學生能夠清楚的知道《國家體制健康標準》測試項目的具體內容,對于自身體質的監測內容和指標有一個清楚的認識,能夠在體育課程學習的過程中注重自身在這些項目上的發展。有31.8%的學生表示,在中職學校學習期間,對《國家體制健康標準》測試項目的認知程度僅僅為不清楚,還有7.5%的學生在對《國家體制健康標準》測試項目的認知上表現為非常不清楚。調查結果對于學生在對《國家體制健康標準》測試項目的整體認知上與國家要求不相符,學生在中學期間應該多次接觸國家學生體質健康監測,但是仍然有超過三分之一的學生不清楚《國家體制健康標準》測試項目的內容。
學生的求知欲是課程發展的重要因素,相較于學習的灌輸,更重要的使學生自主的進行學習,體育課程的學習同樣需要學生對于知識和技能在個人層面上的需要。
3.2中職學生對《國家體制健康標準》評分標準的了解狀況
《國家體制健康標準》評分標準是國家對于學生身體健康的程度進行的一個有一定標準的評價,這種評價方式是對學生體育鍛煉成果的一種評價,能夠對學生在身體運動方面的能力進行統一的評價。中職學生對《國家體制健康標準》評分標準的了解反映了學生自身在體育鍛煉方面的投入程度,在明確的評價標準面前學生對于自身的身體現狀能夠有一個較為清楚地認識,在學生自己進行體育課程的學習以及可與體育鍛煉的時候就能夠有側重的進行相關運動能力的鍛煉,以期自身能夠達到及格及以上水平。在對中職學生對《國家體制健康標準》評分標準的了解的調查中發現,如表2所示,5.3%的中職學生對《國家體制健康標準》評分標準的了解為非常了解,這部分學生在體質健康方面的重視程度較高;21.8%的中職學生對《國家體制健康標準》評分標準的了解能夠達到一般情況,還有35.4%的學生表示對《國家體制健康標準》評分標準的了解程度較低,不了解相關的標準,這是學生對于自身身體健康的關注程度較低的表現之一;25.4%的學生非常不了解《國家體制健康標準》評分標準,這部分學生在平時的鍛煉中不注重身體某一方面能力的發展,也不期望自身的運動能力的評價結果。
中職學生對《國家體制健康標準》評分標準的了解不容樂觀,大部分學生僅僅對于能夠達到的評級水平有了解,而忽略了自身在體育鍛煉方面的發展,體質健康的監測不是目的,其最終應該是將學生的身體狀況反映給學生,讓學生以及體育教師在思想上引起重視,學生的學習效果是體育課程教學的重要評價指標,但是在掌握了運動技術和技能之后,學生利用課余體育鍛煉的時間進行相關的運動鍛煉,提高自身某一方面的能力才是學校體育的最終目的。
3.3中職學生對《國家體制健康標準》實施目的的認知狀況
《國家體制健康標準》的實施,其目的在于評價學生現階段的體質健康狀況,同時為學校體育的相關人員提供改革發展的方向,同時敦促學生提高對自身體質健康的關注度。學生的身體健康在學校體育的發展中是重要的評價指標,而在學生的意識里,《國家體制健康標準》實施目的存在不同的含義,在對中職學生對《國家體制健康標準》實施目的的認知狀況的調查中發現,如表3所示:總數達到68.2%的中職學生對《國家體制健康標準》實施目的持一般清楚及以上的態度,這部分學生能夠了解到《國家體制健康標準》對于自身在體質健康方面的意義,這一標準是一個標桿,能對學生的自身在體育鍛煉方面有一個評價的指標,也能夠讓學生有一個清楚地認識。還有31.8%的中職學生對《國家體制健康標準》實施目的表現為不清楚,這是學生在體育課程教學中對自身健康的關注程度較低,沒有明確的身體發展規劃,對于自身體質的了解較少導致的。
學生的認知水平決定了其自身對于事物認知的判斷能力,越來越多的學生能夠關注自身健康,關注《國家體制健康標準》,理解《國家體制健康標準》實施目的,這是學校體育發展的重要成就,只有當學生了解了這一標準所代表的意義,學生的自身健康對于自身的發展的影響越來越多的引起重視,這是學校體育的目的之一。
3.4中職學生對體質健康測試目的的認識
