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青 陶康
摘要:大氣環境監測結果是相關部門制定環境治理措施的主要依據。當污染物出現變化時,需要通過重新布設監測點的方式,保證大氣環境監測結果的準確性。本文從大氣環境監測的概念入手,對季節因素對大氣環境監測優化布點的影響進行分析和研究。
關鍵詞:季節因素;大氣環境;監測;優化布點;影響
前言:隨著工業的不斷發展,空氣污染形勢變得越來越嚴峻。在這種情況下,有必要通過預先布設測點的方式,實時監測大氣環境質量的變化,以便當出現嚴重污染問題時,能夠及時采取合理措施加以控制。結合我國實際情況可知,季節變更會引發監測地區風向、風力等級等因素產生一些變化,在這種情況下,空氣中的懸浮顆粒物等污染物也會發生相應變化。如果大氣環境監測的布點工作并未考慮季節變更,則所得監測結果的準確性將會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
一、大氣環境監測
(一)大氣環境監測的概念
大氣環境監測是指,事先在相應位置布設一定數量的測點,根據測點中測量裝置的實時監測結果得出監測報告,為污染源控制、環保政策制定等提供依據。大氣環境監測結果的準確性是實現污染物控制等功能的基礎。
(二)大氣環境監測的主要對象
當前我國大氣環境監測的對象主要包含臭氧、二氧化硫、PM2.5以及二氧化氮等。在實際的大氣環境監測工作中,監測人員需要通過上述監測對象的動態變化,合理判斷大氣質量。
(三)大氣環境監測優化布點的方法
結合我國以往的大氣環境監測優化布點經驗可知,常用的分析方法主要包含以下幾種:
第一,密切值法。這種分析方法是指,根據大氣環境監測的具體要求,設計出多個不同的測點布設方案,然后根據不同方案監測結果可靠性等參數的分析和比較,選出一個最佳方案,將其作為大氣環境監測優化布點的參考依據。從本質角度來講,密切值法屬于一種多目標優化決策方法。雖然利用這種方法得出的測點布設方案是現有方案中最好的,但并不意味著這種方案所得的大氣環境監測結果最準確。
第二,模糊聚類分析法。這種分析方法是指,根據各個測點的屬性(提供監測結果可靠性等)構建出合理的模糊矩陣,應用適宜的隸屬度參數將多個測點之間的聚類關系確定出來,進而實現對污染物監控測點的優化。
二、大氣環境監測的布點原則
在優化布點的過程中,為了保證監測點所得監測結果的準確性,需要遵循以下幾種原則完成監測點的選擇:
(一)區域性原則
不同區域的大氣環境污染程度、監測要求可能存在一些差別。此時,如果按照統一方式進行測點布設,則監測質量可能會受到一定影響。因此,大氣環境監測機構應該注重區域性原則的遵循。
(二)契合污染分布特征原則
開展大氣環境監測的主要目的是監控環境中污染物的含量。因此,測點的布控應該與污染分布特征之間存在較高的契合度。通常情況下,大氣環境監測機構會通過網絡布點法完成各個測點的布設。
三、季節因素對大氣環境監測優化布點的影響
這里主要從以下幾方面入手,對季節因素對大氣環境監測優化布點的影響進行分析:
(一)風力等級或風速方面
以北方地區為例,通常情況下,冬季的風速較快,夏季的風速較慢。就大氣環境監測優化布點而言,風速的影響作用主要是通過污染物擴散情況引發的。北方冬季期間的污染物擴散速度顯著高于夏季期間。假設某北方大氣環境監測機構在某污染源附近布設了3個距離較為接近的測點,則當季節變更為冬季時,該大氣環境檢測機構應該適當擴大測點與污染源之間的距離;當夏季到來時,按照適宜比例適當縮短監測點與污染源之間的距離。
(二)空氣濕度方面
空氣濕度的變化會對大氣中污染物的擴散產生一定影響。通常情況下,春季與夏季的空氣濕度參數較高,而秋季與冬季則較為干燥。因此,當出現季節變更時,大氣環境監測機構應該結合濕度對污染物擴散產生的影響作用,合理優化各個測點所在位置,以此保證大氣環境監測工作的有效性。
(三)風向方面
在大氣環境監測工作中,風向的變化會使得空氣中污染物的聚集位置產生一定變化。以我國北方地區為例,其冬季的風向以西北風為主,夏季風向以東南風為主。假如某北方省份中有一個產生二氧化硫污染物的工業企業,則在冬季期間,當地大氣環境監測機構需要將該企業的西北方向作為優化布點的基本方向,以此避免由于測點布設不當引發的二氧化硫排放量超標現象。在夏季期間,當地大氣環境監測機構需要以適當比例將布設在該企業周圍的監控測點往東南方向移動。這種優化布點模式的應用可以優先保證污染源采樣結果的可靠性。
(四)天氣變化方面
季節的變化常常伴隨著天氣的變化。如果某地區的春季和夏季多有強降雨,則在該季節的優化布點工作中,該地區的大氣環境監測機構應適當增加測點布設位置的高度,以防積水影響監測設備的性能。此外,若某地區的夏季常常伴有雷電天氣,則需要將遠離樹木作為優化布點的基本原則。
結論:結合我國以往的大氣環境監測優化布點經驗可知,季節的變化會對大氣環境監測優化布點工作產生一定影響。這種影響作用主要集中在天氣變化、風向變化、空氣濕度變化等方面。為了保證測點布設的有效性,需要將季節因素納入考慮范圍,進而保障大氣環境監測結果的準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