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錦英
摘 要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既是一門藝術,也是一種態度。結合高校輔導員多年實際工作總結了新形勢下做好學生思想工作的“十要十不要”。
關鍵詞 高校 學生思想工作 工作藝術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7.03.081
Abstract The ideological work for the students in the University and College is an art and an attitude. The experience of college counselors working many years o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s ten do and ten don't to make the work best at present.
Keywords university and college; ideological work for students; work art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既是一門藝術,也是一種態度。在新媒體時期及90后學生思維活躍、自我意識強等形勢下,方法得當、態度端正會事半功倍,反之則可能事倍功半、事與愿違。如何從端正根本態度與講究藝術的結合上,把思想工作做深、做細、做實,結合自己輔導員實際工作,體會到需講求“十要十不要”。
1 要熱情接待人不要拒人門外
高校學生思想上有了疙瘩,學習生活上遇到了麻煩,出現了困難,主動上門尋求幫助時,輔導員應熱情接待,及時伸出熱情之手進行疏導,提供幫助。如果總是以工作忙為借口進行推脫,將人拒之門外,就會使學生產生失落感、陌生感和距離感,自然對你敬而遠之。在這種情況下,即使以后你主動靠上去做工作,也很難得到學生的信任和認同,效果自然會大打折扣。因此,學生思想工作如果能讓人感到你的門好進、人好見,不僅是工作得以順利進行的前提條件,更是增強實效性的基本保證。
2 要察言觀色不要無動于衷
高校學生思想工作能否做到有的放矢、富有成效,關鍵在于輔導員能否準確把握學生思想脈搏。因此必須在平時多留心觀察,隨時了解掌握學生的情緒變化和思想動態,弄懂他們在干什么、想什么及需要什么。要從學生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中覺察到細微小事,捕捉到異常變化,進而以小見大預測可能會發生的問題。如果對學生的反應視而不見、充耳不聞,或者即便看到了、聽到了也無動于衷,自然就會心中無底,使思想工作失去針對性和有效性。
3要真情感召不要虛情忽悠
有些輔導員做思想工作缺少真情實意,常用大話去忽悠學生、拿假話去忽悠學生,使得一些學生感到思想工作都是“務虛”的,以致不愿也不想與輔導員交流思想,甚至產生隔閡。久而久之,即使你講的是真話、實話,也難以得到學生的認可。因此,做學生思想工作必須始終做到實話實說、實事實干,堅持用真情去感召學生、用實話打動學生、用實事去感染學生,這樣才能使學生感受到溫暖,體驗到關愛。
4 要換位思考不要唯我獨尊
做高校學生思想工作,總要涉及到學生的一些問題及某種訴求,面對這些問題時,由于輔導員與學生所處地位不同,可能會在看問題的角度、準度及程度上出現差異,如不互補理解或各不相讓,不僅于事無補,而且會傷了感情。有研究表明,高達 93.3%的學生認為輔導員在做學生思想工作時,所采取的態度會極大的影響談心效果。[1]這就要求輔導員學會換位思考,放下架子反求諸己,多站在學生的立場和角度考慮問題,真切體會到學生的情感,適時調整工作策略實現有效溝通。倘若在教育過程中過分強調輔導員對學生的教育,而忽視了學生的自我教育及輔導員和學生間的溝通,其結果只會是失去信任、引來反感。[2]
5 要正面鼓舞不要反面刺激
每個人身上既有長處,也有短處,即使是特殊人員和所謂的“問題學生”,也并非一無是處,總能從他們身上找到閃光點。因此,在思想工作中,要切實防止和克服那種對優點長處視而不見,而把缺點短處常掛嘴邊的做法。應以正面鼓勵為主,教育引導學生正視自己的長處和短處,揚長避短,全面發展。千萬不要熱衷于搞所謂的反面刺激,經常拿學生的缺點說三道四,這樣做只會挫傷自尊心,引發逆反心理。
6 要平等溝通不要強加于人
當前,高校學生的綜合素質特別是文化素質有了明顯的提高,他們思想活躍、民主意識強、進取精神足。體現在思想工作中,對相互間平等交流看得較重。作為輔導員,一定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尊重他們的民主權利和創造精神,以平等交流的心態,在互信互諒中達到交流思想和解決問題的目的。不能自認為高人一等,總習慣于我講你聽、我灌你接受的老套路,全然不顧對方感受強加于人。
7 要身心投入不要心浮氣躁
