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曉強
摘 要:隨著我國逐步進入到老齡化社會,老年人口的比例將越來越大,各種各樣的養老院也在不斷增多,由此也就會導致火災事故的發生率有所升高。由于養老院的特殊性,一旦出現火災事故將會引發嚴重的人員、財產損失。該文分析了目前養老院存在的幾個主要消防安全隱患問題,并進一步就這些安全隱患問題提出了一些針對性的應對措施,以期能夠為相關的養老院在開展消防安全工作時提供一些有價值的參考內容。
關鍵詞:養老院 消防安全 防范措施
中圖分類號:TU99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7)03(b)-0168-02
隨著近年來我國社會老年人口比例越來越大,老齡化社會已然來臨,同時基于我國“四二一”家庭結構的大量存在,導致人們對于老年人生活護理的需求不斷增強。為了滿足于日漸增長的這一社會需求,各種類型的養老院如雨后春筍般大量涌現,一方面滿足了我國老年人口的養老需求,但另一方面也由于各類監管制度的不完善,導致養老院普遍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安全隱患問題,致使老年人的生命安全受到了極大的威脅。怎樣應對這一問題,提高養老院的消防安全保障,便應引起有關養老院工作人員、政府及消防部門的重視,采取積極有效的防范措施。
1 目前養老院存在的消防安全隱患
1.1 建筑耐火級別低
目前許多養老院均是從老建筑上直接改造而成的,甚至部分木質結構、磚瓦結構的建筑仍在繼續使用,這些建筑由于建設時間長,普遍都存在著屋面老化、破損、開裂等情況,同時在內部裝飾與消防疏散通道上所采用的建筑材料大多為易燃材料,因此天然性就存在著一定的安全隱患問題。同時,此類老舊建筑往往也并未能夠依據有關的建設標準采取防火設計,使得建筑物普遍存在著空間布局不合理、防火間隔距離不足、在火災發生時無法及時分隔等問題,一旦出現火災險情便會迅速擴散,引發大規模的火災事故[1]。
1.2 用火用電不規范
在部分養老院當中,其廚房與居住場所甚至安排在同一棟建筑當中,甚至有的廚房就直接放在樓梯間中,場地極其狹小并未采取適當的防火隔離,在廚房當中所應用的液化天然氣或其他易燃介質,一旦引發火災問題,其最終所導致的后果危害將難以想象。大量的養老院中其電力線路的鋪設也不符合標準要求,普遍存在著私接亂拉現象,因此將會導致電線短路或接觸不良受熱而引發火災問題;甚至有的養老院因為用電量經常超負荷而頻繁出現跳閘情況,其為了省事圖方便而私自更換保險絲,從而造成在電力線路超過載運行時不能能夠及時熔斷而導致線路起火;一些老年人在房間內點蚊香、吸煙等行為也會導致火災事故的發生。
1.3 消防設施與器材配置不足
絕大部分養老院,特別是農村地區的養老院其經營者常常是對相關的消防設施了解程度不足,抑或是為了節省成本支出,未依據有關規定要求布設室內外消防系統,對于火災自動報警系統安裝的養老院數量則更是少有。一些情況更加嚴重的養老院甚至連最基本的干粉滅火器都沒有按照規定要求數量進行配置,抑或是滅火器已經過期也未能夠及時予以更換。上述問題均會導致在火災出現的第一時間無法做出及時有效的撲救,從而導致原本僅是小型火災最終演變為重大火災,導致巨大的財產損失與人員傷亡[2]。
1.4 消防安全意識淡薄
由于經費有限,絕大部分養老院所聘請的護理人員及管理人員均缺乏專業性,且常常都是年齡較大者,這些管理與護理人員自身對消防安全管理知之甚少,相關的消防制度與職責落實不到位十分常見,主動檢查與預防消防隱患則更是無從談起。而且養老院的工作人員也大都未經過專業化的消防安全培訓,存在著嚴重的消防安全意識缺失情況,消防法制觀念不強。而居住在養老院中的老年人通常年老體弱,接受新事物、學習新知識的能力較差,且行動遲緩甚至存在障礙,因此很難在火災發生時及時躲避,較易受到火災事故的傷害。
