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附中西山學校 劉彥:一所“未來學校”的國際化人才培養目標

劉彥校長在第五屆國際化人才之路論壇上做主旨演講(丁肇堂攝)
首先我為大家說明人大附中西山學校和人大附中的關系。人大附中西山學校于2009年建校,建校時間并不長。在建校之初,人大附中聯合學校總校校長劉彭芝指出了人大附中西山學校的戰略定位,那就是“人大附中西山學校要做人大附中的改革試驗田,要做人大附中的未來學校”。從這個定位我們可以捕捉到人大附中西山學校具有改革和未來的獨特屬性。經過8年的發展,人大附中西山學校已經形成了非常明確和清晰的愿景(Vision)、使命(Mission)、價值(Value)以及培養目標(Goal)。我們要建造一所幸福的、與眾不同的未來學校。
學校的培養目標是“國際視野中國心”。作為學校,立德樹人是我們的根本任務。怎么培養人才?為誰培養人才?這兩個問題指導著我們的教育教學改革。我校的改革體現在課程改革上,特別是在高中課改基礎之上,把國外先進的、優秀的課程資源引進來,與我們的本土課程、地方課程以及校本課程深度融合,從而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課程體系。
學校的愿景是“培養具有21世紀技能的人才”,創辦一所未來學校。人大附中西山學校是中國第一所開展1對1數字化學習的公辦完全中學;也是全國第一所被認證為“蘋果杰出教育學校”(Apple Distinguished School,ADS)的公辦學校并連續8年獲得認證。學校把信息技術與傳統教育做深度融合,使用蘋果電腦和iPad作為學生的學習終端,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的深度融合已經成為我們常態的教學方式。這種改變不僅讓孩子們的學習方式發生了改變,更大程度上是使他們的思維方式、學習能力和信息素養都得到了提高,這也實踐了我們培養國際化人才的目標。
人大附中西山學校一直堅持一個原則,那就是學校是孩子們的學校,課程也是孩子們的課程。如何選擇課程?怎么做中外合作的項目?怎么才能讓國內外的課程有深度的融合?人大附中西山學校采取的方式是在開齊、開全國家課程的基礎上,引進美國大學先修課程(AP課程)資源;按照年級不同層級要求開設的英語課程體系;構建特色的校本課程體系,包含“中國心”課程、項目式學習、高三大學適應性課程、升學指導課程等。學校的畢業生在回校分享時說,因為在學校開設的特色課程,使他們能夠更好地、迅速地融入國外大學課堂學習和生活中去。也正是因為他們擁有的“中國心”課程的體驗和展示經驗,能夠讓他們實實在在地去講述中國故事,展現中國文化,傳播中國聲音。
我們的課程體系立體并且全面,是中外教師團隊共同打造的。特別是一些外教,他們的教學方式和教育經歷,對中方課程的教學產生了實實在在的影響。
在教育的實踐探索中,我們引進外教并非僅僅是完成課程地實施,而是通過讓外教融入我們國家的文化,融入且認同學校的文化,認同學生的價值,最大化外教的價值,也促進外教職業的長足發展。因此,人大附中西山學校建立了非常清晰、規范、嚴格、科學的招聘流程,分為學科教師的招聘以及學術校長的招聘。我們認為要招到自己學校所需要的外教,必須走出去,與外教本人面對面溝通和交流。從招聘時間來講,學校的外教招聘通常在新學年開始前8個月啟動。我們會把外教邀請到學校體驗,做課程分享,由外教招聘核心組成員評估,決定是否聘用。所有招聘入職的外教,都要簽署對學校的管理制度承諾書,因為外國人非常尊重契約精神。
在外教管理上,學校同樣建立了規范、清晰的架構體系。學校的中美合作項目由我作為校長(書記)直接分管,同時下設中心主任,根據教學、德育、升學不同分工,形成外教教學管理團隊、生活服務團隊等。學校有專門的教師手冊、學術校長手冊以及學生手冊。這些手冊并不是一種約束,而是一種保障和規范。怎么才能讓外教愿意留下來留得住,而且干得好呢?我想很重要的一點是用文化留人。現在,我校的外方團隊已經完全融入學校,成為了西山大家庭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我們還制定了一系列目標管理原則,在目標管理的規劃與執行當中,按照學校的績效考核,要求外教制定個人行動目標以及執行方案。通過這種方式,大到整年、整學期的規劃,具體到每周的安排都一目了然,外教也能明確自己的工作職責、工作流程和工作要求。
學校致力于為外教教師團隊提供專業的指導和發展平臺。學校每兩年召開一次關于1對1數字化學習的國際峰會。目前在國內,在基礎教育領域召開國際會議的公辦學校,我想是鳳毛麟角的。通過這樣的平臺,學校給外教提供了與世界優秀教育者對話和交流的機會。學校利用合作方為外教提供專業的支持與服務,成立由人事專員和中心協調員組成的服務團隊,保證外教來到中國之后能夠順利地辦理各種手續并且迅速進入工作狀態。
順應教育部規范管理外教課堂與教學的精神,學校通過以下幾個維度考察和管理外教課堂。第一,外方學術校長從學術角度來做課程體系評價。第二,學校合作方對外教進行聽評課。第三,學生評價。學校通過問卷調查、召開座談會等方式進行全方位考察,從而直觀了解外教的上課狀態。第四,教師發展處作為整個學校的教學主管部門參與到外教課堂管理與課程規范中。第五,通過對學校的在線教學管理平臺(Powerschool)定期檢查,了解外教的成績評價政策是否嚴格遵守了學校的標準。通過五個維度實現對外教全方位的教學管理。
到目前為止,人大附中西山學校沒有出現因為對學校不滿而離職的外教。學校每年都會舉行教師專屬的、表揚與自我表揚的“西山奧斯卡”頒獎典禮,其中有“對特別的老師特別的關愛”環節,使外教充分感受到愛、溫暖和人情味。因為學校的家文化、容錯文化以及愛的文化,使外教愿意留下來為學校服務。我們堅信,校園文化才是凝聚人心最有力的紐帶,成就國際化人才的培養與外教團隊的規范管理。(本文整理自劉彥校長在第五屆國際化人才之路論壇上的主旨演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