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為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商業行業分會商業信息化科研“十三五”規劃2016年一般課題“湖北省農墾電子商務模式發展和應用研究”(項目編號:XXHKTB-1617)階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在電子商務快速普及全民的今天,農產品電商被認為是電商的最后一片藍海。湖北農墾經營銷售要想在市場上保持競爭力,就必須根據時代的變化,加強農產品電子商務平臺的建設,實現從生產商向供應商轉變。本文探討了湖北農墾發展農產品電子商務模式可行性的動因、優勢和不足,闡明了電商平臺對完善農墾經營流通體系建設的積極意義。
關鍵詞:農墾;電子商務;可行性分析
在電子商務快速普及全民的今天,農產品電商被認為是電商的最后一片藍海,有著巨大的發展空間。從2012年至今,每年的中央一號文件均明確提出要創新農產品流通方式,支持廣大電商企業參與涉農電子商務平臺建設。湖北省人民政府在《關于大力推進電子商務發展的意見》(鄂政發〔2014〕21號)文件中也指出要支持建設農產品電子商務平臺,培育農產品電子商務龍頭企業,拓展農產品網上交易渠道,推動涉農電子商務企業開展農產品品牌化、標準化、規模化經營。湖北農墾的經營銷售要想在市場上保持競爭力,就必須根據時代的變化,在農產品質量追溯體系建設、電商平臺搭建以及物流配送上不斷完善。開展農產品電子商務,需要具備網絡暢通、標準化產品、物流運輸便捷等基本條件。首先,農墾系統具備優良的現代農業生產體系,在我國農業現代化建設中發揮示范帶動作用。湖北農墾大多數農場經過多年建設,網絡基礎設施較好,實施過質量追溯信息系統建設,具備開展電子商務的硬件基礎。同時,農場還具有標準化生產水平高、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等有利條件。以下對湖北農墾發展電子商務模式可行性的動因、優勢和不足進行了分析。
一、農墾企業管理規范,產品優質安全且標準化程度較高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消費者對于食品安全越來越重視。不僅僅停留在追求口味,更趨向于追求食品的綠色、健康。這使得農產品電商持續發展的一個關鍵因素是產品質量安全。同時,還要求產品品質穩定且標準化程度較高。
農產品品質受到環境氣候、種植水平、存儲條件等諸多因素影響,很難做到100%標準化,但在科學管理模式下可以實施相對標準化。農墾國有農場相較于一般農業企業實行的標準化生產操作、統一化田間管理等科學管理模式,不僅使得農業標準化水平處于領先地位,也可以形成相對標準化的產品。同時,國有農場科技支撐保障體系較強,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較高。特別是質量追溯體系建設單位,在健全生產管理、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能力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
例如湖北熊口農場聯營蔬菜種植基地35000畝,經過多年的改進和實踐,形成了一套科學完善的“生產有記錄、質量有檢測、安全有監管、產品有標識”的質量可追溯管理體系。該公司“碧翡”牌系列蔬菜產品先后被評為“中國武漢博覽會農產品金獎”、“湖北名牌產品”稱號,深受消費市場好評。農墾產品優質、安全、高標準的特點深受電商推廣企業青睞,具備開展電商平臺業務的特色和優勢。
二、墾區產品種類豐富,生產規模較大,資源體系優勢明顯
農墾系統具備完整的現代農業產業體系,擁有大基地、大產業和大企業的優勢,成就了實施農產品電子商務的主要物質基礎。一是產品種類豐富、地域特色明顯。省農墾65個國有農場遍布湖北省各地,農產品種類豐富,形成各具地域特色的優質農產品主導產區。如武湖農場鴨脖、朱湖農場糯米、大沙湖農場鮮魚和蓮藕、熊口農場小龍蝦和水產品,成為湖北市場乃至全國知名品牌產品,市場競爭能力不斷提高。二是墾區大部分國有農場耕種面積在6萬畝以上,具有生產規模大、市場可持續供給能力較強的先天優勢。例如武湖農場的“精武鴨脖”是國內最大、產業鏈最完整的鴨脖加工企業。農墾企業的規模優勢加上質量、技術、管理優勢,使之在參與農產品電商市場競爭中占有明顯資源體系優勢。
三、農場地理位置優越,倉儲運輸便利,能夠實現快捷高效的物流配送
