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蕊
摘 要:技工院校韓語教學培養的是符合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掌握本專業實用技能,具備基礎理論知識和良好的職業道德的新型人才。然而,受社會發展和經濟變革影響,技工院校韓語專業發生了新的變化。本文就技校韓語教學如何融入“職業教育”特色進行闡述。
關鍵詞:技校韓語教學 職業教育 改革
一、技校韓語專業發展現狀
1.企業對韓語人才的需求加大
目前,韓國已成為對中國第一大投資國,同時,中國也是韓國第二大貿易國。多種多樣的就業機會應運而生。據有關數據統計,目前韓企給中國創造了120萬到130萬個就業機會,韓語人才自然成為企業用工的首選。
2.企業對韓語人才的要求提高
企業在招聘時,通常對畢業生的韓語口語表達能力、書面表達能力、實際應用能力等要求較高,這就要求應聘者能夠把韓語和實際應用結合起來。
二、技校韓語教學存在的問題
1.教學目標的問題
韓國語作為一門高校課程,主要得益于我國改革開放后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和韓國的經濟往來日益頻繁,兩國間的貿易增加直接導致了更多的實用型韓語人才的需求。但是很多技工院校受本科韓語課程教學影響,過于重視韓語成績,而不重視實際應用能力,導致在教學上對目標把握不準,甚至一些院校有些課程設計不夠謹慎,導致教學目標的錯誤。
2.教學方法的問題
當前韓語教學主要依靠書本教學,授課的內容主要以書本為主,比如語法、單詞和課文的講解,書本的質量就變得尤為重要,而國內技工院校的韓語教學非常缺乏專業性的教材。技工院校的教學資源有限,這也極大限制了教師的教學手段。沒有更好的教學方法和方式,主要依靠課本的教學方法,培養出來的學生無法更好地適應社會環境和就業崗位。
3.教學模式和課程問題
目前國內對于語言的評級還是以考取等級證書為主。證書的考取主要依靠考試,而考試內容也是以筆試為主,這種以證書為標準的模式存在很大問題,使得教學與實際應用相差甚遠,培養的學生并不具備實際應用語言的能力。
三、技校韓語教學的改革措施
1.確保技校韓語教學教材質量
教材對于技工院校的教學至關重要,雖然現在市場上有很多韓語教材,但是這些教材大多是翻譯的韓國教材或一些教育機構編寫的,并沒有針對性和實用性。技工院校要綜合本校學生的實際,盡快編寫自己的教材,或者選擇適合自己的教材。
2.豐富課程教學內容
當前技工院校的韓語教學還是以課堂教學為主,那么把握好課堂教學就成為韓語教學的關鍵。教師在課堂上要更多地使用韓國語,創造使用韓語的環境,營造良好的韓語聽說的氛圍,讓學生更快地掌握韓語的單詞語法并熟練運用。要為學生創造一個愉快的學習環境,愉快的學習環境能夠提高教學效率,使得學生的接受能力增強,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還能激發教師的潛能。
3.加強教學平臺建設
在以往的教學過程中,教學方式往往是單一的,教師講課的方式常常局限于課本,缺乏靈活性,學生在學習中往往產生枯燥感。這就要求教師在今后的教學中要追求靈活的教學方式,提高授課的趣味性和實用性,讓學生在學到更多知識的同時也提高實際應用能力。多媒體的出現為多樣化教學提供了平臺,教師可利用多媒體講授重點和難點也可以搭建測試平臺,讓學生利用虛擬環境練習對話,增強語感語境。技工院校還要與企業展開合作,在完成教學任務的同時,為企業定向培養所需人才,這種模式已經在很多學科進行了嘗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技工院校可以為企業開設相應的更有針對性的課程,以滿足企業需求,還可以邀請企業的技術人員來學校進行培訓,讓學生了解企業。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以及經濟全球化速度的加快,我國在經濟領域與國外的交流合作越來越多。技校韓語教育也要以社會和企業需求為目標,以學生為導向,以培養面向生產、管理、服務于一體的技術應用型人才為最終目的,技校韓語教學突出“職業教育”特色迫在眉睫。
參考文獻:
[1]孟繁華.國際教育新理念[M].鄭州:河南出版社, 2001.
[2]泰勒.課程與教學的基本原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3]石中英.知識轉型與教育改革[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1.
(作者單位:鄒城市技工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