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豐臺區第五小學教育集團
文明就是路上相遇時的微笑,是他人有難時的熱情幫助,是平時與人相處的親切,是見到師長的問早、問好,是不小心撞到對方時的一聲“對不起”,是不浪費一粒米……文明是一種品質,是一種修養,是一種被大家廣泛推崇的優良品行。
學校德育工作重小務實,堅持立德樹人。在創建文明校園的過程中,始終緊緊圍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中小學生守則》《中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為抓手,依托“五自”培養目標,開展“五jing”教育活動,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
“五jing”,即敬、凈、靜、競、鏡。學校從這五個不同的方面培養學生良好的習慣。根據五個“jing”的內容,各年級創編了口號。敬:敬師孝父母,伙伴我謙恭;凈:衛生當潔凈,冰清育心靈;靜:安靜從我起,慢步說話輕;競:競爭齊參與,拼搏我能行;鏡:對鏡常反思,總結促提升;“海燕”齊努力,“五jing”伴我行。
為了讓“五jing”教育活動落實得更加細致,讓每一名學生都能成為好習慣的受益者,學校將“五jing”活動納入到德育課程中,對“五jing”內容的確定、活動方案的設計、每一個“jing”的標準、評價方式和反饋形式都進行了深入思考和精心設計。
在落實“五jing”教育活動的過程中,學校采用四個結合的方式,讓教育的效果最大化。
1.與升旗課程相結合
學校利用每周一的升旗儀式,圍繞每一個“jing”的標準以及學生應該如何做等內容開展國旗下講話活動,對師生進行文明禮儀教育。
2.與日常值周管理相結合
學校將“五jing”內容與日常值周管理相結合。值周生每周針對“敬”“靜”兩個方面進行檢查,每周進行總結和反饋;紅十字會會員針對“凈”進行檢查,主要包括衛生和眼保健操兩個方面;“競”與課間操掛鉤,體育組的教師每周進行檢查和評價;在“鏡”方面,每周進行相關的教學活動,根據活動的結果進行評價。此項值周工作由少先隊大隊牽頭,分別由大隊紀律委員、環保委員、文體委員、學習委員負責,每周五進行值周總結。周一升旗儀式上,由值周教師總結上一周情況,并頒發“五jing”獎牌。在每周的評價中,學生增強了班級榮譽感和歸屬感。
3.與小海燕電視臺相結合
學校借助小海燕電視臺向全校師生宣傳“五jing”教育內容和文明行為。開設了“校園一瞥”欄目,圍繞“五jing”內容,將不文明的行為以表演的方式呈現出來,并發起全校大討論——他們這么做對嗎?哪里體現出文明了?哪里做的不好?我們應該怎么做?并將討論的結果以書面形式上交大隊部,在第二期的節目中向全校進行反饋。這一形式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參與熱情,取得了明顯效果。第一期的每日升旗儀式內容播出后,引起了大家的熱議,學生們一一指出視頻中的不文明行為,并針對每一個不文明行為提出了改進措施。節目播出后,升旗儀式就有了很大的改觀。
4.與少先隊活動相結合
德育離不開活動,學生在活動中才能更加深刻地感受到教育的意義。在少先隊活動課上,各班圍繞“五jing”內容,針對本班的重點問題開展深度討論,進行自我對照、反思,并提出新的要求;結合各種節日、紀念日開展系列教育活動,借助豐臺區開展“小手拉大手,共創首都文明示范區”主題活動的契機,學校開展了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教育活動,例如,“學雷鋒,樹新風”“共創文明示范區,爭做小小雷鋒俠”、高年級與低年級建立友誼班、認領學校志愿服務崗、走進社區開展志愿服務等活動。通過一次次活動,學生真正體會到文明的重要性。
古人云:“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豐臺五小的學生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從自己做起,完善自我修養,營造和諧文明的生活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