湖北所處地理位置是承東啟西、連南接北的交通樞紐。首府武漢號稱九省通衢,是我國內陸最大的水陸空綜合交通樞紐,地理位置得天獨厚。墾區農場經過數十年的開發與建設,綜合交通運輸體系成熟,物流倉儲運輸便利。以始建于1957年的后湖農場為例,其位于江漢平原潛江市境內。農場陸運匯集滬蓉高速、襄岳公路和318國道輻射東西南北,水運兼有田關河、東荊河以及漢江港口岸線資源豐富,水陸交通十分便利。
同時,近年來湖北省內各類物流園區的規劃和建立,為農產品的集散、運輸、配送、倉儲、信息處理、流通加工等物流服務提供了良好條件。如位于武漢市江夏區正在建設的武漢國際綠色農港項目,其建設重點就是農副產品交易綜合物流服務區。該項目規劃占地面積4200畝,由農產品物流園、農產品配套產業園、綜合配套服務區等三部分組成,分為農易港、農服港、農樂港、農科港、農居港和農商港等6大版塊,是一座涵蓋蔬菜、水產、海鮮、凍品冷鏈儲藏加工、農產品安全監測的巨型農產品綜合服務市場,服務范圍覆蓋湖北全省乃至華中地區,預計全部建成后年交易量可達600萬噸,年交易額270億元。借助湖北省內優良的物流服務條件,農墾產品只要在運輸途中做好防損措施,就能夠實施快捷高效的物流配送。
四、國有農場具有組織規模化優勢,便于電商運營模式的快速復制
基于生鮮產品消費頻率高、客單價低的特點,農產品電商平臺的運營需要在具有一定產品規模的組織基礎上,對管理模式、人才培訓、配套服務等成熟電商操作模式進行規模化復制。相較于一般農村企業,國有農場具有組織化、規?;南忍靸瀯?。目前,湖北農墾建成國家級和省級農業示范基地8個,擁有各類農產品加工園區36個,規模以上農產品加工企業300余家,國家和省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43家。農墾企業所具備的規模優勢能夠方便地通過引入農產品電商平臺服務商,快速地將諸如B2B、B2C、O2O等適合農產品的電商模式進行復制實施。
五、農墾企業和產品的綜合品牌優勢,吸引了電商企業青睞與合作
農產品電子商務成敗與產品品質、特色、品牌、文化、信任度、價格等因素相關。據相關統計,品質優良、品牌認知度高的農產品,在電商消費平臺上的認可度和成交率較不知名品牌高出約50%。品牌是產品品質的一個重要標志,是營銷工作的核心和靈魂。品牌農產品更容易受到消費者的青睞,易于提升消費者忠誠度以及口耳相傳,品牌建設能真正地提升農產品的檔次。而農墾企業作為我國農業生產的第一梯隊,率先確保了農產品質量安全和標準化,加之優良物流體系的保證,從而為品牌化夯實了基礎。現階段,墾區打造了精武鴨脖、飄飄、魚米鄉、嘗香思等一批知名品牌,具備了一定的品牌優勢。阿里巴巴、蘇寧、京東等電商企業也逐步了解到農墾產品所具備的優質、安全、質量可追溯和標準化等優勢,紛紛表達了愿與農墾企業合作的意向。
六、墾區存在的市場信息滯后等劣勢,也急需引進電商平臺加以改善
盡管農墾系統經過多年的建設,農場區域基礎設施及物流條件較好。但墾區65個國有農場,分布在全省14個市州的40個縣市區,大部分農場遠離都市,偏離農產品主銷區,且由于體制原因與融入地方經濟、緊跟市場供需變化等方面存在一定程度的滯后。這也導致農場在市場貿易導向、市場敏感度、商品結構調整等經營層面上存在客觀劣勢。也從根本上決定了墾區要創新市場理念、強化競爭意識、增添發展活力,充分利用農墾企業的組織、規模、技術等資源體系優勢,積極開拓電子商務平臺,彌補墾區的信息渠道劣勢,充分發揮先進生產力服務區域經濟的積極作用。
七、總結
農墾產品電子商務不僅能解決農產品產銷難問題,更能搭建農墾生產與市場貿易溝通的橋梁。找尋和構建適合于湖北農墾實際情況的農產品電子商務應用模式,謀求促進湖北農墾產品電子商務發展的方法和策略,將更加高效的促進農墾產品貿易的發展。對促進農墾系統緊跟時代經濟發展步伐,有效提升產品競爭力、開拓市場營銷渠道,實現農墾企業增資創收具有重大戰略意義。
參考文獻:
[1]王生,王江潤.我國農產品電子商務發展現狀與農墾電子商務發展的思路和對策[J].中國農墾,2015,(3):32-33.
[2]張則嶺.廣西農墾農產品O2O電子商務模式應用探討[J].農業研究與應用,2015,(5):65-68.
[3]袁園.國有農場發展農產品電子商務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以遼寧農墾大臺山果樹農場為例[J].中國農墾,2015,(2):15-17.
[4]張凌云.湖北特色農產品電子商務發展現狀及對策研究[J].農業網絡信息,2015,(10):15-18.
[5]武漢國際綠色農港年底開業蔬菜日交易量可達1萬噸[EB/OL].http://news.cnhubei.com/xw/jj/201510/t3431869.shtml.
作者簡介:陳甦(1978- ),男,湖北武漢人,經濟師,研究方向:市場營銷與企業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