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福軍
摘 要:規范高校預算管理,提高預算管理水平,關系到高校的可持續發展。本文通過分析我國高校在預算編制和執行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加強高校預算管理的方法。
關鍵詞:高校 預算管理 預算編制 執行
一、高校預算管理存在的問題
1.預算編制不全面,編制內容不夠細化
隨著高校的發展,高校的收入來源呈現多渠道、分散化的特點。有些收入能夠比較準確地測算,比如財政補助收入和事業收入,能夠直接根據在校生人數和財政部門的財政撥款控制數直接測算。有些收入屬于不確定收入,比如在教學、科研及其輔助活動之外,開展非獨立核算經營活動取得的收入,收入金額不確定、入賬時間不確定。因此在編制收入預算時,很難做到全面準確。
2.高校領導層對預算管理認識不足,不重視預算
公辦高校是財政全額撥款事業單位,學校主要以編制上報財政部門的預算為主,領導層認為編制預算和執行預算只是財務部門的事情,只要做到收支平衡即可,與其他業務部門的關系不大。
3.預算編制與預算執行脫節,預算執行不力
經營收入和其他收入預算項目構成復雜,收入不確定,導致預算做得不細致、不準確。在編制支出預算時,財政部門要求按照支出經濟科目編制,分為人員經費支出、商品和服務支出、對個人和家庭的補助支出三大類。但是高校在執行預算時,是按照具體的業務內容分塊執行,每一項具體業務可能包括多個經濟科目,導致執行中業務內容不能與經濟科目相對應,預算執行偏差較大。
4.預算執行比較隨意,不對預算執行結果進行績效考評
高校預算在執行過程中比較隨意,對于年初沒有列入預算的大額資金項目隨意調整,導致預算執行結果偏差較大。對預算執行結果的績效考評工作不重視,缺少完整有效的考核評價體系,預算執行結果不與部門和個人工資績效掛鉤,導致資金出現供需矛盾,影響了資金使用效率。
二、加強高校預算管理的對策
1.加大預算管理宣傳力度
認真學習《中華人民共和國預算法》,轉變管理層的預算執行觀念,認真執行已經批復的預算。財務人員要認真學習預算管理知識,費用報銷時要嚴格控制預算指標,做到無預算不報銷,超預算要履行預算調整程序,完善預算編制管理制度,實行全員參與。
2.建立完整的預算管理體制,明確不同的預算管理部門
高校應該成立預算管理委員會,下設預算管理辦公室,辦公室設在財務部門。預算管理辦公室負責預算的組織、編制、審核,審議預算調整方案,監控預算的執行。負責把編制好的預算提交給預算管理委員會。各歸口部門負責本部門業務層面的預算編制和執行,保證預算編制的科學性、真實性、完整性。
預算管理委員會審議預算草案后,提交給校長辦公會或黨委會進行審議,行駛行政管理和決策職能,通過后由預算管理辦公室組織實施。
3.科學編制預算,使預算編制與預算執行相統一
管理層要轉變編制預算僅為財務部門職責的觀念,實行全員參與,調動各部門、各層次的組織和人員共同參與預算的編制與執行,提高各部門參與預算管理的工作積極性,為高校的預算編制和管理夯實基礎。
每年年初在財政部門預算下達以后,根據高校的具體業務內容,對支出預算進行分解,將按照經濟科目下達的預算按照業務部門分解成業務項目預算,使預算支出符合高校的業務特點,提高預算的執行效果。
4.加強預算執行管理,嚴格控制調整預算
財務部門負責預算執行的監控,認真組織預算的執行。各部門要嚴格按照預算批復的范圍、內容和標準執行。預算一經批復,即具有嚴肅性。如果因特殊情況需要調整,要重新履行預算調整批復程序。
5.對預算執行結果進行績效考評
高校應該建立預算執行結果績效考評體系,在預算編制時,應該明確具體的績效目標,并量化考核。對預算執行效果進行績效考評以后,要與各部門的下年度預算指標掛鉤。并把考核結果與部門和個人的績效工資掛鉤,提高全員參與預算管理的積極性。
預算管理在高校管理工作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指導作用,高校應該充分發揮預算管理的指導性、監督性、可調節性以及預見性。在預算編制執行過程中,發揮主觀能動性,各部門、各院系都參與到預算管理中來,以保證高校全面、穩健、可持續發展。
(作者單位:北京信息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