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紀松 劉瀟 謝國梁

摘 要:近一個世紀內,由于受到西方科學評價體系的影響,中醫的發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瓶頸。該文嘗試從現代科學(物理學)與中國傳統文化兩個角度研究中醫發展,并且分析三者之間的連帶關系。
關鍵詞:中醫 物理學 中國傳統文化
中圖分類號:G1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7)04(c)-0197-02
中醫是華夏五千年璀璨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為中華民族的繁衍、壯大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但是對比西醫的發展歷程而言,中醫在近一個世紀以內,可謂步履維艱,這主要是因為受到了西方文化及科學的沖擊。當然,不可否認的是西方科學的發展神速,使得整個世界的評判標準幾乎都與其比肩,成為了普遍價值觀,而中醫的發展和特點正好與西方科學走了完全不同的路線,更加注重人文、道德理念,層次更深,涉及面更廣,若是硬用目前的科學體系來評價,這本身就顯得不“科學”。該文嘗試,從現代物理學與中國傳統文化兩個角度研究中醫發展,并且分析三者之間的連帶關系。
1 現代物理學與中醫
物理學在近兩個世紀內迅猛發展,儼然已經成為了“科學”理論的奠基者,其在發展過程中產生了許多下屬分支學科:力、熱、光、電、以及近代物理學中的凝聚態物理、高能物理、量子物理等等。縱觀整個物理學的發展,不難得出所有學科都是要達到一個共同目標:“通過研究客觀、自然世界從而獲取最終規律”,大到天體,小到物質微粒[1]。而中醫自始至終也是在研究自然界的發展規律,講究“天人合一”,認為人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其發展(生老病死)是與整個自然相通的,即通過整體性的角度,結合生命存在、經歷的經驗提取出整個宏觀的規律。從這一點上看來,物理科學與中醫是一致的,不矛盾的。例如,物理學在研究氣體壓強、溫度的關系時,利用的是統計平均的原理,認為大量的分子撞擊墻壁產生了壓強,而某一個分子的運動規律是沒有特殊意義的。又如,電子衍射(諾貝爾近代物理十大實驗之一),完美的驗證了德布羅意關系,在大量粒子通過了雙縫之后發生了明顯的衍射現象,這是從單一粒子的運動中無法獲取的規律。中醫的經典之作《黃帝內經》、《難經》、《傷寒論》都是在圍繞著整體性規律對生命的生、老、病、死做了出具體的論述。如:上古天真論,有如此描述:“女子七歲,腎氣盛,齒更發長,二七而天癸至,任脈通,太沖脈盛,月事以時下,故有子”?!鹅`樞·順氣一日分為四時》指出:“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晝安、夕加、夜甚?!笨梢姡匀唤绲年庩枱o時不影響著人體,人體的陰陽必須適應自然界,與自然天地相應,才能“陰平陽秘,精神乃治”[2]。
物理學的發展是一種動態的調整,當年亞里士多德被奉為神明,他的理論屹立不倒,直到伽利略出現才產生了新的“真諦”。建國之初,西醫文化大量涌入中國,外來的和尚會念經,中醫受到排擠,原因在于西方的科學無法證實中醫的“科學性”、合理性。在筆者看來那是由于物理學本身并沒有達到一定的高度,隨著物理學儀器的發展,經絡、穴位已經被測出,才證實了中醫是正確的。所以,物理學不僅僅不與中醫相違背,更是證實了中醫的科學性。目前在歐美國家,中醫診所隨處可見,西方科學并不排斥中醫文化。另外,中醫的發展也給物理學提出了很多難題和寶貴的研究思路。很多無法解釋的現象也可以讓科學更加迅速的發展。例如,中醫陰陽學說有,相生、相克理論,太極理論與物理學中正負電荷、兩極相斥有異曲同工之妙。在量子物理學的發展中,中醫思想更是有指導作用。中醫看病講求望、聞、問、切,一人一方,把脈之后再給藥,因地制宜,不同條件不同的變化。經典物理學中的牛二規律在量子物理光電效應中全部廢棄,為何?情況和條件不同怎能一齊對待。
2 傳統文化與中醫
