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占坤
(吉林省榆樹市懷家中學,吉林 榆樹 130400)
摘 要:當前,農村中學教育教學存在著一些問題。文章從更新教育教學觀念、倡導以生為本,改進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營造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提高教師素質、優化教師隊伍等方面,研究提高農村中學教育教學質量的策略。
關鍵詞:農村中學;教育管理;教學質量;人才培養
中圖分類號:G420;G63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7)13-0022-01
教育是一個國家持續發展的關鍵。當前部分農村中學各方面的基礎相對較弱,教育質量偏低,對學生的成長成才造成不利影響。在部分農村中學,存在“一多”“二缺”“三不適”現象。“一多”即學困生多,留守兒童多,單親兒童多;“二缺”即缺資金;“三不適”即部分教師年齡偏高,不適應現代化教學的需要。因此,學校要針對現狀加強教育教學管理,注重更新教育觀念,變革教學方式,提高教師的教學積極性,端正學生學習態度,從而提高農村中學教育教學質量。
一、更新教育教學觀念,倡導以生為本
受教育環境的限制,部分農村教師的教育教學觀念落后于時代。因此,要積極引導教師轉變教育教學觀念,要以生為本,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學生自主學習,實現自我發展。作為負責任的教師,一定要有大局意識、服務意識、責任意識,時時刻刻要做到心中有學生,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同時,教師不要只關注優秀生,更要關注學困生,促進每一個學生健康成長是教師的神圣職責。首先,要注重引導。教師要定期召開全班學生會議,在會上多講知識的重要性,用先進的辦學思想和理念統一學生的思想,端正學生學習態度,激發學生的求知動力。其次,注重尊重與理解。教師是學生成長的引路人,要尊重學生的人格,關心學生的心理變化,理解學生的所思所想,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為學生服務,讓學生滿意,是教師的首要任務。再次,注重激勵。在學年初,教師要根據確定的教學目標建立一套科學的激勵機制,表揚學生取得的成績,促使學生不斷進步。教師要及時表揚有進步的學生,表揚時盡量做到公平公正,讓學生在評價中發現自身長處與不足之處,以激勵每個學生不斷追求卓越。并且還要辦好家長學校,密切家校聯系,充分發揮家庭教育的正能量作用,以形成教育合力,更好地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二、改進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營造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
傳統填鴨式的教學方法,只重教師單方面的講解,忽視學生的接受能力與學習積極性,已經不適應現代教育的發展要求。因此,教師要依據教學內容及學生的個性特點改進教學方法,營造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是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關鍵,因此,要注重創新課堂教學模式,靈活運用分層教學、任務教學,努力實現有效教學,構建高效課堂。比如,在教學過程中,要靈活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利用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這能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計算機多媒體教學集文字、符號、聲音、圖形、視頻于一體,給課堂教學帶來生機與活力,能夠明顯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豐富課堂教學內容,加強課堂上教與學的交流,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從而提高課堂教學質量。例如,教學I would like some noodles時,教師可以用多媒體設備播放各種類型的noodles(面條)。逼真的畫面,悅耳的音樂,給學生以新鮮感和真實感,能夠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多媒體及網絡的應用,使得教學手段更新穎,教學資源更豐富,課堂氣氛更活躍。同時,網絡也為學生提供海量的學習資源,使學生自主學習知識成為可能。
三、提高教師素質,優化教師隊伍
中學時期是青少年學生成長的重要階段,教師對學生的人格完善與學業進步起著重要作用。“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教師是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要處處以身作則,為學生樹立學習的榜樣,從而提高教育效果。因此,要著力提高教師素質,優化教師隊伍。優秀的教師隊伍,是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堅實基礎。政治堅定、思想過硬、知識淵博、品德高尚、精于教書、勤于育人,是社會對教師的基本要求。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教師要時時學習先進的教育教學理論,提高自身的教學能力,要敬業愛崗,具有服務和奉獻精神。教師要注重教學反思,自覺學習《教育法》《義務教育法》《教師法》《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和《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等法律法規知識,用正確的道德規范約束自己的行為。同時,學校要注重營造一個良好的校園環境,讓教師安心工作;要針對不同的教師群體,制訂相應的學習計劃。學校還可以開展“文明教師”“師德教風先進個人”等評選活動,每學期進行師德教風測評,增強師德的導向和感化功能,規范教師的教育教學行為,進一步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提高農村中學教育教學質量,不僅關系到青少年學生健康成長,而且關系到社會的穩定與發展。當前,要提高思想認識,轉變教育理念,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改革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注重分層教學,同時構建靈活的教師教育體系,切實提高教師素質,并且還要辦好家長學校。有了社會、學校、家庭的共同努力,農村中學教育教學質量一定能夠明顯提高。
參考文獻:
[1]談松華.農村教育:現狀、困難與對策[J].北京大學教育評論,2003(01).
[2]王嘉毅,趙志純.我國農村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問題與對策[J].教育研究,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