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偉玲 饒飛云
摘 要:為了促進中國工業設計的發展,鑒于日本工業設計和經濟的迅速崛起,從微觀和宏觀的角度分析了其工業設計發展與經濟騰飛相互促進、互相作用的關系,解析了中國工業設計與經濟關系的發展,發現其中存在的問題。對于利用經濟條件規劃中國工業設計的發展,在微觀方面,應從節約資源、提高生產效率方面入手;在宏觀方面,應從社會和企業的角度出發進行解析。
關鍵詞:工業設計;經濟全球化;設計靈感;銷售市場
中圖分類號:F427 文獻標識碼:A DOI:10.15913/j.cnki.kjycx.2017.09.042
在經濟全球化的格局中,國家之間的競爭日趨激烈,其中主要的2個經濟加速器是技術與設計。而只有在技術轉化成商品時,才能發揮它的作用。
工業設計是實現技術轉化為商品的主要媒介,日本利用50年的時間實現經濟騰飛,其處理設計與經濟的關系的方法值得借鑒。縱觀日本經濟的崛起之路和工業設計的發展過程,二者之間存在的聯系如表1所示。
表1 日本經濟與工業設計的發展歷程
時間歷程 經濟 工業設計 關系
1945—1950 起步 無發展 前者為后者提供條件
1950—1973 經濟興起 孵化階段 前者刺激后者
1973—1986 經濟擴張 發展 相互促進
20世紀80年代至今 繁榮 世界前端 設計拉動經濟
基于中國設計和經濟的發展程度,與世界水平還有很大的差距。從20世紀80年代改革開放開始,工業設計處在起步階段;經過30年的發展與改革,中國經濟在不斷增長,工業設計也在快速發展中,這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中國經濟的發展,但是兩者之間仍有很大的差距,需要重新思考國內設計與經濟的關系。
1 宏觀分析
1.1 企業內部設計團隊與經濟的相互影響
經過調查資料發現,在日本有企業存在的地方,總是少不了設計的影子。企業是技術轉化商品的熔爐,是設計成果的升值場所。曾經在一段時間內,索尼的產品享譽世界,被稱為最優秀的產品。迄今為止,索尼的產品依然得到了人們的熱捧和追求,這與其設計有很大的關系。索尼公司非常重視設計在企業中的作用,索尼公司的設計團隊非常強大,有數百人從事設計工作,集中進行產品的設計開發。企業是技術發展和應用的基地,是技術應用到商品的熔爐。而設計的加入平衡了技術與商品。
華為公司進行產品與解決方案的研究開發人員有60 000多名(占公司總人數的44%)。在中國有很多企業應該成立自己的設計研發部門,敢于投入資金、人力、物力,設計出好產品。
1.2 市場是檢驗設計價值的關口
市場的最初雛型是物質交換的地方,市場與商品之間的聯系事實上屬于市場與設計關系的具體化。市場決定了設計的成功與失敗,同樣可以為產品提供設計靈感和技術支撐。
工業設計的最終目的是實現產品的具體化和商業化,而產品與商品是兩個不同的名稱。產品是技術的載體,而商品是大眾消費者的選擇,能在市場上流通。工業設計把產品視覺化,引導消費者進行購買。工業設計的核心功能就是創新,創造新的產品,發掘新的銷售市場,吸引更多的顧客,滿足顧客的消費需求,提高顧客的購買力。
2 微觀分析
廣義的產品設計過程有3個階段:①產品設計階段是從開始構思產品設計的草圖到產品做出模型,這屬于狹義的產品設計過程;②產品生產階段是指產品投入市場后直到被淘汰的過程,該階段的場所主要為市場;③產品使用階段是指消費者購買產品后使用到不能再使用的階段。
每個產品都有一定的使用壽命,在產品的使用壽命終止時,如何利用這個階段的產品資源進行另外的設計活動,實現產品資源的合理利用,這是個值得探究的問題。
廣義的設計過程是產品的生產周期過程。設計的總經濟效益是指在這個產品的設計生產階段的全部成果與所產生的消耗的關系。對于設計人員而言,應該清楚整個過程所產生的效益和消耗。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提高產品的經濟效益,處理好設計與經濟的關系。
在國際市場上,日本的設計體現出的是一種少而精的簡約設計風格,該設計風格的形成有它自身的道理。日本是個島國,自然資源缺乏,很多資源依賴進口,需要精簡設計。日本采用簡約的設計風格,日本設計適合于狹小的生活空間,這也順應了國際市場的形式,引導了市場的設計方向。
在國內市場,有種常見的消費心理,即在價格相同的同類產品中寧愿選擇功能較多產品,無論它是否會得到使用。在同等的價格下,A產品比B產品多了一個功能,則消費者會選擇A產品,即使自己根本不會去用這個功能,這就造成了功能的浪費。在產品設計初期,設計多個功能需要設計師數日的策劃和思考;在生產這款產品時,也需要另外的材料和技術的開發,但其價值得不到體現,這種浪費放大到整個市場中是巨大的。
3 結束語
本文從宏觀和微觀兩個角度分析了日本工業設計與經濟的關系,解析了日本如何處理兩者之間關系。在微觀方面,從產品的材料資源出發,達到節約成本的目的;在宏觀方面,處理好企業設計團隊與產品的關系,分析了日本采取的策略,剖析了中國在處理工業設計與經濟關系中所存在的問題,結合國內實情,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方案。因此,應加強企業對工業設計的認識度和重視度,加強企業內部政策對工業設計的友好度,從市場上分析產品存在的問題,針對市場需求進行設計。在產品設計階段,要從可持續發展這個角度出發,保護資源,杜絕浪費。
參考文獻
[1]翟光林.試論中日工業設計之差距[J].佳木斯工學院學報,1991,9(03).
[2]陸平.工業設計與經濟的關系[J].蘇州大學學報,2005,25(05).
[3]胡國堂.工業設計與中國經濟發展[J].科技進步與對策,2003(09).
[4]雷芳.日本經濟強國興起中的工業設計角色研究[D].長沙:湖南大學,2007.
[5]雷險鋒.產品設計經濟研究[J].廣西機械,2001(03).
〔編輯:張思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