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錦平
(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壇丘小學,江蘇 蘇州 215200)
摘 要:在體育教學中滲透環境教育,既能達到體育教學目的,又能培養學生環保意識。文章從注意挖掘體育教學與環境教育的結合點、體育課堂教學中滲透環境教育、體育課外活動教學中滲透環境教育等方面對此進行相關研究。
關鍵詞:體育教學;環境教育;學科滲透;環保意識
中圖分類號:G623.8;G623.1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7)13-0035-01
生態環境的惡化呼喚環境教育,在學校教育中,各學科都要注重滲透環境教育。作為一名體育教師,在體育教學中滲透環境教育有著義不容辭的責任。要善于挖掘體育教材中包含的環境知識巧妙地進行環境教育,既達到體育教學的目的,又激發學生保護環境、改造環境的意識。那么,如何在體育教學中滲透環境教育呢?
一、注意挖掘體育教學與環境教育的結合點
體育學科的教學內容,一般由體育教師根據體育課程標準的要求進行設計,因此,在體育教學中滲透環境教育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只要體育教師注意挖掘體育教材與環境教育的結合點,恰到好處地把這些教學素材轉化為教學內容,就能達到培養學生環境意識的目的。例如,跑步:植樹接力跑——植樹造林的好處,跳遠:青蛙捉小蟲——生態平衡鏈。以上內容都包含環境教育因素,只要體育教師善于利用就是很好的環境教育素材。要注意的是,學生的知識水平和理解水平有限,在體育教學中滲透環境教育時要避免枯燥的術語講解,應該盡量利用游戲、創設情境、比賽等形式進行環境教育,潛移默化地幫助學生認識環境的重要性,從而培養學生的環境保護意識。
二、體育課堂教學中滲透環境教育
(1)培養保護水資源的意識。以游泳課為例,在上課之前,教師可讓學生到被污染的河道邊觀察,再到清澈見底的游泳池邊觀看,最后分組討論河道的水為何如此污濁。經過討論,全班一致得出結論:由于人們隨便向河道扔垃圾、排放生活污水,所以河道才會變成這個樣子。教師接著提問:哪位同學愿意到河道游泳呢?大家異口同聲地回答“不愿意”。這時,教師立即把握教育時機對學生說道:“要保護水資源,應從我做起。比如,到游泳池游泳之前,要先把身體沖洗干凈。”話音剛落,學生們都跑到水龍頭下沖洗身體。這樣的引導,使學生不但自覺產生對破壞環境行為的憎惡之情,還在行動中養成保護水資源的習慣,從而使保護環境意識得到增強。
(2)培養保護野生動物的意識。在“發展學生投擲能力”單元教學中,教師可以設計游戲“擊中活動目標”。游戲方法是:部分學生持布球當投擊者,部分學生則扮演老鼠、小雞、小鴨、老虎、獅子、熊貓等動物。游戲之前,先問學生“這些動物中哪些是野生動物”,然后讓大家討論捕殺野生動物會有什么后果。經過討論,學生得出結論:捕殺野生動物會使生態失去平衡,甚至會受到法律的制裁。最后,教師跟學生一起定出游戲規則:動物們可以在活動范圍內自由走動,投擊者如果擊中的目標不是野生動物可以加1分,如果是野生動物則要受到處罰,累積分數多者為勝。通過有趣的游戲,學生不但掌握投擲的技能,還親身體驗到保護野生動物的重要性。可以說,本課達到一舉兩得的教學效果。
(3)認識生物多樣性,培養熱愛大自然的情感。在教學“發展學生跳的能力”一課時,教師可為學生創設在郊外模仿各種動物跳的教學情境。在教學過程中,要適時引導學生認識動植物的多樣性,讓學生知道生物的多樣性使地球變得多姿多彩,從而讓學生產生熱愛大自然、保護動植物的情感。另外,教師還要注意讓學生討論人、生物與大自然之間的關系。經過激烈的討論,學生們認識到人、生物與大自然有著密切的關系,相互之間要和諧共處。
三、體育課外活動教學中滲透環境教育
體育課外活動教學任務相對較輕,教師可以充分利用體育課外活動對學生進行環境教育。在體育課外活動中,可以這樣向學生滲透環境教育。首先,嚴格要求學生愛護公物,節約資源。例如,在進行體育活動前,教師向學生提出愛護體育器材的要求,并讓學生討論為什么要愛護體育器材。經過討論,學生們達成共識:如果體育器材損壞,會造成資源的浪費;體育器材損壞,同學們就沒法進行相關體育活動;有意破壞公物,還影響到良好品質的形成。這樣的引導,使學生在體育活動中都能愛護公物。這樣,既滲透了環保教育,又培養了學生良好的行為品質。其次,抓緊時機,滲透環境教育。每次參加體育課外活動,學生都會帶上一瓶礦泉水,以補充水分。這時,教師可以抓緊時機向學生滲透注重廢物利用的環保教育。教師說:“你們喝完水后,礦泉水瓶會怎樣處理呢?”有的學生說:“水喝完了,瓶子就扔到垃圾桶里。”有的學生說:“用來裝水喝。”有的學生說:“可以當廢品賣。”還有的學生說:“可以廢物利用,用空瓶子裝滿沙子,玩打保齡球的游戲。”這時,教師應該馬上表揚那些有廢物利用意識的學生,并發動學生把空的礦泉水瓶集中到體育器材室,然后裝滿沙子,玩打保齡球的游戲。在快樂的體育課外活動中,學生增強了注重廢物利用的環保意識。
四、結束語
環境教育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事情,作為體育工作者,對學生進行環保教育責無旁貸。結合體育學科特點,靈活地處理教材,把學科知識和環保教育有效地結合起來,必定能使學生在掌握學科知識的同時,形成保護環境的情感態度,樹立環境保護意識。
參考文獻:
[1]郭勇,溫志旺.芻議小學環保教育[J].環境教育,2010(10).
[2]盛艷.論小學生的環境教育[J].現代教育科學,201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