體質健康測試是對學生在校期間身體素質方面的能力進行的一項全國性的測試,是國家規定的重要活動,但是中職學生對體質健康測試目的的認識存在一定的偏差,如表4所示:32.2%的中職學生認為體質健康測試目的是學業水平測試的內容之一,這是學校組織的,如同其他科目的考試是一樣的;29.6%的中職學生認為體質健康測試目的是對于自身身體素質水平的測試,是對自身身體運動能力的測試;13.2%的中職學生認為體質健康測試目的是檢查學生日常鍛煉的效果,是對自己鍛煉態度和成果的測試;17.5%的中職學生認為體質健康測試目的是為了讓學生增強身體素質,通過測試引起學生的鍛煉的意識。
體質健康測試對于學生的影響是多方面的,中職學生所認為體質健康測試目的都是片面的,體育課程教學應該引導學生正確的認識觀,明白學校體育的目的,意識到自身體質健康的重要性,才能將更多地精力投入到體育鍛煉中去。
3.5中職學生對體質健康測試的態度
中職學生對體質健康測試的態度決定了學生參與體質健康測試的投入程度,不同的態度得到的成績是不同的,如表5所示,83.6%的中職學生對體質健康測試的態度持滿意及以上態度,這說明體質健康測試的開展是成功的,學生的滿意度是對學校體育的滿意,也是對自身的滿意;還有16.4%的中職學生對體質健康測試不滿意,這部分學生容易對自身的體質健康發展產生抗拒心理,需要體育教師進行專門的指導。
4結論與建議
4.1結論
4.1.1學生在對《國家體制健康標準》測試項目的整體認知上與國家要求不相符,學生在中學期間應該多次接觸國家學生體質健康監測,但是仍然有超過三分之一的學生不清楚《國家體制健康標準》測試項目的內容。
4.1.2中職學生對《國家體制健康標準》評分標準的了解不容樂觀,大部分學生僅僅對于能夠達到的評級水平有了解,而忽略了自身在體育鍛煉方面的發展
4.1.3學生的認知水平決定了其自身對于事物認知的判斷能力,越來越多的學生能夠關注自身健康,關注《國家體制健康標準》,理解《國家體制健康標準》實施目的,
4.1.4體質健康測試對于學生的影響是多方面的,中職學生所認為體質健康測試目的都是片面的
4.2建議
4.2.1通過信息的傳播,讓學生知道在體質健康方面,體育課程教學的技術技能能夠幫助學生在體質健康的某些方面有所提升,在課堂上,學生的積極性能夠有所提升,教師能夠給學生更多地信息回饋,幫助學生學習到自身需要的運動技術和技能。
4.2.2學校體育的發展應該注重學生在自身體質水平方面的關注度提高,這樣在進一步的鍛煉中關注《國家體制健康標準》評分標準,最終讓更多的學生達到國家要求,為今后走進社會工作崗位打下堅實的基礎。
4.2.3學校體育不僅僅是傳授體育運動技術和技能,更應該是傳遞一種健康的理念,教學內容的學習是讓學生能夠更快的接近這一種理念,而不是單純地掌握學習的技能。
4.2.4體育課程教學應該正確引導學生的體質健康認識觀
參考文獻:
[1]唐雪姣.普通高校學生對《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的認知研究[J].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報,2013(1):109—110.
[2]肖浩輝.論“以人為本”在科學發展觀中的核心地位[J].湖南師范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11,(1):20-22..
[3]教育部,國家體育總局.學生體質健康標準(試行方案)及學生體質健康標準(試行方案) 實施辦法[S].教體藝[2002]12號.
作者簡介:王養生(1970—),男,漢族,福建霞浦人,本科,高講,福建經濟學校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