中國傳統文化是基于道家、佛家、儒家文化體系所衍生出來的,注重精神建設,道德內涵的一種文化體系。道家修真,佛家講善,儒家講求仁義禮智信,是更加細化的道德標準。這些都屬于精神層面的修養,貌似和生命、物質并沒有關系,實則不然。現在物理學已經可以測定人腦所發出的思想是一種腦電波,那么也就徹底打翻了精神與物質之間的隔斷。
典籍《黃帝內經》“故陰陽四時者,萬物之終始也,死生之本也。逆害生,從之則苛疾不起,是謂得道?!笔冀K強調了道的重要性。自古道家煉藥、煉丹并提出之則災“攝生”和“養生”的概念,可謂是中醫最早的雛形了?!独献印罚菏ト瞬徊?,以其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辯證地說明了“不病”與“病病”的關系。“病病”是一種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的思想。
佛家重因果輪回,種善因、得善果,強調凈化心靈為一切身、心現象的主宰,并將它作為調節心神的一種方法,實際上可以看作是一種精神療法。很多癌癥患者根本不是病死的,而是被嚇死的。精神可以知道導致人的器官衰竭,直至死亡。這點在西方醫學中也是被認定的,可以稱作心理學影響。很多人稱北大哲學系是出壽星的地方,何解?參透哲學的人往往心態豁達,對萬事看淡,不淤積情緒,不執著得失?!毒暗聜鳠翡洝分姓f“安靜閑恬,虛融澹泊”,“對境心常不起”,不生憎愛,亦無取舍,不念利益,成壞等事”,“心常歡悅,無不適之事?!狈鸺覀戎赜谕ㄟ^心理修養來健壯人格,與中醫養生理念的養心一致。
孔子是所有炎黃子孫的老師,其思想波及范圍是整個亞洲、世界,而非僅僅中國。一生倡導“仁者愛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仁愛精神,用仁、義、禮、智、信、孝、悌的倫理道德來加強人性修養,培養豁達樂觀、積極進取的生活態度,達到博大寬容、中和平正的人格境界,最終實現“仁者壽”的養生目標[3]。
現代法律僅能約束其行,卻不能約束其心,而“心”才是一切的源頭。目前全球范圍內,藥品質量問題、食品安全問題、醫務人員道德問題究其根本都屬于“精神”、道德層面的問題。病從口入、縱欲縱情,人們能不能約束自己靠的不是物質的管制,而是自制。傳統文化為中醫植入了核心的價值觀念,基于這樣的理念,中醫才能發揮最大的能效。近年來隨著西醫的發展,更多的中醫被迫走向了中西醫臨床,放棄原有的醫學理念,剩下的僅僅是皮毛。若要光大中醫,必然要先恢復傳統文化在人們心中的地位,見圖1。
3 三者之間聯系
綜上,中醫具有自然科學和人文科學的雙重屬性。自然科學即是體現在科學性,物理性。人文科學體現在文化特征。換言之,中醫是兩者的結合產物,在中國古老的物理學中發展、探索、總結,并以中國傳統文化作為指導思想,植入核心的價值理念,讓“人”的成長、發展能夠接近“天人合一”。那么中醫的發展水平、治療效果,也直接折射、反饋出當代人的道德品質、精神狀態、文化發展。目前醫學的發展所出現的瓶頸,某種程度上來說和人類自身的對物質欲望的極度膨脹是息息相關的。疑難雜癥越來越多,腫瘤患病率越來越高,藥性越來越差,要深究這些問題的根本原因,不能只看表象卻不問問內心。隨著西方科學的發展,很多的中醫現象也得到更多的證實,歐美國家也越來越推崇中醫治療,這也肯定了中醫的科學性,同時,中醫還有太多的所謂經驗主義的論調沒有得到科學證實,恰恰因為這些沒有證實的因素,使得物理學在儀器的發展中還可以更加進步。
三十年前的科幻電影和現代的生活無異,那么也許現在的科幻就是我們的未來。如果現代物理學(物質)能和中國傳統文化(精神)同步發展、互相協調,那一定是更加良性的循環。科技的發展離開了道德的約束,勢必是毀滅性的。核物理科技、克隆技術、細菌病毒技術等等高新科技的發展,也需要更高級的引導方向。
參考文獻
[1] 張萍,竺炯.從西方物理學與中醫的對比看中醫的科學性[J].時珍國醫國藥,2013(8):1968-1971.
[2] 孟建宇,淺談量子物理學與中醫整體觀[J].中國中醫基礎醫志,2013(12):1619-1620.
[3] 江玉.論中醫養生內涵與中國傳統文化[J].醫學與哲學,2010,31(15):5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