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采訪,作為一種特殊的調查研究,首先表現在它具有特殊的目的——傳播,或者說,是為了進行報道。這里說的不是政治目的,而是業務目的。記者采訪的目的是傳播,不僅“傳”,而且“播”,他的傳播對象(讀者、聽眾、觀眾)是極其廣泛的人。資產階級新聞學,從40年代開始,就把報刊、廣播、電視等,統稱為“大眾傳播”。這是個可以引進的概念。記者采訪的業務目的,也可以說是向大眾傳播。
關鍵詞:新聞 記者 采訪 目的 傳播
每個記者都會因他的調查研究的成果能廣泛傳播而高興,越廣泛,越高興。把嘔心瀝血尋找到的寶物珍藏起來供自己欣賞的古董收藏家,正好是記者的“對立面”。向大眾傳播的目的包含兩個要素:大眾和傳播。它們制約著記者采訪這種特殊的調查研究的內容。
一、新聞采訪的側重點
為了向大眾傳播,新聞采訪就要獵取那些政治上重要的、涉及最迫切問題的、大眾關心的、有一定趣味的事實。那些政治上無足輕重的、大眾不關心的、本身也毫無趣味的事實,是無論如何也傳播不開的。這類材料對某些專門研究,也許是極其寶貴的,但對記者,一般用處不大。就是對同一問題,記者調查的側重點也與其他工作者不同。
為了向大眾傳播,記者不僅要在采訪中“沙里淘金”,把那些沒有新聞價值的、大眾所不關心的東西篩選掉,而且,有時還要做更加廣泛的調查,“旁征博引”,向傳播對象提供更多的材料,以便他們能夠更好地理解新聞事件本身的意義。50年代,寶成鐵路通車的時候,《人民日報》記者紀希晨前去采訪,他不僅調查了鐵路本身的情況和鐵路建設者們的英雄事跡,而且沿著鐵路步行了一個月,廣泛了解沿途的地理和歷史情況,包括諸葛亮六出祁山的故事等。這些材料后來都寫進了報道之中。記者提供給讀者的不是簡單的情況和枯燥的數字,而是展示了一幅“蜀道難,難于上青天”的歷史畫卷和這個歷史在今朝的終結。沒有一種工作的調查可以像記者采訪這樣“東拉西扯”。
二、新聞采訪的伸縮性和靈活性
為了向大眾傳播,記者的采訪有極大的伸縮性和靈活性,這是它與其他工作的調查研究有著顯著區別的地方。他可以對大量的社會現象做廣泛的調查研究,也可以對一個完整的事件做全面的調查研究,同樣也可以對某一事物或事件的某一側面、某一片斷、某一現象做極其簡單的調查。記者為剖析經濟形勢,要從各方面調查各類材料,這當然是一種較為復雜的采訪。同樣,記者通過電話向氣象部門查詢咋日雨情,雖然非常容易,也可以稱為采訪。有時僅僅差一個很小的細節,就不能下最后的結論;而不能下最后的結論,就不能算是解決了問題。公安部門調查研究的嚴密性和完整性,正同記者采訪的靈活性和伸縮性形成鮮明的對照。允許靈活和伸縮,這無疑是為了便于傳播,它給了記者以較多的主動和較大的自由。
三、新聞采訪的主動性
為了向大眾傳播,記者必須考慮他的報道的主動性。因此,他在采訪中,必須注意調查了解那些形象的、有趣味的材料。去農村調查的黨委研究人員,對農村的景色并不一定感興趣,對談話對象的衣著、表情、動作也無需做細致的觀察,許多生動曲折的情節,他們也許愿意聽,但并不會直接用,因為他們要解決的是政策界限的問題。但是,這一切對于記者來說,卻是相當寶貴的。
總之,為了向大眾傳播這一目的,記者的調查研究——采訪,在內容上必須注意“沙里淘金”“旁征博引”“靈活伸縮”“形象生動”這樣幾個特殊的要求。
四、新聞調查概念的理解
在這里需要說明的是:“調查研究”這個概念人們常常在廣義的或狹義的兩種意義上使用它。廣義上說,凡是人們有計劃地、有目的地收集材料、認識事物的活動,就可以稱為調查研究。“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指的就是廣義的調查研究。還有一種是從狹義上說的調查研究,除了包括廣義的意思以外,它還有這樣一些意思:這種收集材料、認識事物的活動,必須是較為系統的。
從狹義的調查研究來說,記者的采訪不等于調查研究,因為有時采訪收集的材料很難談上什么“系統”,其目的有時也并非是尋找“規律”。調查研究更不等于采訪,因為許多調查研究所涉及的范圍、所研究的問題,已遠遠超出新聞的領域。因此,記者除了進行日常的采訪活動以外,還應當做適當的調查研究工作,以解決記者對某些事物的基本的、系統的、規律性的認識問題,當然,這種調查研究仍然帶有“新聞工作者”的特色。
一方面,專題的、短時間的調查研究,是新聞工作應該大量采用的調查研究形式;另一方面,也不能放松對基本情況的全面系統的調查。正確的做法是把兩者結合起來,在不影響完成、宣傳任務的情況下,編輯部應該抽出時間有計劃地對國家生活和人民斗爭的各個主要方面進行系統的、全面的調查研究,每個記者、編輯也應該結合自己的業務做系統的、全面的調查研究。
“采訪是一種特殊的調查研究”,這種說法不應該被誤解為記者不再需要做調查研究了,也不應抹殺記者調查研究的特點。
參考文獻:
[1]程嘉鈞.《新聞聯播》傳統節日話語研究[D].西安:陜西師范大學,2015.
[2]蔡君葉.以《新華視點》欄目為例的電視深度報道研究[D].哈爾濱:黑龍江大學,2015.
(作者簡介:于桂榮,女,黑龍江廣播電視臺,中級,研究方向:記者)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