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成敏
【摘要】 目的:探討小劑量糖皮質激素預防早產兒支氣管肺發育不良的臨床療效。方法:120例早產兒隨機分為觀察組(n=60)與對照組(n=60),觀察組在基礎治療基礎上加用小劑量地塞米松治療,對照組僅給予基礎治療,對比兩組早產兒支氣管肺發育不良(BPD)發生率、呼吸機指標、吸氧時間等。結果:觀察組BPD發生率為10.0%,顯著低于對照組的66.7%(P<0.01);兩組FiO2、PIP、PEEP、MAP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機械通氣時間、吸氧時間均顯著短于對照組(P<0.01)。結論:小劑量糖皮質激素可有效預防早產兒發生BPD,可使患兒盡早脫離呼吸機,安全高效,值得推廣。
【關鍵詞】 糖皮質激素; 早產兒; 支氣管肺發育不良
doi:10.14033/j.cnki.cfmr.2017.12.007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6805(2017)12-0015-02
【Abstract】 Objective:To discuss the clinical effects of low dose glucocorticoid in the prevention of BPD in premature infant.Method:120 premature infa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n=60) and the control group(n=60),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low dose of Dexamethasone based on the basic treatment,and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basic treatment only,then incident rate of BPD,ventilator index and time of oxygen inhalation were contrast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Result:The incidence rate of BPD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10.0%,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66.7% in the control group(P<0.01);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ly differences in FiO2,PIP,PEEP,MAP between the two groups(P>0.05).Mechanical ventilation time,oxygen inhalation tim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shor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P<0.01).Conclusion:Low dose of glucocorticoid can effectively prevent BPD in premature infant,and can make the child wean from ventilator as early as possible,safe and efficient,it is worthy of promotion.
【Key words】 Glucocorticoid; Premature Infant; 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
First-authors address:Peoples Hospital of Fushun County,Fushun 643200,China
新生兒重癥監護病房(NICU)的建立與技術的不斷發展使越來越多的早產兒,尤其極低體重、超低出生體重兒得以存活,同時支氣管肺發育不良(BPD),又稱慢性肺疾?。–LD)的發生率不斷上升,BPD是導致早產兒死亡的重要原因,主要原因為機械通氣導致發生嚴重的呼吸窘迫綜合征(RDS)[1]。BPD可導致早產兒出現神經發育障礙,使住院時間延長,增加再次入院的治療風險[2]。BPD以綜合治療為主,包括營養支持及氧療等,糖皮質激素在BPD的輔助治療中具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在臨床應用中由于其毒副作用等,尚存在較大的爭議,目前臨床治療BPD主要方法為限制液體攝入量、營養支持、合理氧療、外源性表明活性物質、應用糖皮質激素等,治療方法中除糖皮質激素的應用治療存在較大爭議,其他治療方法已被臨床共同認可。本研究通過使用小劑量糖皮質激素預防早產兒發生BPD,旨在探討其療效,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筆者所在醫院2012年1月-2016年2月收治的早產兒120例,男56例,女64例,胎齡28~35周,平均(30.1±2.1)周;體重1622~1945 g,平均(1733.2±132.2)g;頭圍28~36 cm,平均(31.9±3.2) cm;身長42~48 cm,平均(45.2±2.1) cm。所有早產兒均給予機械通氣超過10 d。其中順產66例,剖宮產54例;試管嬰兒12例;產前母體應用激素22例;胎膜早破13例。所有患兒診斷根據美國國家兒童保健和人類發展研究院與美國國家心臟、肺和血液研究院一致通過的有關BPD新診斷標準[3]?;純喝脒x后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60例,兩組患者胎齡、出生體重、頭圍、身長等基線資料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治療方法