遠離學生現象,是當前輔導與思想工作比較突出的問題。遠離學生,必然不了解學生的真實思想,必然使教育失去針對性。因此作為輔導員,一定要經常深入學生,和學生交知心朋友,通過開展談心,切實掌握學生的真實思想和實際困難。特別是在學生生病住院、寢室分配、貧困補助、獎學金申請、入黨等涉及到個人切身利益的問題上,要充分利用經常性思想工作設身處地為學生著想,做好知心人、暖心人、穩心人的工作。[3]
8 要引導宣泄不要一味壓制
無論平時、還是在開展思想工作的過程中,時常會遇到學生發牢騷、講怪話的尷尬的場面。從心理學上講,適當發牢騷、講怪話,也是一種宣泄。遇到這種情況,需要輔導員冷靜對待,讓人把想說的話說出來,使之一吐為快。心理學的研究結果表明,良好的溝通是建立在 80/20原則基礎之上的,80指的是在溝通過程中80%的傾聽,20指的是20%的語言。所以,要在了解學生苦衷的基礎上,心平氣和進行安慰,想方設法幫助解難。不能搞一味壓制,使學生有不滿無處說、有委屈無處訴、有憂愁無人撫、有困難無人幫,從而導致非理智對抗,甚至引發其他攻擊性行為。
9 要獎懲結合不要好人主義
高校學生思想工作必須堅持以正面教育為主,但是也不是不要批評教育和必要的處罰。對經過教育在思想上有較大轉變的當事人進行表揚獎勵,可以催人奮進,起到表彰一個帶動一片的作用;對問題較多的當事人進行批評教育,可以幫助其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在警醒中克服缺點錯誤。美國教育心理學家加德納的多元智能理論表明,每位學生都有優勢和特長,都可以塑造和教育成為專門人才。所以在做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時候,真誠地肯定和表揚其優點,中肯地指出其不足之處,全面客觀公正的評價更能使學生信服,能夠更好地引導學生成長、成才。[4]那種“多摘花、少種刺,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好人主義,只會導致思想工作軟弱無力。因此,一定要在扶正祛邪、弘揚正氣上下功夫,認真解決批評難的問題,真正發揮好表揚鼓勵和批評處罰的作用,增強學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10 要求實創新不要因循守舊
當前,由于高校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和內容陳舊、輔導員人員構成不合理、輔導員相關專業知識、自身能力和素質的不完善及新時期大學生性格及心理規律的時代性,[5]導致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臨許多新情況新問題,[6]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克服因循守舊、安于現狀和無所作為的思想,與時俱進求實創新,努力探索和豐富思想工作的新途徑和新方法。(1)加強大學生責任感和主人翁意識的培養;(2)開發大學生的創新能力;(3)加強大學生心理品格的塑造;(4)網絡道德、網絡安全的教育與引導;(5)利用新媒體開辟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陣地,如福建師范大學構建的“五微五陣地”微博體系;(6)結合新時期大學生的性格和心理特點開展針對性教育;(7)加強輔導員自身理論的學習。
總之,做好高校思想教育工作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需要我們從實際出發,不斷努力學習教育理論和探索教育規律,不斷推動思想工作創新發展。
參考文獻
[1] 劉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談心藝術研究[D].重慶:重慶工商大學,2012.
[2] 陳紅軍,賈蓮芝.新形勢下高校學生思想工作探討[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2.4(4):94-96.
[3] 成哲.高校學生教育管理視角下的經常性思想工作研究[J].高校管理,2014(24).
[4] 溫哲,田霖霞.高校思想政治輔導員有效開展談心工作的原則策略淺析[J].中國電力教育,2011(34):44-45.
[5] 趙春莉.高校輔導員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創新研究[D].吉林:吉林大學,2014.
[6] 梁建軍.當前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的問題與思考[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7.27(2):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