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 杰
(沈陽維康醫院,遼寧 沈陽 110021)
個體化綜合護理在早期胃癌內鏡黏膜下剝離術患者中的應用分析
勾 杰
(沈陽維康醫院,遼寧 沈陽 110021)
目的 探討個性化綜合護理在早期胃癌內鏡黏膜下剝離術患者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將88例行內鏡黏膜下剝離術的早期胃癌患者按照住院先后順序分為研究組(個體化綜合護理)與對照組(常規護理)。結果 入院時,兩組疾病不確定感量表評分、焦慮、抑郁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術后12 h,研究組疾病不確定感量表評分優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焦慮、抑郁評分優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 個性化綜合護理在早期胃癌內鏡黏膜下剝離術患者中有較好應用效果。
早期胃癌;內鏡黏膜下剝離術;個體化綜合護理
胃癌作為臨床上一種常見惡性腫瘤,具有較高發病率和死亡率[1]。降低胃癌患者死亡率的關鍵是早期發現、早期診斷及早期治療[2]。內鏡黏膜下剝離術治療早期胃癌的療效顯著[3]。本研究以88例行內鏡黏膜下剝離術的早期胃癌患者為研究對象,探討個性化綜合護理的應用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以2013年4月~2015年4月本院收治的88例行內鏡黏膜下剝離術的早期胃癌患者為研究對象,將其按照住院先后順序分為研究組與對照組,各44例。研究組44例患者,男32例,女12例;年齡35~75歲,平均年齡(52.6±13.5)歲。對照組44例患者,男33例,女11例;年齡35~78歲,平均年齡(53.1±13.2)歲。兩組患者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1.2 方法 給予對照組常規護理干預,包括術前常規風險評估、術后常規復蘇護理等。研究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實施個體化綜合護理,內容包括。
1.2.1 術前護理 (1)術前準備:術前檢查肝腎功能、血常規、心電圖等,確保臨床資料錄入、知情同意書填寫完善。叮囑患者禁食6 h,給予高齡或體質較弱的患者靜脈營養支持。常規解攣劑注射,驅泡劑口服。認真檢查手術器械,對多功能心電監測儀等輔助設備進行調試,確保運作正常。(2)個體化評估:根據患者具體情況,從生理功能、疾病、心理認知等方面進行評估,制定個體化護理計劃。(3)心理護理:向患者介紹內鏡黏膜下剝離術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提升其對內鏡黏膜下剝離術的認識,緩解緊張情緒;進行必要心理疏導。
1.2.2 術中護理 護理人員應熟悉手術流程,做好手術準備。引導患者取左側臥位,雙腿屈膝,為其選擇恰當部位咬合墊,做好固定。全麻時密切觀察患者心電圖;進鏡時,及時將手術器械、注射藥液等遞給醫師,并監測患者生命體征,觀察其有無腹脹、皮下氣腫等,確保呼吸道通暢。
1.2.3 術后護理 患者術后完全清醒后將其送至病房,監測心電,觀察是否嘔吐、反流等。叮囑患者臥床休息2~3 d。術后1~2 d禁食,若患者未出現并發癥,可按順序依次給予其流質飲食、半流質飲食、軟食;定時清潔患者口腔;針對嘔血、黑便的患者,應及時報于醫生,進行積極處理。出院時給予常規健康宣教,叮囑患者改變不良生活習慣,保持情緒穩定,進行適量運動。
1.3 觀察指標 (1)對疾病相關認知以不確定感量表進行評估[4],共4個公共因子,34個條目,分數35~170分,得分越高,提示疾病不確定感越高。(2)焦慮、抑郁自評量表,每個量表涉及20個條目,分值為20~80分,得分越高,提示患者焦慮、抑郁越嚴重[5]。(3)以自制問卷調查護理滿意度,共12個條目,采取1~4級評分,得分越高,提示滿意度越高。
1.4 統計學方法 將收集到的數據通過SPSS18.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組間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疾病相關認知、焦慮和抑郁評分對比 入院時兩組疾病不確定感量表、焦慮和抑郁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術后12 h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對比 研究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早期胃癌是癌細胞僅出現在胃黏膜層或者黏膜下層,但沒有出現淋巴結轉移[6]。內鏡黏膜下剝離術有創傷小、住院時間短、并發癥少、患者術后恢復快等特點,在治療早期胃癌中效果顯著[7]。但是,多數患者因對癌癥的恐懼及對內鏡黏膜下剝離術技術的不確定感,極易出現負性情緒,影響治療依從性和預后。有研究認為,在內鏡黏膜下剝離術患者中輔以良好的圍術期護理干預,能提升治療依從性,改善預后[8]。
個體化綜合護理強調充分滿足患者圍術期的日常生活需求、心理需求、康復需求等,從患者角度出發,按照其具體情況,制定個體化護理計劃,為患者提供全面、優質、良好的護理服務。本研究結果顯示,入院時,兩組患者疾病不確定感量表評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術后12 h,研究組患者疾病不確定感量表評分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結果表明,個性化綜合護理能提升早期胃癌患者對內鏡黏膜下剝離術的認識,減少疾病不確定感,提升治療依從性。此外,入院時,兩組患者焦慮、抑郁評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術后12 h,研究組患者焦慮、抑郁評分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結果表明,個性化綜合護理能有效緩解早期胃癌患者的焦慮、抑郁情緒。且研究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P<0.05)。

表1 兩組患者疾病相關認知對比(x±s)

表2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的對比(x±s)
綜上所述,個性化綜合護理在早期胃癌內鏡黏膜下剝離術患者中有著較好的應用效果,值得推廣應用。
[1]廖專,孫濤,吳浩,等.中國早期胃癌篩查及內鏡診治共識意見(2014年4月·長沙)[J].胃腸病學,2014,19(7):408-427.
[2]郝晉雍.內鏡黏膜下剝離術對早期胃癌及癌前病變治療價值的臨床研究[D].甘肅:蘭州大學,2011.
[3]庾艷軍,盧杰夫,吳義倩.內鏡黏膜下剝離術治療消化道腫瘤的臨床研究現狀[J].微創醫學,2015,10(3):350-353.
[4]陳新華,李姍姍,于虹,等.早期胃癌內鏡黏膜下剝離術個體化綜合護理模式探討[J].武警醫學,2015,26(4):360-363.
[5]高波,王麗.系統護理結合個體化干預在內鏡黏膜下剝離術治療早期胃癌中的應用[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5,19(20): 125-127.
[6]張晶.消化內鏡及腫瘤相關蛋白Galectin-3和P27對早期胃癌及癌前病變診治作用的研究[D].遼寧:大連醫科大學,2012.
[7]王展福,黃許森,王方,等.進展期胃癌術后早期并發癥的相關因素分析[J].當代醫學,2012,18(11):111.
[8]于琪.探討與分析腸內營養在胃癌患者術后早期應用的護理體會[J].當代醫學,2014,20(14):113-114.
10.3969/j.issn.1009-4393.2017.04.0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