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立新
【摘 要】有效性的課堂一直是教育者追求的目標,目前高中英語課堂也在努力地追求有效性的課堂。認識到目前高中英語課堂存在的問題,立足于現實,從實際出發,落實素質教育。秉承創新的原則,促進學生的發展,提高高中英語課堂的有效性。
【關鍵詞】高中;英語課堂;有效性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對現如今的高中英語課堂的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那就是有效性。但是,依然有很多的高中英語課堂處于低效甚至無效的狀態。我們都知道,英語教學的最基礎的途徑就是課堂教學,英語對于大多數的學生來說,是一門沒什么基礎外語,想要學會一門新的語言是很難的,不像語文可以自己閱讀,數學可以自己探究,那是因為掌握了中國話,英語很難自學,基本上主要途徑就是靠課堂老師的講解。一個成功英語課堂是具有有效性的,有效性不僅僅是體現在教師的教授,更體現在學生對于知識的接受和掌握程度,看學生是否能夠積極地參與到課堂中來。 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出發,來提高高中英語課堂的教學的有效性。
一、注重對學學習興趣的培養
不管對于哪個階段的學生來說,有一句話始終是適用的,那就是“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了興趣才能更好的進行后面的學習。只有學生對教師的教學產生了興趣,或者本身對英語學科就有興趣,學生才會主動地學習,就是這樣的一個邏輯,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興趣會讓學生產生學生主動性。我們知道,主動學習的效果遠遠高于被動學習。
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的方法有很多,教師可以設置生動有趣的課前導入。都說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沒錯,在高中英語課堂教學中也是適用的,一個有趣的課前導入也可以說是英語課堂走向成功的一半,它能夠很快將學生吸引住,讓學生順利地走進老師預先設置的情景中去;教師還可以在剛開始上課的時候講一些與下面授課內容有關的名人故事,比如講到馬克.吐溫的那篇文章的時候,可以在開始之前講一些和馬克·吐溫有關的小故事,從而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產生興趣;教師還可以使用一些比較幽默的語言,把原本枯燥乏味的知識賦予趣味性和新鮮感,從而讓學生產生興趣。總之,就是要讓學生有興趣,對課堂有興趣,對學科有興趣,才會有主動學習的積極性。
二、注重培養融洽和諧的師生關系
融洽和諧的師生關系對于課堂教學來說是相當重要的。高中時期的學生心理特征是明顯的,自我意識很強,自尊心也極強,處于青春期,容易產生叛逆心理。渴望身邊的人給予他們肯定,給予他們信任和鼓勵,能帶給他們認同感的也就是父母和老師,高中生大多數的時間都是和老師相處,所以教師要時常給予學生鼓勵,并且信任他們。這會轉化成促進學生進步的動力。因此,教師要發現學生身上的優點。并且鼓勵學生,讓學生認同自己,樹立信心。鼓勵的方式也是多種多樣的。比如在上課的時候,提問學生回答問題,學生不知道怎樣回答的時候,可以給學生點小提示,同時再給學生點鼓勵,讓學生開動腦筋,或者換個學生更能理解的問法。千萬不要給學生以恐懼感,不能讓學生懼怕老師,努力構建輕松和諧的課堂氛圍,讓學生享受課堂,愉快的學習。如果有學生能夠主動地回答老師的問題,就算回答的不是特別好,也要給予表揚,不論對與錯,這種主動的學習態度就是值得肯定的。可以對學生說“Very good”“You are excellent”或者“Good job”等。老師的評價對學生的成長真的很重要,一句簡簡單單的“You are best!”對學生來說是莫大的肯定。因此,教師要善于利用語言來和學生溝通,不僅僅是意思上溝通,還有心與心的溝通,善于讀懂學生的內心。給學生幼小的內心保護和力量。
三、考慮學生的實際知識水平,科學地安排教學
有這樣的一個普遍現象,教師在課前設計的教案在實施的過程中總是沒有想象中順利,好像哪里脫節了。這可能是因為教師安排的教學和學生現有的實際知識水平存在差距,沒有很好的契合。事實上,教師寫的教案要具有隨時可修改的空間,要是動態的,不能一成不變,畢竟在教學的過程中,各種狀況都會遇到,因此教案的設計一定要留有可修改的空間,靈活地把握教學,從而能夠更好的與學生的實際知識水平相迎合。孔夫子講的因材施教,大概就是這樣的道理。因此教師們要依據不同的情況、不同的對象,使用合適的教學方式方法。在寫教案的時候,也要全面考慮,要綜合教材的實際難度,更不能忽略學生的實際情況,清楚學生對知識的了解程度。這樣,才能更有方向性,知道學生對哪里掌握的薄弱,才能更有針對性,對癥下藥,才能有效的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
除此之外,在開始新的教學之前,還應該對舊的學過的有關知識進行復習,知識點可以是相關的,也可以是有對比性的,溫故而知新。例如,新授課是“動詞的ing形式”時,應該復習一下動詞的to do形式的相關內容,這兩個知識點的對比性就很強,復習過后,再開始動詞ing的學習,不僅復習了舊的知識,還開啟了新的知識的學習之旅。
四、注重小組間的合作交流
在英語課堂教學中,常常出現這樣的問題,有的學生很快就接受了老師所講的知識,而有的學生就是不理解,當然這樣的現在不僅僅存在于英語課堂,其他的課堂也肯定是有的。這是因為學生的知識水平不同,對知識的接受能力也是不同的,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特點,也可能是不喜歡老師的教學方法,最后導致的結果是對知識的掌握程度是參差不齊的。一個課堂上,教師只有一個,到學生卻有很多。教師的教學設計一般也只能定位在學習成績中等的知識水平上來進行,是要照顧大部分的基礎,但是總有一些學生能走在教學內容的前面,也總有另一些學生跟不上老師的步伐。這樣的現象是普遍存在的,一直以來都是一個讓很多教育者感到棘手的問題。在英語課堂教學中,可以通過嘗試小組合作的方式,把整個班級分成幾個小組,小組成員之間互幫互助,小組與小組之間競爭交流,互相幫助。盡量讓每一個學生都可以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來,學生之間的互相學習的過程是不同于教師教學生的,其作用是很顯著。
英語是一門語言教學的課程,需要練習。許多能力的培養是教師教不出來的,是要憑學生自己練習的。比如在口語這一塊,可能并不是每一個學校都能有外教的條件。但是可以通過小組間練習,讓學生大膽的在小組內進行對話,因為大家的水平差異不是很大,所以沒什么不好意思的,從而讓每一個學生的能力得到提高。
五、總結
高中英語課堂越來越重視有效性,我們要繼續探索,不斷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了解最新的教學動態,不斷更新教學方式方法。實現高中英語課堂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楊風清.提高高中英語課堂有效性思考與探究.《小作家選刊:教學交流》,2013(5):90-90
[2]陸慧.對高中英語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的思考.《中學生英語:外語教學與研究》,2015(6):42-43
[3]金玲玲.高中英語課堂教學有效性探究與思考.《考試周刊》,2011(18):142-143
[4]汪志剛.高中英語課堂有效性教學的理性思考.《英語廣場:學術研究》,2014(8):163-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