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化是我國長期發展以來各民族文藝創作的結晶,而群眾文化則是文化的家園和陣地,是最原始和充滿生活氣息的表達,是人們日常生活中,自我參與、自我娛樂、自我開發的社會性文化,以人民群眾活動為主體,因此產生了為人民群眾服務的文化館。在新時期下,文化館與群眾文化的建設和發展成為首要解決的問題,它決定了人們的文化審美水平,進而影響我國的綜合國力。所以,完善文化館和群眾文化建設已經成為我們目前的一項重要任務。本文旨在淺析文化館在群眾文化建設中的重要意義,探索建設和發展文化館與群眾文化的方法。
關鍵詞:文化館 群眾文化 建設和發展
文化館作為財政撥款事業單位,主要是為群眾建立一個開展文娛活動的場所。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精神文化的需求也逐漸得到提升,文化館在群眾心中的地位不可動搖。可隨著外來文化和低俗文化的沖擊,群眾文化工作建設如今也同樣存在很多困難。因此,我們需要積極探索群眾文化發展的對策。
文化館在群眾文化建設中具有重要意義。文化館定期開展群眾文化的相關活動,如繪畫展、攝影展、書法展、舞蹈培訓等,不僅能給群眾營造良好的社會文化環境,同時,還可以通過這一系列活動的舉辦,調動群眾參與文化活動的積極性,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文化需要。
此外,加強群眾文化活動內容的組織性也是文化館的工作重心,在群眾文化建設中具有重要意義,這主要體現在,應該加大社會公益性群眾文化傳播工作的力度,增強文化館建設的投入、改革和創新工作思路,創辦特色文化品牌的活動方案等,使人民群眾真正成為社會文化活動的受益者。
一、淺談群眾文化發展的對策
(一)創新發展觀念,吸收優秀的外來文化理念
創新是文化館發展的基石,也是建設群眾文化的基礎,多樣化則是文化發展的方向。抓住機遇,完善群眾文化建設的不足之處,需要文化館館長及館員多了解和吸收外來文化的優點,從而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由于群眾文化對提高民族文化精神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將民族文化、外來文化融合在一起,才能建立起多元化的群眾文化,使文化館建設工作有突破性提高,為發展群眾文化奠定基礎。
(二)積極舉辦各類文化活動,調動群眾積極性
文化館應該從群眾的需要出發,結合當地實際情況,積極舉辦各類文化活動。優化群眾文化活動的內容和形式,提高群眾文化素質,促進精神文化建設。例如開展講座、培訓、展覽等活動,都能夠廣泛普及相關的文化知識,讓群眾能從中受益,進而提高群眾的文化素質。在宣傳方面,文化館需要加大宣傳力度,并控制好時間,提前安排好相關專業教師。不僅僅是群眾,文化館館員也需要參與其中,這是提高文化工作者自身專業素養和業務能力的方法。只有自己提高了,才能更好地為群眾文化生活服務。此外,由于展覽對人民群眾欣賞水平的提高有著潛移默化的功能,所以,文化館中經常舉辦對外開放的展覽也很有必要。文化館積極舉辦各類文化活動,培養人們對群眾文化的興趣,吸引更多市民參與到群眾文化建設中來,更加有效地調動群眾的積極性。
(三)營造良好的文化環境
改革開放以來,全球文化的交流和引進,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我國群眾文化事業的發展,可另一方面,外來的不健康文化也逐漸進入群眾視線之內。這些文化的負面影響給發展積極健康的群眾文化增添了不小的障礙。文化館要將群眾文化一點點深入到人們的生活中,了解群眾文化的發展,及時將不健康的文化遏制,并充分發揮群眾對文化的積極性,大力推進優秀的文化活動和工作。如今各大城市中開展的文化節,就很好地將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和外來文化展現給群眾。在各國文化的碰撞中,讓人民群眾感受到優秀的文化是一個民族素質的體現,從而樹立正確的文化觀念,摒除一切國內外非健康文化,宣揚我國優秀的群眾文化。
二、端正服務態度,提升群眾文化服務水平
文化館兼有黨和政府文化使者及直接面向群眾的社會文化服務者的雙重身份,代表著先進文化發展的方向,為廣大人民群眾的文化利益服務,責任重大。文化館在群眾文化建設中要端正公共文化服務態度,明確工作目標和任務,建立專業人員培養機制,通過任職培訓、在職再教育等方式,努力建設一支腳踏實地、敬業奉獻、有較高文化水平和專業技能的公共文化服務隊伍,提高公共文化服務的能力和水平。
三、結語
社會高速發展,人們的精神需求也在逐漸變化,要想使群眾文化在不斷變化和改革的今天能穩步前進,為大眾提供更加優越的文化產品,文化館的建設必不可少。在群眾文化事業發展的過程中,必須做到:創新發展觀念,吸收優秀的外來文化理念;積極舉辦各類文化活動,調動群眾的積極性;營造良好的文化環境;端正服務態度,提升群眾文化服務水平。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帶動當地群眾文化事業的繁榮,無愧于時代賦予文藝工作者的使命和重任。
(作者簡介:張淑賢,女,本科,吉林市龍潭區文化館,研究方向:群眾文化)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