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晶瑩
摘要:童蒙時期以及幼兒園時期對于幼兒的成長具有重要的作用,在這個過程中進行相應的利益教育能夠保證幼兒形成對其終身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的習慣,在未來的發展中,童蒙時期和幼兒園的禮儀教育具有基礎性的作用。因此,在幼兒時期,學習規矩與禮儀是人生發展的重要舉措。本文針對于童蒙學規以及現代幼兒園禮儀教育出發,研究家庭、幼兒園對于幼兒日常基本禮儀、家庭禮儀以及公共場所等的禮儀的教育,并提出促進我國幼兒禮儀教育水平提升的建議。
關鍵詞:童蒙學規;幼兒園;禮儀教育;建議
引言
我國自古就是禮儀之邦,有著傳承五千年的禮儀系統,在新的發展時代,廣泛開展童蒙學規以及現代幼兒園禮儀教育的活動,對于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對傳統我國的優秀傳統文化具有重要意義。不僅如此,在幼兒時期進行文明禮儀的教育,不僅是能夠實現幼兒將禮儀放在心上,還能夠從實踐中培養出幼兒的文明行為習慣,對于其未來的健康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另外,在童蒙時期以及幼兒園時期開展禮儀教育的活動,還可以促進幼兒的個性、道德品質甚至是社會性的進一步發展,能夠在成長的過程中,將文明禮儀的內涵滲透到各項社會活動之中,對于實現社會文明水平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童蒙學規和現代禮儀概念界定
1.童蒙學規的內涵
童蒙,主要是幼年或者是無知的兒童,所謂童蒙學規主要是針對于兒童進行的禮儀教育,是一種重要的蒙學教育的類型。根據《童蒙須知》可知,在童蒙學規階段,主要是對兒童的日常生活以及學習內容等方面進行詳細的規定,并且是更為注重兒童在日常生活中具體行事的培養,包括培養兒童的基本倫理道德以及相應的行為習慣等。
2.現代禮儀的內涵
現代禮儀主要是指現代的禮儀教育,是將禮儀與教育有機結合的合成體,其概念屬于教育范疇。黃菊良對于現代禮儀教育的定義是,在一定的社會集團內部,為了實現禮儀規范的要求,實施的一系列有目的、有組織以及有計劃的系統道德教育活動。也就是說,現代禮儀教育是保證學生學會社會生活的相應文明規范,并在這個過程中健全學生的人格,保證學生能夠在日常生活中尊重人,并且友好的與周圍的人相處,簡言之,現代禮儀教育是一個教會學生“如何做人”的行為過程。
二、童蒙學規和現代禮儀的異同點
1.童蒙學規與現代禮儀的相同之處
首先,童蒙學規與禮儀教育可以促進幼兒養成尊重他人的習慣。良好的文明修養對于一個人的成長具有重要的意義,不僅是可以實現提升人際關系的目的,還有利于在工作中打開局面,進一步發展事業。人是具有社會性的,只有在社會的群體中才能夠形成人的健康、全面發展。而良好的利益可以實現形成良好人際關系的目的,對于人的未來發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其次,童蒙學規與現代禮儀教育都強調基本的禮儀動作和基本的個人禮儀等內容,針對于兒童進行相應的童蒙學規和現代禮儀教育,并且在相應的學規教育與禮儀教育的過程中,實現兒童或者是學生個人文明素質的提升,一方面能夠和諧的與周圍的小朋友相處,另一方面,還可以保證兒童能夠更為快速的融入社會生活,這對于兒童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2.童蒙學規與現代禮儀的不同之處
一方面,童蒙學規與現代禮儀強調的重點有所不同。童蒙學規更為強調在兒童在學習的過程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以保證為后期的學習的奠定良好的基礎。不僅如此,在進行童蒙學規教育的過程中,還強調對于日常生活的管理,更傾向于個人文明素質的管理。相對來說,現代禮儀更為強調的是與周圍的人相處過程中的禮儀,培養出學生一種文明的素質,能夠保證學生或者是兒童快速的融入社會生活,對于兒童或者學生在未來的發展中形成一種積極向上的態度具有重要的作用。
另一方面,童蒙學規與現代禮儀的施教者不同。相對來說,童蒙學規的過程中。其施教者主要是教師,童蒙學規的目的是為了糾正兒童的學習行為,為之后的更大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而現代禮儀教育的施教者可以是教師,也可以是家長,甚至是社會上的任何一個人都是可以成為禮儀的的施教者,不僅僅是教授兒童學習行為方面的內容,還更多的強調在生活中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端正學習態度,禮貌的對待他人。
三、童蒙學規與現代禮儀的融合
(一)創建童蒙學規與現代禮儀教育融合的環境
在進行童蒙學規教育的過程中主要是在學校或者是在教師的指導下完成的,因此,在將兩者有機結合的過程中,需要創建出相應的禮儀學習環境。值得注意的一點是,在對學生禮儀教育的過程中,不僅僅是教授學生生活方面的注意點,還需要針對于學生學習的行為,態度進行相應的糾正。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的實現童蒙學規與現代禮儀教育之間的融合。不僅如此,由于現代禮儀教育也是可以由家長成為其施教者,所以在家庭生活的過程中,家長應該有意識的對兒童進行學習禮儀教育,借鑒童蒙學規中的優秀內容,針對性的對于自己的孩子進行教育。另外,在精神環境的創設過程中,教師還可以與家長之間進行聯合,向家長說明禮儀教育的重要性,保證教師與家長之間秉持統一的教育觀念,在家長的幫助下,實現童蒙學規與禮儀教育之間的有機融合。
(二)引導幼兒自主的完成學規和禮儀活動
對于幼兒階段的學生來說,其可塑性較強,是一個向周圍的人和事物學習的過程,教師在進行學規活動和禮儀教育活動的過程中,需要以身作則,避免出現一些與禮儀教育和學規活動內容相違背的行為。教師應該鼓勵學生模仿性的禮儀活動和學規活動,避免打擊幼兒參與其中的積極性,盡可能保證學生在日常的幼兒園生活中形成相應的禮儀,學會相應的學習規矩。值得注意的一點是,在進行禮儀教育和學規教育活動的過程中,需要考慮到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幼兒時期難免會出現注意力不集中的問題,教師應該以活動引導的方式促進禮儀教育的實現。
參考文獻:
[1]李季湄,馮曉霞.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解讀[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2]約翰·洛克(英).教育漫話[M].楊漢麟譯.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
[3]北京四海經典文化傳播中心.弟子規·龍文鞭影[M].北京:北京中華書局,2015.
[4]徐梓,王雪梅編.蒙學須知[M].山西:山西教育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