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音

周小川
“要運用開發性金融,助力‘一帶一路’資金融通。‘一帶一路’建設具有項目回收周期較長、資金需求規模巨大等特點,開發性金融可以在其中發揮重要作用。”
——5月14日,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在“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促進資金融通”平行主題會議上表示,開發性金融業務具有多重優勢,既可連接政府與市場、整合各方資源,又可為特定需求者提供中長期信用支持,還能對商業性資金起引領示范作用,以市場化方式予以支持。

鐘山
“未來5年,中國將進口超過8萬億美元的商品,對外直接投資將超過7500億美元。‘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將成為貿易合作的重點,預計將從該區域進口2萬億美元的商品。”
——5月14日,商務部部長鐘山在“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推進貿易暢通”平行主題會議上表示,過去3里,中國已先后在20個“一帶一路”相關國家建設了56個境外經貿合作區,累計投資超過185億美元,并同東盟、新加坡、巴基斯坦等“一帶一路”相關國家和地區簽署了自貿協定。

易綱
“絲路基金是一個投資基金,對‘一帶一路’項目進行投資,不是進行單向的資金支持或單方面讓利。我們的這次投資是有商業回報的,也是可持續的。”
——5月14日,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易綱在解讀絲路基金相關成果時表示,增資后的絲路基金仍將按照市場化的運作原則,自主經營、自擔風險、自負盈虧、自我約束;在為“一帶一路”建設提供資金來源的同時,也將實現較好的資金回報,更好地實現“一帶一路”倡議共商共建共享的目標。
“中國進出口銀行將與一些國際同行簽署授信額度框架協議,開展轉貸款、貿易融資、聯合融資、銀團合作等方面的務實合作,推動外貿、投資以及第三方市場的聯合開發。”
——5月14日,中國進出口銀行董事長胡曉煉在“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促進資金融通”平行主題會議上表示,中國進出口銀行還將利用作為參與出資或發起的東盟基金、歐亞基金、中東歐基金等平臺,對有關項目開展股權投資,發揮投貸結合的優勢,以更好地服務于“一帶一路”建設。
5月5日,外匯局官網刊發外匯局局長潘功勝在相關雜志發表的署名文章《外匯管理助力“一帶一路”建設》。文章指出,外匯管理部門將繼續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有關部署,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持續推進改革開放,大力建設共同發展的對外開放新格局,為實現聯動式發展注入新能量,有力、有序、有效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做好“一帶一路”建設的助推者、服務者和護航者。具體來看就是要做到“五個堅持”。一是堅持市場運作,“打開的窗戶”不會再關上;二是堅持開放合作,進一步開放和便利境內資本市場、債券市場和外匯市場;三是堅持平衡穩健,發揮好“無形之手”和“有形之手”的雙線力量;四是堅持互利共贏,繼續優化外匯儲備資金的運用;五是堅持政策互通,加強協調配合,積極推動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政策溝通,加強市場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與跨境合作,通過加強與境外投資者的溝通交流,進一步增強外匯市場的透明度。
“近年來,外匯局不斷拓寬企業融資渠道,創新融資方式,以資本‘走出去’支持企業‘走出去’,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和國際產能裝備合作,發揮中國資本與中國經驗、高端技術和裝備優勢的組合作用;同時,將國際領先技術‘引進來’,實現與相關國家技術、管理、文化、市場的相互交融、相互合作和互利共贏。截至2016年末,我國銀行業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資產存量達1476億美元,較上年末增長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