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春貴
【摘 要】本文闡述了工作技術流在高校學籍管理系統中的設計以及應用;為了便于管理各類業務流程,達到業務流程自動化的目的,工作流軟件產品應運生。希冀對該類行業帶來一些參考及借鑒。
【關鍵詞】工作流;學籍管理;應用
一、研究背景
在各高校中信息管理情況總體大致相同,但由于各個學校的辦學資源、招生情況等辦學因素不同,且社會對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斷變化,因此各高校對自身的發展定位是不一樣的。近年來,社會對院校畢業的人才需求量不斷加大,且要求越來越高,促使院校的辦學壓力越來越大,要求辦學方式層次化,教學內容豐富化,教學手段多樣化,這使得信息管理的工作任務越來越復雜。面對這樣的問題,研發一個高效規范的信息學籍管理系統成為一項重要的研究工作。由于不同類型或不同定位的院校管理細節存在著較大的差別,需要根據院校的實際情況,開發符合實際需求的軟件。
二、工作技術流
1.工作技術流起源
工作流技術最早起源于20世紀70年代中期,具備工作流特征的商用系統的開發始于20世紀80年代早期。20世紀90年代開始,隨著信息技術等條件的不斷成熟,工作流技術被逐漸應用到銀行業、軟件工程、辦公自動化等多個領域,在這種情況下,工作流管理聯盟于1993年成立并于次年發布了用于工作流管理系統之間互操作的工作流參考模型和相繼制定了一系列工業標準。2000年以后,隨著Web服務技術的興起,多個和工作流技術相關的Web服務技術標準開始出現。
2.工作技術流的定義
工作流的定義到目前為止并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一般來說,工作流即工作流程的計算模型,就是如何將工作流程中的工作前后組織在一起的邏輯和規則通過計算機以恰當的模型進行表示并對其實施計算。 工作流技術是計算機應用和計算機信息技術領域的一項新技術。雖然定義的角度不同,但是都認為對管理業務過程的定義即工作流的本質。
工作流技術的應用可以為不同用戶在學籍管理系統中保證運行過程的穩定性,避免使用者的需求操作和常規操作過程不一致。近十年來,工作流技術的研究工作已經在國內的許多領域開展,但這一技術在高校信息體系中的應用并沒有很多的研究和開發。
為了解決不同工作流產品之間的相互操作,國際工作流管理聯盟在工作流管理系統的相關術語、體系結構及應用編程接口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標準。
三、工作流在學籍管理系統中的應用
工作流技術主要拆分為安全管理和流程管理兩個功能集合,它們實際上是完全為業務邏輯服務的。通過工作流引擎來支持業務邏輯的高效運轉。學籍管理系統中業務邏輯與工作流相關的部分以及系統管理中與工作流相關部分的具體應用如下:
1.工作流相關的業務邏輯
業務邏輯包括了各種業務的申請和審批,與學生學籍信息相關的具體的業務申請包括了入學、結業、注冊、獎勵、處分、學籍異動、個人信息七大部分,這些業務申請雖然各有特定的內容,但它們所蘊含的工作流概念是一致的,對所蘊含的工作流概念進行總結可以將業務邏輯工作流相關部分劃分為發起申請、申請修改、申請追溯、申請審核、申請駁回、流程持久化這幾個部分:
(1)發起申請:所有業務流程的發起都存在共性,發起申請即是指選擇發起哪個業務流程一直到填寫相應表單后提交的過程,這里的表單是一個廣義的概念,它既可以是某幾個字段也可以是文件類型等。
(2)申請審核和審核查詢:系統會根據流程定義配置文件將這個用戶具備審批權 限的當前各個業務流程實例以列表的形式展現給用戶。當用戶認領并審批其中某個運行中的業務流程實例時,該實例狀態會發生變化,且該用戶可以看到詳細的業務申請信息,并根據查看的具體申請信息做出同意或者駁回的操作。
