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張雪濤
摘 要:高校的圖書館館藏資源能夠彰顯一個學校的辦學實力,而在圖書館眾多資源中,一種經常被忽視的資源,原生文獻卻扮演了一個非常重要的地位。原生文獻不經能夠極大的豐富圖書館館藏,更是開辟了一種館藏文獻資源新的獲取途徑,具有深刻的意義。本文簡單介紹了原生文獻的內涵,闡述了原生文獻信息資源建設的特點和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科學的、高效的、可行的解決方案。
關鍵詞:高等院校;原生文獻;信息資源建設
圖書館從傳統(tǒng)的書籍收藏方式拓展到計算機網絡技術的應用,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圖書館資源爆炸式的增長。如今,圖書館信息化的深刻變革和共享化的發(fā)展模式也使得圖書資源無論從種類、數量還是質量都達到空前的提升。然而,原生文獻卻占據著極為重要的地位,發(fā)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1 原生文獻信息資源的定義與內涵
所謂的原生文獻是指學院所屬人員編著的專(譯)著和教材、發(fā)表的論文、編輯出版的各種連續(xù)出版物、制作和使用的網絡課程和多媒體教學系統(tǒng)、建立的各種專題數據庫等在教學科研活動中產生的文獻。原生文獻可以說是最具學院學科專業(yè)特色的寶貴文獻資源。
2 原生文獻信息資源的建設特點
2.1 針對性
原生文獻信息資源的收集管理范圍主要包括:出版的專著和譯著;編寫的教材、講義、教學參考資料;本院研究生學位論文;在國內外期刊上發(fā)表的論文;在國內外學術團體組織召開的學術會議上發(fā)表的會議論文;制作和使用的網絡課程和多媒體教學系統(tǒng);各教學單位建立的各種專題數據庫;各種類型的研究報告、教學成果及其他具有學術價值和保存價值的文獻等。
原生文獻就是針對本校師生,設立的專業(yè)化、理論化、特色化的文獻數據庫。比如,本校博碩士學位論文,本校導師的研究學術論文等。可以使用學校圖書館自身的數據平臺,針對本校師生,提供方便快捷的閱讀、查詢、研究服務。因此,原生文獻信息資源具有針對性的建設特點。
2.2 持續(xù)性
原生文獻信息資源也具有持續(xù)性的特點。圖書館針對本校師生,建立文獻共享平臺,并維持信息服務的正常運作和日常管理。對本校師生提交的文獻資料進行歸類、整理和標引并在校園網站或圖書館網站上提供檢索、瀏覽和下載服務,保持原生文獻的生命力,實現(xiàn)原生文獻的長期保留和發(fā)展。
2.3 經濟性
圖書館的館藏資源拓展、整理和維護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持,隨著網絡數據庫的普及,中國知網、維普、萬方等中文數據庫和外文數據庫每年的投資使用金額極高,這也導致一些學校難以提供全面的網絡文獻數據庫的支持。因此為了在滿足學校用戶的需求下,最大限度的降低圖書館運營成本,原生文獻自然成為不二的選擇。原生文獻是本校師生的理論成果,具有著很高的權威性,同時,內部資料共享能夠降低共享成本,實現(xiàn)原生文獻信息資源的經濟性特點。
3 目前原生文獻信息資源建設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3.1 思想觀念落后
思想觀念的落后是對原生文獻的不夠重視所引起的。很多高校對圖書實力的評價標準就是館藏文本書籍的數量和著名權威中、外文數據庫的使用情況,對圖書館網絡平臺評價標準是網絡化和數字化程度。這種片面的思想觀念會使得圖書館管理人員忽視原生文獻,從而導致原生文獻流失。要知道,網絡發(fā)達的今天,網絡數據庫資源相對來說數據量大、權威性強、傳播范圍廣、保護性好,而原生文獻由于是本校師生的專業(yè)理論文獻,缺乏傳播影響力,如果本校圖書館不加整理、保護和建設,很有可能導致文獻丟失、損壞。
