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克
緒論
在1960年代早起,坦桑尼亞擺脫殖民通知實現了獨立,當時的經濟處在很低的水平。本研究旨在探討在坦桑尼亞外商直接投資的主要驅動力。目前人們普遍認可外商直接投資對促進發展中國家經濟發展有著重大的貢獻(Ngowi,2000)。
此外,在1980年代末和1990年代,由于采用的經濟自由化政策,國家和政府把私有領域作為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坦桑尼亞經濟有著巨大的變化。為了實現這一改變的核心,需要資本和科學技術來注入這些領域使其能吸引外商直接投資。
1997年晚些時候,依據1997年《坦桑尼歐亞投資法案》26號成立了坦桑尼亞投資中心(TIC),這是一家主要用于促進政府部門合作,鼓勵和促進投資,對政府部門在投資以及相關問題上給予建議(坦桑尼亞投資中心投資報告,2009)。
坦桑尼亞投資中心確定的有限投資領域有:旅游、基礎設施建設、航空、農業、建筑業、制造業和金融服務。然而,其他領域的投資也不受限制。此外,外國所有權和控制權不受到限制,土地的所有權仍然是受到限制的。盡管各項規定的費用外國公司比國內公司要高,但坦桑尼亞投資中心對國內外投資者的服務沒有差別。
這項研究的重要性是由于它能幫助東非國家確定外商直接投資在東非的重要性,指出這些國家在吸引更多外商直接投資上的困難點和國家為實現既定目標而作出的努力和給出的方案。
坦桑尼亞利用外商直接投資的現況
在坦桑尼亞外商直接投資仍處于初級階段。在這樣一個以社會主義為導向的國家,在近幾年以前,這還是一個新興的概念。坦桑尼亞政府在過去的時間里做出了許多的努力來吸引更多外國的投資。實際上早在1963年,政府的意圖就有所顯現。在新的獨立地區坦噶尼喀通過了外商投資法案來吸引更多的外商直接投資,然后在1964年坦噶尼喀和桑給巴爾島聯合成了現在的坦桑尼亞。(Green,1982)但在1967年以前,政府依據阿魯沙宣言選擇了社會主義道路來發展經濟,然而這些努力都因為某些原因以失敗告終。fNgowi,2002).阿魯沙宣言宣布了國家將走社會主義的道路。1967年,根據產業(收購)法第5號的要求下達了部長級的命令,要求國內所有的跨國公司和在坦桑尼亞本土的坦桑尼亞大型私有企業要以坦桑尼亞政府為其多數股東。大多數的跨國公司和在坦桑尼亞當地運營的大公司都完成了國有化。1969年公共企業法第17號創立,使得所有的國有化企業受制于政府的管控之下。((Ngowi,2002))1985年,隨著吸引外商直接投資復蘇的到來,也發生了一些其他的事情,坦桑尼亞發現其無法應付一些失調和管理不善的公共企業和公司。深思熟慮以后,經濟自由化的政策開始發起和實施。金融機構、公共領域和行政部門進行了改革并且仍在改革之中,對國家對于外商直接投資吸引進行調整。1997年,國際投資法通過,以促進本地和外國投資。(Ngowi,2002),2000-2001年度世界經濟論壇和哈弗大學國際發展研究所共同發布的非洲競爭力報告中指出,在一項對為改善經濟和投資環境作出努力的非洲國家的調查中,近年來坦桑尼亞的初始經濟環境修正指數在24個國家中位居榜首。報告還指出,在非洲大陸未來增長樂觀趨勢排名中,坦桑尼亞位列尼日利亞之后,排名第二。然而,有必要強調的是,除了改善初始環境方面所作出的努力外。
對于投資所作出的努力仍顯緩慢,要使得投資物盡其用從而獲取發展,仍然還有很多有待改善的地方。(坦桑尼亞投資政策,1997)。
坦桑尼亞FDI的來源
調查顯示,2012年流入到坦桑尼亞的大多數外商直接投資主要來自10個國家。自2011年起,來自發達國家,即英國、加拿大、瑞士、美國和盧森堡的資本流入達到了15.861億美元,其中英國的資本流入量最多。來自這些國家的大部分投資資本流入了采礦和采石業、制造業、金融業、保險業、批發和零售貿易以及信息和通信業。
來自新型經濟體的資本流入主要集中在南非和巴西,而來自發展中國家的資本流入主要集中在肯尼亞和博茨瓦納。然而,曾在2011年外商直接投資資本流入排名第二的南非在去年僅排名第五,這是由于在去年,其他國家在電力和天然氣行業投資的數額龐大。
坦桑尼亞利用FDI的方式
《坦桑尼亞投資法案》提供了如下三種項目所有權。一個投資項目可能為坦桑尼亞或為外國投資者單獨所有,也可以為坦桑尼亞和外國投資者共有(合資企業)。根據坦桑尼亞投資中心2005至2011年注冊的項目,坦桑尼亞在建立投資項目中扮演主導角色,而其次是盒子企業,最次是外國投資商。
FDI在坦桑尼亞的地區與產業投向
1.外商直接投資產業投向
外商直接投資資本流入分布積極持續但卻不近均勻。年內,采礦和采石業吸引資本8 893億美元占據首位,緊隨其后的是電力和天然氣業,吸引資本6.183億美元,這個數字大約是2011年的三倍之多。在過去的近幾年問,這個行業經歷了資本流入的急劇增加,而其在2008年的資本流入僅為1.0百萬美元。這種發展離不開在坦桑尼亞天然氣和石油行業的大量投資。
2.外商直接投資區域分布
外商直接投資存量主要集中在達累斯薩拉姆地區,占據了2012年外商直接投資存量數額的49.5%。大部分的外國投資都集中在達累斯薩拉姆,原因很簡單,達累斯薩拉姆是坦桑尼亞的商業和金融中心,有著相對發展完善的基礎設社,是各種經濟活動的有力支撐。姆萬扎和希尼安加地區也是外商直接投資的首選,因為哪里有著豐富的自然資源,尤其是礦物資源。此外,姆萬扎有著最大的漁業資源,吸引了許多外國投資商。阿魯沙也因其商業和旅游活動吸引了大量的外商直接投資資本流入。這個地區有利的天氣條件也為從事各種農業活動創造了有利的條件。然而,由于這樣的分布,國家僅僅只有一小部分地區從持續增長的外商直接投資資本流入中直接獲益。政府有必要指定一些具有投資潛力但外商直接投資資本流入較少的地區,并且改善其社會和經濟基礎設施建設。
FDI對坦桑尼亞經濟發展帶來的正面影響包括
資本形成,技術,示范效應,技能和管理,收入,貿易的影響,人力資本貢獻,溢出效應,競爭水平,管理實踐。
主要研究結論
由此研究的結果和結論,就此提出以下建議:應該制定更多的政策以打擊腐敗和建立外國投資者的信心,例如通過更多的參與雙邊和多變貿易協定開放經濟,將更多的資源投入到(這個國家)有著天然氣和水文資源的邊緣地區以改善基礎設施質量,展現出更多打擊腐敗的政治意愿以給予投資者更多信心。這些政策可以提高外商直接投資的吸引力從而提高經濟增長。
政府還需要更進一步通過市場調控更積極的尋求和吸引外商直接投資并最終建立國家投資促進機構(聯合國貿發會議,2011)。總而言之,關于投資促進政策,坦桑尼亞應該采取前瞻性的措施,并通明確過技術、技能和市場的獲得使其更多的從中受益。在有這些類型的政策條件下,外國投資者針對行業或公司有限發展某些項目以符合坦桑尼亞的特定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