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芷彤
摘要:21世紀,隨著技術不斷更新換代,互聯網飛速發展,并表現出獨特的精神特征。本文從去中心化、網絡的建構、特異性、民主和平等等多個方面對其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互聯網;精神
信息化社會,互聯網作為新技術革命的產物,在全世界范圍內得到了飛速的發展。它是新興的信息傳播媒介,更是傳播交流信息的平臺,展現出與普通媒介不同的精神特質。
一、去中心化
中心化和去中心化在互聯網上就是指從我說你說的廣播模式,向人人有小喇叭的廣播模式轉變。中心化的典型例子是門戶網站,去中心化的典型例子是blog、ugc、社交媒體等。它不是指不再有大網站,也不是大網站一定是去中心化的。它主要是指技術對普遍用戶的賦予。另外,去中心化并不意味著人人絕對平等,總有人更善于利用技術賦予的可能性,有人則不善用或不在乎。
二、網絡的建構
1、網絡自身的建構
互聯網的構成特質即媒介自身的建構是一種文化類型,文化被植入互聯網,同時互聯網又將各種文化融合在一起,形成一種新的媒介文化。
2、主體的建構
在網絡空間中,主體的身份可能被重構,網絡可以改變主體的現實身份。游戲中,主體的身份變成游戲角色;直播中,主播改變現實中的身份形象,甚至將這種身份帶到現實生活中。
3、時間和空間的重構
空間和時間的向量和矢量在新技術中被加以重構,事件發生了內爆一真實與虛構之間界限的內爆?;ヂ摼W打破時間和地域的限制,某一信息可以在不同時間不同地點被不同的人群瀏覽。
三、特異性
一方面,互聯網具有超文本的特異性,存在于互聯網中的符號(聲音、形象、完整的文件數據、虛擬世界等)具有特異性,這是傳統媒介沒有的。當下流行的網絡動圖、表情包等都是超文本特異性的產物。
另一方面,互聯網具有社會特質和新型的傳輸模式。它提供虛擬的活動空間,即使不以面對面形式傳遞信息,即使實體具有公共性,傳輸活動依然可以進行。
四、民主和平等
1、打破階級性
互聯網打破階級性,不同身份、地位、種族和信仰的人們都可以享受和使用網絡。在網絡中,人們現有的文化特征——種族、階級和性別不再那么明顯。網絡使交流行為從國家的崗位和現代性的主權空間中脫離出來。同時,網絡將各種主體——現代/后現代主體插入互聯網中。
2、打破單一民族國家的疆界和權限
即互聯網促進和加速跨國界交流,打破國家疆界和權限,拓展加深國家之間的交疊。同時其他國家的文化通過網絡傳播進入單民族國家,豐富該國家的單一文化,增加其復雜性。
3、分權與平等
網絡沒有最高權限中心,從而使網絡具有分權的特征,也就具有了民主的特點。在互聯網世界中,每個人都是平等的,平等接觸網絡和使用網絡。互聯網用不同方式阻止了等級制度的流行。
4、主客體身份
互聯網改變了主客體在文化上的一致性,增加了網絡空間的不確定性,主體變得像客體。在互聯網中,主體身份被重構,互聯網則被建構為決定各種群體命運的工具。互聯網是不確定的客體,這一客體是外在于現代與當代主體的結構中建構自我的。
六、去實體化
1、網絡空間的虛擬
互聯網本身就是一種虛擬的東西,它存在的環境及空間是虛擬的。在互聯網空間中存在著諸多被想像的東西,和不知真假的信息、圖片和符號等。
2、網絡交流的虛擬
網絡社會是一個你看不到我我看不到你的社會,網絡交流不是面對面的交流,同時可能不是熟人之間的交流。在互聯網中,任何人都有辦法顯得真實或者完全真實,身份具有虛構性,這種虛擬的社會空間導致去實體化社會的產生。
3、網絡傳播與現實的雙重關系
一方面,媒介傳播通過在傳者與受者之間傳輸多少和現實有關的信號反映現實;另一方面,互聯萬傳播并不是完全再現現實,而是表現它所反映出來的多少和現實有關的自己的現實。
七、開放、共享、自由
1、開放性
首先,互聯網具有時間/空間上的開放。網絡取消了時空距離,不同時空的人均可以接觸網絡。同時互聯網的全球化即促進了信息的全球性交換以及不同國家之間的共享和交流,加速了全球化進程。
其次,互聯網向不同主體開放?;ヂ摼W對用戶、信息服務提供者、網絡提供者等開放,不論身份地位所有人都有權接觸網絡。
再次,思維的開放。網絡的開放還體現在人們思維空間的開放,不同行業和生活經歷、不同地方的人可以共同就某一話題展開討論。在網絡中,人們可以暢所欲言,表達自己內心的想法。
2、共享
首先,互聯網中的資源共享。互聯網中的資源在互聯網中實現即時接受、轉換和傳播的可能,網民可以共同享用同一資源,每一個使用者都可以在網絡上分享自己的資源或者獲得別人提供的資源以及網絡中免費或者不免費的資源。
其次,網絡中信息的實時互動?;ヂ摼W上的每一個人既是信息傳播者,又是信息接收者,信息能夠在網上實現實時互動。這樣互動和即時的電子傳播環境使全球產生了聯系、交流。
再次,互聯網具有交互功能。互聯網中的任何網站之間能夠相互鏈接,信息可以自由流通。受眾對信息進行反饋,彼此之間進行交流或者對信息進行再次傳播。
3、自由
互聯網的自由精神包括主體自由和空間自由兩個方面。
主體自由表現為網絡活動自由和網絡思想自由。網絡活動自由是指互聯網的超時空性、開放性和全球性使人們的網絡活動獲得了空前的自由。人們可以訪問世界各地的信息,從事各種超越時空的活動。網絡不僅給人們帶來了具體的活動自由,而且增強了人類爭取自由的能力。
網絡思想自由突出地表現為網絡言論的自由,人們在網絡中可以暢所欲言,也可以隨時修正、刪除自己的言論。這種言論自由源于網絡的開放性和網絡活動的匿名性以及網絡的弱監控性。
2、網絡空間的自由
虛擬的網絡空間本身就具有自由性,它為人們提供自由交流和互動的環境。同時,互聯網中存在被想象的空間,想象本質上是自由的,這一空間也就具備了自由性。
互聯網在信息社會展現出諸多的精神特質,除以上敘述的精神外,還具有其他一些特性,例如整合性、復制性、即時性等?;ヂ摼W作為一種特殊的傳播媒介所展現出來的各種精神是時代催化的產物,符合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人們需要在清晰認識互聯網精神的基礎上進行各種網絡活動,享受互聯網帶來的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