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克明
摘要:在當前職業教育迅猛發展的新形勢下,中職校管理中客觀存在著需要密切關注和把控的管理空檔,把控這些管理空檔有其必要性和可能性,需要做到文武相濟。把控管理空檔的目的,在于積極創造健康文明自由的成長環境,最大限度地壓縮學生不文明空間、防止不文明行為泛濫、消除不文明行為影響、斷絕不文明念頭,促進善言善行,提升做人品質,幫助全體中職生實現更好更快地成長。
關鍵詞:把控管理空檔;客觀性;可能性;必要性;文武相濟
一、把控管理空檔有其客觀性
只要留意,就能看出,中職學生大致分為兩類:一類是綜合素質相對好些、多屬于需要鼓勵和引導便可實現成長的學生,是相對省心一些的教育管理對象;另一類是綜合素質相對差些、有些甚至差得多、屬于需要極力挽救才能實現成長的學生,是較為費心費神的教育管理對象。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前一種情形是主流,后一種情形是曲流,但這兩者之間沒有絕對界限,可以相互轉化,而且曲流人數也不在少。后者向前者轉化,是我們樂意看到的現象,這種轉化越快,轉化人數越多,越說明教育管理的正能量得到了充分的發揮;而前者向后者轉化,則是很令人頭疼的事情,是我們不期望出現的現象,也在某種程度上說明教育管理正能量的發揮還留有余地。在后一類中職生的成長過程中,如果不加以密切關注,就極易出現較為嚴重的教育管理空檔(或死角):
在校園中,在不易見到老師的場合和時間里,這些學生,往往言行粗俗、乖張或丑陋,此種場合和時間越多,學生的不良言行習慣就越容易得以張揚和蔓延。這些學生倒也多“膽小乖巧”、善于觀顏察色,看老師行事,遇見“好管閑事”的老師時,其丑行陋習就收斂很多;而遇到對丑行陋習“視而不見”的老師時,他們則會我行我素地放浪自己,對老師也報以“視而不見”。
以上這些客觀存在的管理空檔可以概括為三種情形:
教育管理上的時空空檔,是指可以監管到位但事實上缺乏有效監管的時間或空間部分。如平時早、中、晚以及周末時段的學生生活區是學校管理中典型的時間空檔和空間空檔,是問題相對集中、突出的時空段。
教育管理中的責任空檔,是指部分教職工因責任心缺失所致的育人管理嚴重不到位現象。如課堂上一些老師只顧教書不管育人;又如宿舍、校門口管理人員對言行不良或違紀學生,本該嚴格管理,但卻被學生因說了順耳話或敬了煙等而策反,與之形成融洽關系,使管理存在嚴重彈性;再如管理中的“稻草人現象”——一些值班老師在崗不巡視,或者光“巡”不“視”。
家庭教育中的管理空檔,是指家長在管理子女方面與學校教育的配合程度低,對子女要求不嚴,或子女久不在身邊而常忘記教誨,將教育子女的責任完全寄推給學校和老師,由此而造成家教嚴重不到位現象。
二、把控管理空檔有其必要性
在傳統職業教育中,這些管理空檔中存在的問題似乎并不嚴重,但在當前職業教育迅猛發展的新形勢下,這些管理空檔中出現的問題也易呈同步擴展趨勢,這些管理空檔易成為職校管理中集中出現“破窗效應” 的重大管理死角,這在客觀上便于種種不良言行在更多中職生身上得以不同程度的延續、蔓延、甚至惡化,必將大大增加課堂教學管理的難度、學生順利完成學業的難度,極大地妨礙著學生的健康成長和發展。中職生中那些數量甚眾的的言行不良者,就是職校教育管理對象意義上的“短板”;而客觀存在著的、有待于把控和壓縮的管理空檔則是職校教育管理措施意義上的“短板”,此情不容小覷。如何強化德育、強化學生管理?把控管理空檔自然就應成為中職校管理中極其重要的環節和做法。
中職生難管理的直接原因是眾所周知的:很多學生自律性極差、綜合素質低。中考文體卷面總分760分,很多中職生中考時,只能得300多分、200多分,甚至100多分,個別人還得了幾十分。因為曾經的種種原因,很多中職生在義務教育階段就沒能養成必要的學習和生活習慣,不少人在初中時就幾乎沒做過作業,書讀不好,字寫不好,話說不好,路走不好,地掃不好,脾氣倒不小。不少人行為習慣甚至非常糟糕,諸如言語不文明、缺乏責任心、沒有學習欲望、難以遵規守紀、隨意破壞公物、恣意亂扔亂拋、抽煙滋事等等,在他們身上表現得較為集中。由寵而驕、由驕而奢、由奢而躁、由躁而惰是他們中很多人的成長軌跡,散漫自私、無知輕狂是他們中很多人的性格特征。如果不能得到有力的教育與監管,他們中會有多一些的人將沉淪為浪子。“浪子回頭金不換”,努力引導這些可能滑向浪子的個體盡早“回頭”,應是中職教育的重要目標之一。當然,這也是功在當代、功在社會的挽救靈魂的大業。
三、把控管理空檔有其可能性
可以肯定的是,這些客觀存在的管理空檔在很大程度上是能夠得到有效控制的。
