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全
【摘 要】創建高效的課堂,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也是每一個教師不斷追求的目標。特別是在提倡素質教育的今天,如何有效地利用好課堂時間,向45分鐘要效益,幫學生在課堂上解決盡可能多的問題,減輕學生課后的課業負擔,使學生學得輕松愉快,值得我們探討。初中階段的英語知識對學生以后英語的學習是非常重要的,初中英語會涉及一些比較簡單的詞匯和語法,學生在學習的時候很容易會覺得枯燥。教師在教學的時候,要注意對課堂氣氛的調節,善于轉變自己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在學習英語的時候更加積極主動,英語水平也就會得到提高。
【關鍵詞】初中英語;英語課堂;教學方法
創建高效的課堂,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也是每一個教師不斷追求的目標。特別是在提倡素質教育的今天,如何有效地利用好課堂時間,向45分鐘要效益,幫學生在課堂上解決盡可能多的問題,減輕學生課后的課業負擔,使學生學得輕松愉快,值得我們探討。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并不是指教師教得認不認真、教學內容有沒有完成,關鍵在于看學生有沒有學到有用的東西,學生對所學知識掌握得如何。如果學生學得糟糕,教師教得再賣力、再辛苦也是無效或低效教學。一節好的英語課,需要教師細心雕琢、認真準備才行。聽課及教學日志,或教學反思,都是很有效的提高課堂教學效能的方法。我認為,使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有效的方法主要從以下幾方面抓起。
一、在情境下學習英語
教學情境的創設,是為了讓學生能夠更好地融入學習英語的氛圍中,讓學生能夠有一個適合的學習氛圍,在適合的語言環境下會讓學生去交流。不僅會使教師的教學效率得到提高,也會讓學生更加地喜歡英語課堂。教師在進行英語教學情境創設時,要考慮到眾多因素,尤其是要讓學生能夠接受,在學生的認知范圍內,能夠讓學生更好的理解,同樣也就會以更快的速度融入這個氣氛中。教師可以選擇一些與學生的生活比較相近的情境,學生就會快速地將自己的情感投入到教學情境中,并且也使英語課堂變得更加的熟悉真實。例如,在講“Enjoy your hobby”這一單元時,教師可以通過游戲的方式將學生帶入到學習中,首先,教師將學生進行簡單的分組,讓每個組的學生用幾個詞語簡單地描述一下自己的愛好,然后,讓其他的組的學生用英語進行提問,進行描述的小組學生,只能用“Yes or No”進行回答,最后,正確答案最多的組獲勝。以游戲的方式進行英語教學,會讓英語課堂更加的具有活力,學生也能夠在一個更為輕松的氛圍下進行英語學習。當然,教師通過游戲進行英語教學,也要注意對課堂紀律的把握,使游戲與學習有一個更為和諧的結合,使游戲教學發揮最大的作用。用英語教英語,這應當成為英語課堂教學的要求之一,應極力倡導。 課堂上,教師如果用英語組織課堂教學,剛開始學生可能不太適應,但如果堅持做下去,學生的聽說能力、語言運用能力就會逐漸增強,這個筆者深有感觸。
剛開始時,課上允許說漢語。慢慢地,等學生適應了,盡量減少漢語的出現。學生不僅對所授課程感興趣,而且也喜歡這種授課方式。每天課前的熱身對話,讓不少學生拋棄了“害羞、怕開口”的毛病;課前幾分鐘的說話練習,培養了學生的學習熱情,營造了課堂氣氛,對學生起著幫帶作用。熱身對話以新穎愉快的方式拉開教學帷幕,以迅速簡潔的形式整合學生思維,從而把學生帶入輕松活潑的教學活動中。除此以外,還可以采用表演課,讓學生對話表演、談論圖片、說喜歡的事物、講故事等,把語言形式和語言意義聯系起來,讓英語課真正成為學生十分向往的興趣天地。
二、重視語法教學