2 防范措施
2.1 提高建筑耐火級別
依據《建筑設計防火規范》的要求,養老院建筑的耐火級別最低不低于4級。在建筑耐火級別為3級之時,其樓層高度必須為1層與2層,而建筑耐火級別為4級使僅可將養老院設置在1層。這主要是由于在3、4級耐火級別建筑當中一旦出現火災險情便會在短期之內迅速發展擴大,老年人行動多有不便,疏散起來難度較大,非常容易造成嚴重的人員傷亡。因此,為了提升養老院建筑的抵御火災能力,減少人員傷亡數,應當將養老院建筑的耐火級別提高到不低于2級的水平[3]。
2.2 制定消防規范標準
近些年來,各級政府部門不斷提高對養老院的資金支持力度,對于養老院而言也應借此契機,及時加強有關的消防應對措施,制定出相應的消防規范標準,將一些歷史遺留問題及時予以消除。相關的消防部門也應當同民政部門加強聯系,及時掌握需改造的養老院項目,以便能夠為有關的建設單位提供一些消防設計建議,從而在養老院改造的設計階段便充分考慮到消防安全設計;針對新建養老院也應制定出科學性的消防規范標準,將人、物的承載能力進行充分的考量,對養老院的經營規模提出合理化的控制要求。
2.3 設置足夠的消防設施與器材
同樣依據《建筑設計防火規范》的要求,針對超出設置標間的養老院建筑,應當在室內、室外同時設置消防栓、火災自動報警等系統,同時還要對樓梯間及安全疏散通道等做好合理的規劃。并在這些重要路口設置應急照明與疏散指示標識,同時有條件的養老院還可配備消防軟管卷盤以及自動噴水滅火系統等。養老院還應當配備充足的滅火器材設備,并將之放置于方便取出并應用的位置,加強定期檢測與維修工作,針對過期的消防器材及時予以更換,確保一旦發生火災險情能夠在第一時間有可用消防器材來對其進行撲滅[4]。
2.4 加強消防教育宣傳力度
組織養老院的工作人員開展有關消防法規、消防常識的學習,將消防責任落實到具體的個人,定期開展消防安全演練工作,確保每一名工作人員都能夠正確使用消防器材,以便能夠在火災發生的初期便對其予以撲滅,要能夠掌握人員疏散方法。對于所聘用的養老院管理及護理人員要針對其在上崗之前開展消防安全培訓工作,確保其經過考核合格之后方可上崗工作,利用宣傳學習工作的持續開展,來促使養老院的工作人員能夠清醒地認識到消防安全的重要價值,以及自身所肩負的工作職責,促使其能夠從主觀思想上加強重視,轉被動為主動,進而逐漸提升養老院的消防安全意識。
除了對養老院工作人員要開展消防教育宣傳工作,對于居住在養老院的老人也應進行消防安全教育工作,向他們講解消防安全制度,使其能夠認識到錯誤用火、用電、用氣的嚴重危害性,了解有關的火災預防常識,掌握逃生路線以及自我保護及求助方法,從而促進老年人的消防安全意識得以全面提升。
3 結語
總而言之,養老院的消防工作有著其特殊的復雜性,老年人群的思想意識與行動能力均較為遲緩,在面對意外突發情況時往往不能夠及時察覺。因此,作為老年人的重要生活場所,養老院的消防安全至關重要,一旦出現火災情況,很有可能會發生嚴重的人員傷亡與財產損失。對此,必須要深刻認識到在養老院中開展好消防安全防范工作所具有的重要價值意義,要能夠以全新的理念與技術來確保養老院不發生大的消防安全災害。
參考文獻
[1] 張蘇文.養老院消防設計淺議[J].中國西部科技,2014(7): 83-84.
[2] 紀曉宏.關于養老院消防安全的探析[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4(19):206.
[3] 徐勇.養老院消防安全狀況與防范對策[J].廣西民族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6(S1):154-157.
[4] 廖發明.養老院機構消防安全問題及優化路徑的若干思考[J].城市建筑,2015(17):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