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麗錦
班級部委制改革就是改變過去以班主任為主體的班級管理方式,實行班級學生自治管理。它實質上是教師對班級基層組織(小組、部委、班委)充分授權、放權,讓學生進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一種班級管理模式。在這一模式下,學生自主教育,自主學習,自主管理,自主發展,從而解放學生,解放教師。
根據學生情況組建小組。小組合作改變了傳統的分組方法,把全班學生劃分成若干個異質成員組成的小組,給每個小組設置共同的學習目標,使之成為一種“利益共同體”。按照以下標準將學生分為A 、B 、C三層,然后按一定比例組成小組。根據小組數量確定若干名A層學生為中心組員,采用雙向選擇、優化組合的方式組建小組。小組成員根據各班人數應控制在3-6人之間,不應超過6人。然后確定組長。學生自主、自愿競選組長,由全體組員民主確定組長人選。如果小組成員為6人,那么每小組可以設管理組長1人,5個組員分別擔任行為組長、學習組長、活動組長、生活組長和宣傳組長。各組長按照各項工作的標準開展活動。為保證小組運轉的活力,需要對組長進行培訓,并經常性地開展小組活動。
根據事務需要確立部委。與學生一起討論班級中有哪些事務需要管理,可劃分為幾類,再根據需要及班級人數由學生民主討論確立部委。如我帶的班現設五部:學習部、衛生部、活動部、行為部、宣傳事務部。接下來根據小組內的民主分工,自然組建部委,如小組的學習組長自然是學習部的成員。然后,各部委內部召開會議,自薦與推薦相結合產生部長。最后,制定班級制度,確定各部委的職責。
班委統籌管理班級事務。由班長及各部部長組成班委會,在班委會領導下制定班名、班訓、班徽以及制定班級管理制度,并開展日總結、周考核、月表彰和學期獎勵等。日總結是指每天固定時間對一天的工作進行總結,首先各部召開兩分鐘短會,匯總當天各部考核情況。放學前由班長主持,先由各部部長匯報當天各組得分情況,表揚先進,指出不足;再由班長總結各組及全班情況。周考核是指在周末召開全班周總結會,以部委為單位,每一個管理員就自己所負責的事務對小組進行評價。部長進行各部總結,班長總結全班情況。解決存在的問題,并評選本周之星,即學習之星、行為之星、生活之星、活動之星、盡職之星。月表彰是指對于每月積分最高的小組,在全校大會上進行表彰。學期獎勵是指學期積分最高的小組由學校組織外出參觀游覽,并將游覽視頻組織學生觀看,或制作展板進行宣傳以激勵其他小組。
實行班級部委制,可以使學生認真地履行自己的職責,使班級管理自主、有序,形成良好的班風和學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