所有患兒均給予基礎治療,觀察組在基礎治療基礎上靜推地塞米松0.2、0.1、0.05 mg/(kg·d),分別注射2 d,根據病情必要時給予0.05 mg/(kg·d)維持劑量;對照組在基礎治療上加用與觀察組等量的生理鹽水。兩組療程均7~10 d。
1.3 觀察指標
根據美國多家國立衛生研究機構聯合研究組發病有關BPD的分級辦法進行分級[4],具體為任何氧依賴超過28 d的新生兒,如胎齡小于32周可根據矯正胎齡36周出院時需要、FiO2分為輕度(未用氧)、中度(FiO2低于30%),重度(FiO2超過30%,或需要CPAP、或需要機械通氣)。如胎齡超過32周可根據出生后56 d或出院時需要、FiO2分為輕度、中度、重度。
觀察兩組患兒治療前后吸氧時間與呼吸機參數,主要包括吸氣峰壓(PIP)、氧濃度(FiO2)、呼氣末正壓(PEEP)、平均動脈壓(MAP)、吸氧時間、機械通氣時間。
觀察兩組患兒治療后主要不良反應,包括感染、消化道出血、電解質紊亂、氣胸、壞死性小腸結腸炎、腦室內出現、高血糖等。
1.4 統計學處理
使用SPSS 19.0統計軟件,計量資料以(x±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比較用字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治療后兩組患者BPD發生率比較
觀察組患者BPD輕度4例,中度2例,BPD發生率10.0%;對照組BPD輕度21例,中度14例,重度5例,BPD發生率66.7%,觀察組患兒BPD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字2=40.752,P=0.000),見表1。
2.2 兩組患兒呼吸機參數、呼吸支持時間比較
兩組患兒FiO2、PIP、PEEP、MAP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機械通氣時間、吸氧時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詳見表2。
2.3 不良反應
通過觀察兩組患者均未出現感染、消化道出血、電解質紊亂、氣胸、壞死性小腸結腸炎、腦室內出現、高血糖等并發癥。
3 討論
隨著醫療技術的進步新生兒重癥監護室的早產兒不斷增加。支氣管肺發育不良(BPD)是早產兒常見的發育不良并發癥,BPD能夠導致肺的通氣及換氣功能障礙,甚至導致頑固的低氧血癥,引起患者的呼吸功能衰竭,是影響患兒預后的主要因素之一。BPD的發生與宮內感染、早產、長期機械通氣、氧中毒等因素有關。糖皮質激素具有減輕炎癥反應、解除支氣管痙攣、減輕肺水腫、穩定溶酶體膜及增強早產兒肺抗氧化能力、減少機械通氣的時間、對氧的需求的作用。20世紀90年代糖皮質激素成為預防、治療BPD的常規用藥,之后因其導致的不良反應,糖皮質激素使用逐漸減少。近年來BPD發病率不斷持續上升,已成為新生兒重癥監護室最棘手的難題,對早產兒的存活率、生活治療帶來嚴重的影響[5]。因此使用糖皮質激素防止早產兒BPD的發生是迫切需要研究的問題。
早產兒BPD的發病炎癥反應具有重要的意義,低氧及過度的高氧能夠誘發炎性介質的釋放,如TNF-α和IL-6等,其不僅參與對肺的直接損傷,而且能夠促進高氧狀態下氧自由基的釋放,干擾細胞代謝,引起肺泡上皮細胞的損傷,導致肺部的滲出等病變。甚至有臨床研究顯示,在BPD的發病過程中,對炎性介質的動態變化進行監測,能夠對病情進行評估,甚至預測預后。炎性介質主要由淋巴細胞、粒細胞及上皮細胞等具有免疫功能的細胞產生,地塞米松是具有免疫調節作用的糖皮質激素,對于細胞免疫功能具有抑制和調節作用。既往有研究顯示,早產兒早起應用地塞米松能夠改善肺部功能,改善臨床癥狀,糖皮質不僅能夠降低肺部具有炎性細胞因子的產生,同時可促使PS的合成、釋放,也可減低肺內毛細血管通透性及肺水腫,改善肺泡的功能,減少慢性肺疾病的發生[6]。本研究中觀察組患兒BPD發生率、吸氧時間、機械通氣時間均顯著低于對照組。說明早產兒在給氧支持的同時給予地塞米松能夠促進早產兒的恢復,減低BPD發生的風險,改善早產兒的預后。
糖皮質激素長期應可在體內蓄積,引發毒副作用,如引起急性胃黏膜損傷以及引起內分泌激素的代謝異常等,甚至影響小兒的生長發育,因此在臨床實際治療中不主張大劑量、長療程使用糖皮質激素,以防不良反應的發生[7]。本研究中觀察組治療后未出現使用激素的并發癥,結果提示使用小劑量糖皮質激素預防早產兒BPD是安全有效的。
參考文獻
[1]曹冰冰,黃為民.糖皮質激素防治新生兒支氣管肺發育不良利弊研究進展[J].中國婦幼保健,2016,31(7):1557-1558.
[2]黃英,莊德義,譚秀蘭.小劑量糖皮質激素晚期應用治療重度支氣管肺發育不良的臨床分析[J].中國醫藥科學,2013,3(9):53-54.
[3] 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Committee on Fetus and Newborn,Canadian Pediatric Society,Fetus and Newborn Committee.Postnal corticosteroids to terat or prevent clironic lung diseasein perteminfants[J].Pediatrics,2002,109:330-338.
[4]王華,母得志.支氣管肺發育不良藥物治療依據及臨床應用[J].中華婦幼臨床醫學雜志,2010,6(4):292-293.
[5]宋英,柯英.地塞米松預防早產兒呼吸窘迫癥的臨床研究[J].中國臨床藥理學雜志,2015,31(13):1233-1235.
[6]汪彥芬.地塞米松聯合氨溴索用于早產兒促胎肺成熟的臨床觀察[J].臨床合理用藥,2013,8(6):63.
[7]齊驥.糖皮質激素防治早產兒支氣管發育不良的進展及爭議[J].中國循證兒科雜志,2011,6(3):237-240.
(收稿日期:2016-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