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霞
摘要: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斷提高,綜合國力也得到了一定的提升,相應的對于教育事業的發展也更加重視,同時也有更大的經濟能力進行教育事業的發展。對于現代高校學生來說,學生思想政治工作要立足于院校的學生特點和培養目標,大膽地探索具有針對性的工作方法,創造性地開展工作,才能提煉出適合大學生特點的教育舉措。本文重點就對高校音樂教學中“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翻轉課堂 高校音樂 教學 應用分析
中圖分類號:J60-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3359(2017)08-0127-02
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高校的教學模式也在不斷發生改變,“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實際的應用過程中越來越廣泛,這同時也為我國高校教育改革的前提。現階段,對教學資源及教學模式的創新與改革已經成為我國高校音樂教育發展研究的主要方向。相對于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模式來說,“翻轉課堂”教學模式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
一、“翻轉課堂”教學概述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簡單的說就是將傳統的教學模式進行顛倒,即將老師課堂教課、學生課后復習的模式改變為學生課前學習、老師課上講解。通過對翻轉課堂模式的應用就能夠有效實現教學目的的完成,其具有的特點是:第一,能夠對時間和空間進行合理的安排。通過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應用,能夠實現教師教學時間的減短,保證了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間,使每個學生都能夠根據自身的特點進行知識點的充分學習,使學生具有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也保證了課堂時間最大限度的得到應用。在課前,學生還可以運用微課進行自主學習,這樣就保證了學生對時間、地點、學習量具有一個非常自由的控制。第二,師生角色實現轉變,增加了課堂互動性。在翻轉課堂模式下,學習的中心是學生,學生能夠主動進行知識的探究及學習,相比于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模式更具有優越性,更大限度的增加了課堂的豐富性及師生之間的互動性。
二、“翻轉課堂”模式在高校音樂教學中應用的可行性
(一)高校音樂課程與翻轉課堂特征的內在契合性
第一,強調學生對音樂的情感體驗。在進行音樂課程的傳統教學過程中,教師在課堂上的教學往往不能夠有效實現學生對音樂知識內涵的學習,這就會造成學生在課堂的學習過程中不能夠真正對音樂知識進行感知,這樣也就會造成學生對音樂理論性知識的學習不夠深刻,而翻轉課堂的教學就能夠有效實現對上述問題進行有效的解決,進而保證學生在音樂課程的學習過程中具有非常好的情感體驗。
第二,音樂實踐性是其突出特征。在現代學校教學過程中,音樂課程的主體是學生,需要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能夠增強師生之間的互動性,而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就能夠有效實現學生與老師之間的互動,對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提供保證,這樣就能夠實現對課堂教學模式的有效應用。
(二)高校學生學習特征與翻轉課堂模式的相對適應性
第一,學生學習心理分析。學生在進行心理學習過程中,能夠實現對自身的價值認可,所以,在進行翻轉教學過程中,學生就需要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進行學習,這樣就能夠實現教學過程能夠有效控制在學生手里,實現了學生對知識的學習,同時也提高了學生的自我認可度。
第二,高校學生現行音樂學習能力分析。以我國某高校為例,此學校在進行音樂課程教學過程中就是以學生為主體,而畢業之后的學生對于音樂的理解及學習能夠都非常高,對音樂能夠具有非常高的理解力,這對于學生的學習來說能夠在翻轉課堂中得到有效反映。
三、“翻轉課堂”模式在高校音樂教學中的應用分析
(一)課前分析
對于大學教學的課前設計來說,其主要的設計就是要進行視頻錄像的制作,并對課前所需要思考的問題進行設計。在進行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應用過程中,其課前分析的主要內容就是根據各個課程教師的自制錄像進行教學。教師在進行錄像的實際教學過程中,還需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教學課程針對性的講解,例如,在對音符及休止符的教學過程中,就可以通過自制錄像進行知識的教學,這樣能夠保證具有較深的知識印象,同時還能夠保證對學生自身理解能力的加強。例如,在進行全休止與二分休止的區分時,可以通過圖文的形式對學生進行教學。與此同時,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還需要保證學生能夠集中精神進行知識的學習,這就需要提前將視頻進行發放,提前讓學生對課堂中將所需要學習的知識點進行預習,并將視頻中所遇到的問題進行記錄,等到上課時可以進行提問并獲得解答,教師還需要進行問題的提前設定,使學生在上課前就能夠進行獨立的思考及相互之間的討論。
(二)課堂活動設計
翻轉課堂的教學與傳統的課堂教學有一定的區別,這就需要教師在進行翻轉課堂教學過程中能夠根據學生在課前學習時所遇到的問題進行及時的解決,并根據學生所提出的問題進行問題的延伸,通過課堂討論的形式使學生都參與到學習中來,這樣就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而具體的可以對學生進行分組,讓問題相同的同學進行分組討論,然后再得出討論之后的結果,最后再經過老師進行講解,這樣就能夠實現學生對所學知識的充分掌握。這樣做不僅能夠實現教學環境的激勵,同時還能夠保證對課前學習的充分利用,真正的做到以學生為主體。
(三)課后反饋評價
等到課堂教育結束之后,翻轉課堂的教學并沒有結束,最后還需要教師與學生能夠充分將自身的感受及學習心得進行分享,并對自身整個的學習情況進行評價,其中包括所遇到的問題,得到解答的途徑及方法,這樣不僅能夠充分實現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掌握,同時還能夠幫助學生認清自我。翻轉課堂的教學對于學生來說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對未來的教育發展來說都具有非常大的影響。課后反饋工作能夠對學生的學習效果進行充分的反饋,所以,就需要對考察方式進行轉變,要以學生為主體,對學生自身的獨立學習能力、合作能力、組織能力等各個方面進行提升。
三、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現代教育改革力度的加大,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已經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應用,伴隨著網絡信息的發展,能夠充分證明相比于傳統課堂教學所存在的優勢,已經成為我國課堂教學的主要發展方向。通過對翻轉課堂教學的應用,實現了大學音樂課堂教學環境的煥然一新,所以,只有對教學模式進行不斷改進,才能夠真正實現教學的改革。
參考文獻:
[1]何克抗.從“翻 轉課堂”的本質看“翻轉課堂”在我國的未來發展[J].電化教育研究,2014,(07):115-116.
[2]丁云華.基于翻轉課堂理念的 O2O 教學模式與管理機制探索[J].高校教育管理,2016,(01):111-115.
[3]陸娟娟.翻轉課堂——舞蹈教育走進微課時代[J].舞蹈,2016,(05):164-166.
[4]盧海燕.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模式在大學英語教學中應用的可行性分析[J].外語電化教學,2014,(04):117-119.
[5]吳明微.“翻轉課堂”模式在高校音樂教學中的運用[J].成功:教育版,2013,(07):159-163.
[6]曹曉晶.“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應用于高校音樂教學的可行性分析[J].學術論壇,2014,(05):147-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