3.2 資金投入不足
資金投入不足是目前原生文獻所面臨的最大問題。現(xiàn)代高校對圖書館的發(fā)展管理和維護升級高度重視,然而,一方面,招生擴大化,學生讀者的閱讀需求量急劇升高,資金投入書籍購買根本難以滿足需求。另一方面,受到思想觀念落后的制約,大量的資金流入紙質書籍的購買、網絡數據庫的使用中去,而在原生文獻信息資源建設中投入的過少。資金投入過少,原生文獻就無法及時地進行歸類、標引和保護,學生就難以所搜索到自己需要的文獻資料,就會出現(xiàn)惡性循環(huán)。
3.3 缺乏整體規(guī)劃
原生文獻信息資源建設工程量大、建設復雜、前期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財力。思想上重視,然后進行長遠規(guī)劃,包括資金分配、資源引進、文獻分類、平臺搭建等等,建立健全完善的、科學的、高效的資源收集和文獻共享制度。目前,大多數高校目標不夠明確、分工不夠合理、資金運轉混亂、管理體系缺失,沒有整體的規(guī)劃,從而影響了原生文獻資源建設的效果和進程。
3.4 人員素質偏低
目前,大多數高校的圖書管理人員專業(yè)素養(yǎng)普遍偏低,難以保證原生文獻資源建設的順利進行。加上網絡信息技術的應用,在線平臺的搭建,使得圖書管理人員需要一定的計算機使用能力和網絡共享服務平臺建設和維護能力。現(xiàn)實中,高校圖書管理人員的專業(yè)能力難以達到要求,專業(yè)素質偏低也導致了在原生文獻資源建設過程中出現(xiàn)各種問題,難以及時有效的解決。
4 圖書館原生文獻信息資源建設的思考與對策
4.1 制定建設規(guī)劃
原生文獻信息資源建設首先需要的就是擺脫落后的思想觀念,重視原生文獻的收集、整理和保護工作,加大資金支持力度。同時制定出有效的、可行的建設規(guī)劃,積極落實實行,調整資金分配制度,合理化發(fā)展模式,建立健全規(guī)章制度,平臺管理科學有序,從而實現(xiàn)原生文獻信息資源建設的順利進行和可持續(xù)性發(fā)展。
4.2 重視技術人才
原生文獻信息資源建設工作離不開專業(yè)的圖書管理團隊。提高圖書管理人員的專業(yè)素養(yǎng)應該做到立足自我培養(yǎng),提升現(xiàn)有管理人員的專業(yè)素養(yǎng)能夠保證管理工作有序進行,了解本校現(xiàn)狀,才能實現(xiàn)高效發(fā)展。適當引進專業(yè)型技術人才,實現(xiàn)數字化、網絡化、現(xiàn)代化管理模式,提高共享平臺的質量。
5 小結
原生文獻是高校圖書館的特色文獻,可以說是獨家文獻,高度重視對原生文獻的保護、開發(fā)和利用能夠提高圖書館的辦館實力和原生文獻的使用價值,還能滿足網絡讀者對文獻資料多樣性和專業(yè)性的需求。所以說,原生文獻信息資源建設非常重要,需要引起高校圖書館的高度重視,制定可行的建設的規(guī)劃、加強教育宣傳力度,同時重視技術人才的培養(yǎng)和引進,讓原生文獻更好的服務讀者。
參考文獻
[1]凌春霞,李德興. 高校圖書館原生文獻信息資源建設之我見[J]. 科技信息,2009,18:694.
[2]李倩. 網絡原生數字資源社會價值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3.
[3]劉曉青. 醫(yī)學原生文獻資源數據庫建設[D].第四軍醫(yī)大學,2010.
[4]張忠鳳. 圖書館文獻信息資源建設的科學發(fā)展理論研究[J]. 現(xiàn)代情報,2006,05:46-47+50.
作者簡介
劉曉(1983-),女,漢族,四川省成都市人。現(xiàn)為武警警官學院圖書館館員,主要研究方向為館藏資源建設、讀者服務。
張雪濤(1984-),女,漢族,四川省成都市人,現(xiàn)為中國核動力研究設計院設計研究所所辦職員,館員,主要研究方向為檔案管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