對于學習者來說,一定的語法知識有助于更正確、更標準地使用語言。而對于外語學習來說,語法學習則是掌握一門語言的捷徑。在語言教學過程中,不講語法和語法講的較少的做法是很危險的。英語對于學生來說,有許多陌生的地方,如單詞難記、句子結構不容易掌握。所以,在教學中,要擠出時間補上語法教學這一課。此外,語法教學也不能脫離語境。如能將語法知識融入語言材料中,通過閱讀材料分析重點內容、強化難點,很容易讓學生明白其中的內容。選取的材料應有趣,與學生生活有關的小文章、詩詞、對話等都可以用教學中應注意教材上每單元的Grammar Focus,讓學生明白句意,再呈現一些例句,歸納詞和句的用法。語法教學在基礎英語教學中不能缺少,方法應多樣。學生通過貼近生活的感知、理解來學習和使用語法,而不是孤立地拿句子就事論事。所以我們既不要談語法“色變”,也不要脫離語言實踐,而應津津樂道于語法。
三、加大背誦力度
英語學習本無捷徑可言,入門階段需要死記硬背,想不費功夫就牢記單詞、脫口而出講英語,恐怕是徒勞的。“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許多英語名家都提倡學生背誦,如北京外國語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梅仁毅先生就說過,“在基礎階段,或高年級,要努力背誦名篇,譬如說,背50—100篇,無論從語言還是從內容來說,這都是精華。背熟了,對了解西方文化和研究文字的運用都有好處。”因此,從孩子一開始學英語,就要注意指導學生去背誦。剛開始時,只需讓學生背一兩句話,之后逐漸地加大力度,由背句子、背對話到背誦長文章,教師要堅持每天督促學生朗讀背誦。學生一旦養成此學習習慣,教學就成功了一半。
四、打好學習基礎
在剛開始英語教學時,應當抓好學生的語音關、書寫關。
1.過好語音關
教學生國際音標的讀音、元音字母和字母組合的讀音規則,讓學生朗讀單詞。反復認真的模仿及大聲朗讀,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語音和語調,對學生語感的形成也幫助很大。對學生進行看、聽訓練的同時也要求學生反復模仿,養成良好的語音習慣。對于長詞、長句的語音訓練,要分音節和語段訓練。
2.重視書寫
要從剛開始就要抓好學生的書寫,對學生的作業應該嚴格要求,不能聽之任之。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作業要當面訂正、指導。書寫差的,指導學生進行規范的書寫;圖快不認真的,讓他重做;抄襲作業的,提出批評,堅決杜絕抄襲現象。
五、注意文化教學
中國古時候兒童入私塾讀書,讀《三字經》《千字文》《百家姓》,此外還讀《千家詩》《唐詩三百首》,意在讓兒童早期接觸我國傳統文化。學英語也一樣,要讓學生通過英語文章、材料等的學習,了解西方人的說話、做事等禮儀知識,了解其風土人情。在課堂內外,可以抽時間介紹西方禮儀和節日的知識。如:在談及西方的感恩節、圣誕節時,可通過VCD、多媒體、圖片、書報資料等,讓學生觀看節日和閱讀文字,感受節日的歡樂氣氛。平時在開課前播放音樂、英文歌、對話材料,營造語言學習氣氛。在課外可組織各種文化專題講座,如外國節日、宗教習俗、餐桌禮儀、小費、問候語、禁忌語、體態語和手勢語等。教師也可幫助學生閱讀一些英文故事、報紙雜志文章,促使學生留心并積累有關文化背景、社會習俗等方面的知識,這將有利于學生培養跨文化交流的意識和能力。新課程實施以來,初中英語教學發生了深刻的變化:重視學生的主體作用,激發學生學習情感,把學習過程真正交給學生。但是也出現了許多新問題,如把“對話”當作問答,把“自主”變成“自流”,獨自學習、探究學習等有名無實。
教學是一門科學,只要我們肯下功夫研究,終究會找到解決各種問題的突破口的。同樣,“在英語教學中,應當還孩子們說的權利,讓民主像一座橋一樣搭在師生的心靈之上。做老師的人,要走進學生的心靈世界中去,做他們的好朋友。”在英語教學中,教師的任務是幫助學生排除學習的障礙,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幫助學生形成語言能力。所以,我們必須廢棄保姆式的哺育,取消塞滿學生時間的安排,除掉正步走式的課堂活動,因材施教,給學生提供更多的個別幫助,讓更多的學生展現個性。同時,教師應該積極提高自身素質,加強跨文化交際知識與文化修養。并通過對教學方法的研究提高對教材的處理能力,在理解教材編寫意圖的基礎上融入自己的智慧和創意,為學生創設生活化的語言情境和充滿激情的學習氛圍。這樣我們的英語課堂能更關注學生的需求,構建高效的英語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