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集體違紀是班級管理之殤。集體違紀現象是每個學校,乃至每個班級的管理者,必然遇到、必須面對的棘手事件。班主任對集體違紀學生,處理過輕,班規則蕩然無存,邪氣猖狂,正氣泯滅;處理過重則勢必引起學生群起反抗,正義和正氣消亡,班干部和班主任會無法繼續工作。本文僅從學生集體違紀事件的惡劣影響、集體違紀事件的根源分析和集體違紀事件的溫柔處理三方面,作一初步探索,不當之處,誠望領導與同仁批評指正。
一、集體違紀事件影響惡劣
前不久,X幼師X級級段學習部給X班下達一個扣分單,扣分單這樣表述,做晚操期間,學生集體起哄,紀律亂,扣5分。還有一次,體育部給X級X班下達一個扣5分的通知單:課間操,體育部干部查人,學生集體提前帶出,扣5分。
集體違紀事件,對于班主任來說,似曾相識,并不陌生。但是所有班主任對集體違紀無不聞之暴怒。因為集體違紀事件對班級榮譽和班級發展影響極壞,一是級段各部會對班級產生極壞的影響,而各部對班級印象極壞,又容易在繼續管理該班時產生定勢思維,某某班曾集體違紀,某某頑劣不化,不可救約;二是班主任在得知本班學生集體違紀事件時,第一感覺是,我的班出大事了,邪氣怎么就這么大呢,帶頭的是誰,抓出來重重懲治,但是當詢問班級干部時,班干部不敢說,也說不出來是誰,讓班主任空有一氣熱血,無法傾訴。結果,違紀的學生偷著樂,不違紀的學生很委屈。班級發展遇到當頭棒喝。
二、集體違紀的分析
在思想多元化的現代社會,正統思想和嚴格的規章制度,很難引起學生的共鳴,學生思想叛逆,不愿被教育,不愿被乖巧,只想我行我素,天馬行空。五好學生,不受多數學生歡迎行為。行為荒誕怪異的學生顯得很有能耐,帶頭起哄者有號召力。學校各項活動最終落實到學生身上,強制性的活動需要犧牲學生的自由。嚴密的規章制度又可能屏蔽學生的興趣。法不責眾、下不為例、情有可愿、非常特殊,這是中國封建社會人治思想的殘余,使學生感到我們人多就有理,我們都犯錯,誰敢管,誰管得了?凡此種種,都是學生集體違紀的復雜原因。
三、集體違紀的處理
對學生違紀的處理,對學生集體違紀事件更得處理,這是對班主任執政能力的考量。班主任在遇到違紀事件后,可以先向班主任同仁了解他們是怎樣處理集體違紀事件時,然后優選出處罰效果好、負面效應最低、讓正義和正氣得到彰顯、讓好學生感到合理、讓鬧事學生服氣的處理方案。我在處理本班學生違紀事件時,交給學生以下幾個方案,讓他們選擇適合他們的方案。一是罰跑步,扣1分,全班同學在操場400米跑道上以中速跑一圈,扣5分,全班同學在操場400米跑道上以中速跑五圈,中間可以休息5分鐘。二是罰錢,扣1分,罰0.5元,5分,共罰2.5元。三是罰作下蹲,扣1分全班同學一起作10個下蹲,扣5分作50個下蹲。四是罰全班同學不說話,扣1分,全班同學在1小時內坐原班里不說話,只作正事,有事,可以寫紙條筆談,否則說一句話扣0.5元。當我把四個方案交給學生討論時,學生一致同意選擇方案四,她們認為跑步太累、罰錢心痛、作下蹲太不雅觀,只有光學習不說話太美好。對于學生的選擇,班主任偷著樂,集體違紀罰不說話,想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對于女生來說,讓她不說話,一小時內不說話太難了。學生在剛接受懲罰時,覺得她們沾光了,過了20分鐘,學生有點堅持不住的跡象,班主任與紀律委員一道嚴密監控,毫不松懈,同學看到班主任如此認真,只有咬緊牙關不說話。
班主任處理集體違紀事件方法各異,效果各有千秋,我個人覺得,罰集體違紀學生在1小時內不說一句話,是對學生最溫柔的狠狠一刀,這有三個好處,一是讓全體學生真正認識到她們錯了;二是不傷害全體學生的感情;三是不損害學生身體健康;四是有助于實現學校管理中讓學生晚自習靜下來的崇高目標。筆者認為,只要班主任在學生集體違紀事件發生后心態淡定,巧妙應對,沒有處理不好的集體違紀問題,而一旦處理好集體違紀事件,班級的正氣得到彰顯,班主任的威信便會有大幅度的提升,班級工作必然會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作者簡介:
楊耀健,1979年9月生,南陽幼兒師范學校,講師,哲學碩士,從事思想政治教育,哲學教育以及班主任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