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夢楠
【摘 要】新形勢下,世界一體化的形式要求我們要用英語與世界更好的交流。而如今的英語教學還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如何有效地指導學生進行英語學習,讓學生養成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從而更好的實施素質教育,已顯得尤為重要。
【關鍵詞】英語學習;有效;習慣
新時代新形勢下,實施素質教育已勢在必得。而如今,英語教育的主要場所仍在課堂,素質教育的今天,對教師的要求也愈加嚴格。筆者認為中學英語素質教育的教學中,優化課堂教學模式是重點,也是實施素質教育主渠道。然而,要實現優化課堂教學,這就要求我們教師應做到優化教學目標的制定,優化課堂教學的設計,優化教學方法的組合等,通過有效指導學生進行英語學習達到更好的實施中學英語素質教育的目的。
隨著時代的發展,英語在經濟、社會、人文等各方面的國際交流顯得十分重要。從小培養學生英語學習能力,提高學生在英語學習中的興趣、創造力和英語語言使用能力都十分重要。然而,當前在中學英語教育中還存在著重視理論教育、課本教育,忽視了實踐運用和英語學科工具性的教育方式。但是,從總體看來,中學生英語教育還存在著教學模式單一、教學效率較低、生思路不明確、忽視學生的情感因素等問題。這樣一來,學生便不能有效地進行英語學習,更別談高效學習。筆者就如何指導學生有效進行英語學習,有以下幾方面的淺陋意見。
一、情感教學,事半功倍
情感在人類社會中的作用,似乎如今用言語無法表達,正如美國著名心理學家愛德華·丁·霍爾說:“空間會說話”。課堂教學中需要激發學生情感、啟發學生思維時,我們教師不妨積極參與到學生中來,有時候把自己的角色改變一下,把自己不再當作一個老師,而是和其他學生一起參與課堂活動,一起解決問的合作伙伴。對待學生要有充分的耐心,對他們要多鼓勵,哪怕一個眼神的肯定,他們也能夠感知的到。
二、多種學習方式結合
眾所周知,任何教學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教學始終包含于教育者與受教者兩方面,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教師始終要建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思想。通過多種有效學習方法得指導,多種教學策略的應用,使學生能夠積極參與到課堂當中,通過學生之間的合作,一起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把教學任務化難為易。學生能夠通過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等學習方式,收到良好的學習效果。
三、讓學生養之有素
中學英語學習重在科學的規劃,良好的規劃不但可以使學生學習有頭緒,有明確的學習目的,還可以使學習事半功倍。要學習好,首先要制定一個切實可行的學習計劃,用以指導自己的學習。進行學習計劃的制定應當指導學生按照以下幾個步驟,并且要求學生認真執行,養成習慣,以至于能夠使學生養之有素,獲益匪淺。
1.課前
課前自學通常我們稱之為預習。關于預習,不單是泛泛地瀏覽一遍上課的內容,而是要有針對性有目的性的學習。如此一來學生便可以知曉那一塊內容是自己上課過程中必須要關注要認真聽得。這樣一來學生便可以掌握學習是主動權,真正做學習的主人。
2.課堂中
課堂是實施素質教育的渠道,上課的過程即是學生掌握知識的過程。一次上課過程中必須要求學生全神貫注,全身心的投入進去,做到眼到,耳到,口到,心到。緊跟著老師走,參與到課堂的每個環節,做課堂真正的主人,成人教學真正的主體。
3.筆記
所謂“好記性不如爛筆頭”,這就強調了筆記的重要性。筆記不僅是當堂對知識記錄的體現,更是課下復習的良好參照。通過記錄筆記。學生可以對知識形成系統永久性的一種記錄更利于課下的鞏固和對知識的掌握。
4.復習
課后及時復習能加深和鞏固對新學知識的理解和記憶,系統地掌握新知識達到靈活運用的目的。我們大家都知道艾賓浩斯遺忘曲線,所以如果想對知識產生更深刻的印象更長久的記憶,就要做到及時復習,反復復習。所謂熟能生巧,也便是這個道理。
5.練習
任何語言的掌握并不是單單是別人怎么教會的,而是在實際的交流運用中漸漸習得,然后更加熟悉掌握的。因而學生要利用一切可能的機會去說,去訓練。比如說參加英語俱樂部,參加英語興趣小組,參加英語角等等。抓住一切可以抓住的機會去練習,不斷的給自己創造機會。要做到膽大,要有即使說錯也不怕丑的精神。
最后,筆者想說的是,任何一種方法似乎都有相似性有相通性,但是只要我們嚴格遵循,孜孜不倦地指導學生,并引導他們把這種看似簡單的習慣做到極致,便可以使學生掌握好的學習方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從而和老師協調配合,有效地學習英語。
參考文獻:
[1]袁振國.教育新理念[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2.
[2]金國芬.交際能力和交際法.外語教學與研究.1985(1)
[3]何延凌.提高英語教學效果 深化英語教學改革[J].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7(12).
[4][美]愛德華·丁·霍爾.教育心理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