(3)申請駁回:此部分從本質來說應該也屬于申請審核的一部分,該系統實現的駁回不僅僅是駁回到上一個審核者,也可以選擇直接終止該業務流程實例。
(4)申請修改:此處的申請修改主要是指業務流程中的上一個任務節點所歸屬的用戶修改駁回的申請。
(5)申請追溯:系統會將這個用戶有權查看的當前業務流程實例以列表的形式顯示出來,供用戶查看并查詢。這時會展示每個業務流程實例目前進行到了哪個任務節點、目前歸屬人是哪個用戶,歷史的流程是如何進行的;同時系統也會將這個用戶有權查看的己完成的歷史業務流程以列表的形式顯示出來,同樣完整展示該歷史流程的一個基本信息。
(6)流程持久化:對于當前業務流程實例狀態的變化和己經走完流程的申請,都需要將與工作流相關的字段持久化到數據庫中。這樣才能為上面的幾個部分提供數據支持。
2.流程管理
業務管理部分不僅包括了任務管理這個與業務邏輯緊密相關的部分,還包括了流程回溯和流程定義管理功能:
①任務管理。②流程回溯。③流程定義管理:流程定義文件的增刪改查以及修改部署均由此部分負責。它負責了業務流程中每個任務節點的工作組分配,每個任務節點可以有多個參與者,也可以只是一個系統任務;一個角色也可以參與到多個業務流程的不同任務節點。這些都是根據具體的業務邏輯來進行配置的。再者業務邏輯不可能是一成不變的,隨著業務的變化和拓展,原有的業務流程可能也要隨之變化,那么流程定義應當是可配置的,并且工作流引擎部分是高內聚的,能夠與不同的業務流程快速耦合。
3.學籍管理中工作流的非功能性需求
本文所實現的學籍管理系統,實現業務流程的自動信息化,縮短以往紙質文件流轉審批過程所消耗的時間,降低溝通成本,突出基于工作流協同辦公的優勢。同時還滿足MIS系統的常規非功能性需求,主要包括數據庫并發操作的優化、頁面響應速度的優化、系統的安全特性尤其是數據隔離和數據備份、系統的二次擴展性以及平臺的多樣性等等,該系統借助工作流引擎技術實現業務流程流的高效運轉,重點在于突出基于工作流協同辦公的優勢,除此之外該系統的工作流架構還具備下列非功能性應用:
(1)良好的框架結構所帶來的可擴展性和完整性:在系統的設計實現之初非業務邏輯的部分呈現出高內聚低禍合的特點,這里主要指的是權限動態分配和工作流程模版自定義兩個功能邏輯抽象出來單獨的模塊,并且在前端方案上給出日常開發過程中常用邏輯的解決方案,這樣就便于開發者在其基礎之上快速二次開發,與不同的業務邏輯快速禍合。
(2)靈活性:本文所實現的學籍管理系統能夠通過配置來適應系統中業務流程的變化。
四、總結
本文簡單地介紹了基于工作流在高校學籍系統中的設計和應用。由于工作流技術目前尚存在一些不足之處,如傳統的工作流分析只能對可以流程化、自動化的部分起作用,而系統真正協同的部分,是難以流程化和自動化的部分。如何在高校管理系統中應用基于工作流技術還有待進一步的研究。另外,學籍管理系統中存在著大量的歷史數據,如何將這些數據去噪、整理,構建一個學籍數據倉庫也是有待研究的問題。
參考文獻:
[1]李紀龍,李晶,李旭亮.工作流技術在高校人事管理中的應用[J].黑龍江教育,2008(5):77-78.
[2]李春芳,樂曉波,龍鵬飛,胡立輝.基于操作角色的工作流任務分派模型[J].長沙理工大學學報,2008(4):72-76.
[3]江濤,譚慶平,陳火旺工作流仟務分派的現狀及其發展[J].計算機科學,2008(9):5-6.
[4]程建軍.基于Petri網的研究生培養工作流模型[J].合肥工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2009(1):78-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