也許有人以為強化空檔管理、壓縮學生施展不良行為的空檔一定會耗費太多精力,恐怕得不償失。其實,絕大多數言行不佳的中職生還是“孺子可教”的,他們盡管言行不良但多未定性,其多數人對老師還是心存敬畏的,在他們自覺或不自覺地表露不良言行的時候,他們客觀上需要的也許只是從身旁路過的師長們的道德態度,此時師長的一聲故意咳嗽、一個責備眼神、一句提醒良言,對大多數心底尚有良知的學生來說就能起到良好的警示效果。當然,對于一些積習已久的學生,則需要更為嚴肅和堅決一些的道德態度。對于這一部分學生成長來說,老師的這一嚴肅和堅決的道德態度是極其重要的。每學年里,在校園中(課堂上盡責除外)針對自己所遇到的學生不良言行,如果平均每一位中職老師都能隨機地施展幾次這一嚴肅和堅決的育人態度,發揮一下積極作為的育人正能量,那么,就一定能在校園中形成一個良好的德育氛圍,即使在不可避免存在的有限的管理空檔中,學生表現不文明行為的機率也必然會大大減少。
以江蘇省阜寧高等師范學校 學生食堂就餐秩序管理為例可以得到很好地說明。該校寥寥3名食堂食品衛生安全管理人員,就能將3個學生食堂、數千學生的就餐秩序管理得井井有條,其秘訣就在于:每學年中,只要在秋學期開始的第1個月里堅定不移地整頓學生就餐秩序,及時“捕捉”不文明現象,并即時進行批評和教育,那么,就能很好地起到治一儆百的作用,形成“勢如擴弩,節如發機” 的管理氣場,令絕大多數新生很快地融入到文明的就餐氛圍中。此后,管理人員重要的做法就是保持常態巡視,利用學年中第1個月里在就餐學生心目中形成的較為嚴肅震撼的管理氣場就能輕松地維持住良好的就餐秩序,從而達到“不戰而屈人之兵” 的管理效果;巡視中,對于偶爾出現的不文明就餐現象,一經發現,管理人員定會即時提醒、批評和責令改正,這就保證了就餐環境中不易出現不文明就餐行為反彈的狀況,使文明就餐成為大多數學生的自覺行為。該校食堂3名管理人員,包括1名老師、2名后勤職工,其管理方法并無特別之處,關鍵就在于管理者管理態度的堅決和堅持常態的管理,使就餐時沒有多少可供學生施展不文明行為的空間,體現出管理的堅定性。
管理者為什么能如此堅持不懈地管理呢?關鍵在于其強烈的責任心。責任心打折,管理態度必然會動搖;管理態度動搖,管理力度和管理的持續性也必然打折;管理力度和管理的持續性打折,管理效果必然就有或多或少不盡人意的瑕疵。教育管理中職生,千萬不能留下過多的空檔,否則,不僅易于讓學生鉆空子,更會降低管理者的威信;不僅容易使學生中存在的問題出現反彈,更使以后的管理難度加大,并持久地損害課堂學習。
四、把控管理空檔要文武相濟
孫子強調帶兵必須“令之以文,齊之以武” 。《孫子吳起列傳》記述了孫武“吳宮教戰” 的故事。對中職生管理空檔進行有效管理,雖然有別于軍中的殺伐決斷,但“令之以文,齊之以武”的管理理念卻是相通的。
“令之以文”,從面上鼓勵全體教職工主動承擔起自己的育人責任,在校園中從身邊做起,就近管理和規范學生的言行,對隨時隨地所遇到的不文明現象進行即時的提醒、教育和批評。
“齊之以武”,從點上重視把控管理空檔,專門組織和安排責任心強的師生來把控校園管理空檔,保持日常教育管理的連續性。這里所講的點,首先是指問題相對集中和突出的早中晚時段學生生活區的管理空檔,其次指的是上課時段總有學生在校園中游蕩或在校園超市、理發等處逗留而呈現出的管理空檔。
另外,對家教管理空檔亦不可輕忽。俗話說:“嚴是愛,松是害,不管不教要變壞。”然而,面對可能變壞的學生,學校老師不能打、也不能罵,學校的教育手段有時可能會因此而顯得無力無奈。此時,家長們如果能及時充分合理利用其負有管教子女義務的監護人身份來填補一下學校管理手段的空白,往往能起到單純的學校教育所不能達到的良好效果。對于平時違紀狀況較多的中職生,學校和學生家長相互間如果能做到常聯系、多溝通,引起家長們對子女的持續密切關注,鼓勵家長們在家教中身體力行,體現正能量,絕不縱容子女、輕信子女,形成良好的家校教育合力,那么,家教管理空檔的狀況必然會大為改觀。當然,家教不是家暴,要以引起子女必要的“心有所懼”為度,以心懼家規、紀律、法律為度,避免矯枉過正。即使對于“打罵不成人”、只能“恨鐵不成鋼”的個例子女,家長們也要做到盡人事,丑話說在前,曉喻子女嚴重后果,而不能任船沉,聽之任之。
五、總結
總之,在做好中職生常規管理工作的基礎上,應該重視和加強對中職生管理空檔的適度把控。把控管理空檔的目的,不是要妨礙或剝奪中職生生活空間的自由,而是要積極創造和保障健康文明自由的成長環境,最大限度地壓縮學生不文明空間、防止不文明行為泛濫、消除不文明行為影響、斷絕不文明念頭,促進善言善行,提升做人品質,幫助全體中職生實現更好更快地成長。能否適度地把控中職生成長的管理空檔、極大限度地壓縮學生施展丑行陋習、不良嗜好的時間和空間,需要學校、家庭和社會的共同高度關注、努力和探索。
參考文獻:
[1]《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國發〔2014〕19號。
[2]《教育部關于加強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導意見》,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教基一[2015]10號。
[3]《孫子兵法》,春秋孫武著,孫曉玲編,武漢出版社,1995年6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