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俊麗
【摘 要】 目的 降低獻血反應的發生確保獻血者安全。方法 采取有效的預防和處理措施。結果 獻血反應的發生率下降。結論 有效的預防與處理措施可降低獻血反應的發生。
【關鍵詞】 獻血反應 預防 處理
近年來,無償獻血已逐漸被社會認可和接受,越來越多的愛心人士參與其中。一般來說健康適齡公民按規定獻血不會影響身體健康,發生獻血反應的概率很低。但有極少數獻血者由于心理或生理等的因素在獻血過程中或獻血后不可避免的發生獻血反應。獻血反應對獻血者的身心有一定的影響,也影響人們對獻血的熱情和積極性,在一定程度上給無償獻血事業的發展帶來負面影響。因此注意預防和及時正確處理獻血反應,使獻血者盡快恢復正常保證獻血者健康,是血站工作中不可忽視的一個重要內容,關系到整個無償獻血事業的推進和發展。
1 一般資料
在血站工作實踐中發現,極少數獻血者由于心理、身體、環境、操作等因素出現獻血反應是難以避免的。獻血反應是以血容量急劇下降、自主神經功能障礙為特征的綜合癥,表現為獻血者在獻血過程中或獻血后一定時間內出現的頭暈目眩、惡心嘔吐、面色蒼白、出冷汗、四肢無力等不適癥狀。如何預防和處理獻血反應確保獻血者的安全就成為血站工作亟待解決的問題。
2 方法
2.1 加強無償獻血相關知識的宣傳
宣傳《獻血法》、無償獻血知識、血液生理知識和獻血前后注意事項等內容,讓公民知道適量獻血無損健康,科學獻血有益健康。獻血可促進新陳代謝,預防心腦血管疾病及癌癥,不但可以挽救亟待輸血患者的生命,而且起到定期檢查身體提高生存質量的作用。一人獻血全家受益,獻血相當于給自己和家人上了一份“血液保險”。血站使用的采血器材都是經過國家嚴格檢驗合格的產品,注射器和采血袋都是經過嚴格消毒滅菌的一次性用品,獻血不會傳染疾病。缺乏獻血知識可導致獻血者精神緊張及心理恐懼。特別是對于首次獻血者,應根據其不同的性格、職業和年齡等,充分運用心理學技巧,選擇不同的方式方法同獻血者進行交流和宣傳,讓獻血者認識到獻血后稍作休息就可正常活動和工作不會影響健康,以減少和消除其恐懼緊張心理增加獻血信心,有效減少了獻血反應的發生。
2.2 嚴格執行獻血體檢標準
采血前的健康征詢和體格檢查應周密嚴謹,重視采血前對獻血者的征詢,耐心細致解答獻血者提出的各種問題,使獻血者放松心情消除恐懼,防止獻血反應發生。對獻血者的飲食休息及睡眠等多種情況進行充分了解,對空腹者勸其進食后再獻血;過度疲勞或夜間睡眠差、獻血前飲酒、食用高脂肪食物、情緒欠佳、感冒身體不適服藥期間要延期獻血;月經期、妊娠期、哺乳期及疾病恢復期、有嚴重暈針暈血者不宜獻血。體檢醫師要嚴格按國家規定的無償獻血體檢項目及內容對獻血者進行健康檢查,嚴格查對獻血者體檢登記表的各項內容,全面了解獻血者身體健康狀況,把好體檢質量關。在體檢工作中,做到態度和藹、認真負責、堅持原則、不漏項不漏檢不誤檢,嚴防有心血管系統等疾病的人參加獻血,符合體檢標準者才準獻血,凡不符合體檢標準規定者不得獻血或延期獻血,避免獻血反應和血液安全隱患的發生。
2.3 營造舒適安全獻血環境
為獻血者提供一個舒適的獻血環境,維持良好采血秩序防止擁擠,保持適宜溫度冬季做好保溫夏季做好防暑,提供方便舒適獻血體位,推行人性化的服務,使獻血者有一種回家的感覺。采血環境可直接影響獻血者的情緒、獻血意向及身體狀況。采血環境不理想人員擁擠、聲音噪雜、空氣污濁、氣溫過高或過低都容易引起獻血反應。安靜舒適、整潔衛生、溫度適宜的獻血環境可使獻血者感到溫馨快樂、身心放松,有助于減少獻血反應,使獻血者愿意再次奉獻愛心。
2.4 提高醫護人員的綜合素質
醫護人員的素質不僅體現在穿刺技術水平上,還包括工作責任心、儀容儀表、服務態度以及對獻血者心理護理等整體素質。醫護人員的情緒表現對獻血者情緒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態度熱情遇事不亂本身就是一種良好的心理預防。采血者熟練的技術、細致的觀察、真誠的鼓勵均能增加獻血者的信心和安全感,讓每一位獻血者都能在愉快輕松的心境下完成獻血。通過對醫護人員進行業務培訓和技術考核,規范服務行為強化優質服務,使醫護人員用良好的職業素質和熟練的采血技術,極大的提高了獻血者對采血醫護人員的信任,從而使獻血者維持較佳的身心狀態,減少了獻血反應的發生。
2.5 熟練處理獻血反應是每一位醫護人員必須具備的基本能力
采血過程中,采血人員應仔細觀察早期發現獻血反應的各種先兆。當出現面色蒼白、惡心嘔吐、出汗等獻血反應時不能驚慌失措應冷靜迅速采取應急措施:立即停止采血,扶獻血者到空氣流通處使其頭低腳高位平臥以增加腦部供血量,松開衣領,待癥狀緩解后適當飲用糖水或飲料,有惡心嘔吐者使其頭偏向一側保持呼吸道通暢,并準備好容器盛裝嘔吐物[1],注意適當保暖,囑其進行慢而深的呼吸。對有暈厥、神志不清者按壓人中或合谷穴位,并密切觀察生命體征變化,必要時可靜脈輸注葡萄糖液及鎮靜劑,一般可在5-10分鐘內即可恢復,待無不適感覺即可離去。醫護人員在對癥治療同時要做好宣傳解釋工作,使獻血者了解到這種反應是常見的并非他們的身體有問題,通過休息和對癥處理癥狀會很快消失不會留下后遺癥,以消除其思想顧慮。
3 結果
通過加強無償獻血相關知識宣傳、嚴格執行獻血體檢標準、提供舒適安全獻血環境、提高醫護人員的綜合素質、正確及時處理獻血反應等措施的有效實施,獻血反應的發生明顯下降,平均每年的發生率從實施前3.24%下降到實施后的1.18%。
4 討論
獻血反應不僅關系到某一個獻血者的健康及他對無償獻血的認識,而且關系到整個無償獻血事業的發展。通過以上措施的實施,不僅可預防和減少獻血反應的發生保證獻血者的安全,還可營造無償獻血奉獻愛心的良好氛圍,為無償獻血事業的健康發展提供重要保證。
參考文獻
[1]范宇.獻血者發生獻血反應的原因分析及護理措施[J].中外健康文摘.2013,10(2):272-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