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丹玉
(南昌大學撫州醫學院附屬口腔醫院,江西 撫州 344000)
優質護理對急診外科施行清創縫合患者的應激反應、護理滿意度的影響分析
陳丹玉
(南昌大學撫州醫學院附屬口腔醫院,江西 撫州 344000)
目的 分析優質護理對急診外科施行清創縫合患者的應激反應、護理滿意度的影響。方法選取急診外科施行清創縫合的患者140例為研究對象。并將其隨機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各70例。對照組采取常規護理,研究組采取優質護理干預。對兩組患者的手術時間、血壓、心率進行分析對比,再根據具體情況具體分析患者的應急反應和護理滿意度情況。結果兩組患者的手術時間明顯不同,研究組的手術時間低于對照組的手術時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手術中的血壓值和心率也明顯不同,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的應急反應和護理滿意度均優于對照組,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為97.1%,對照組的護理滿意度為68.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優質護理在對急診外科施行清創縫合患者的應用中,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焦慮情緒和心理負擔,在手術中可以保持患者心率和血壓的平穩,縮短手術時間且保持手術的順利進行,從而降低患者負面情緒的應急反應,提高護理滿意度。
優質護理;急診外科;清創縫合;應激反應;護理滿意度
清創縫合術在急診科較為常見,屬于小手術[1]。創傷多由意外造成,發生時患者無任何心理準備,會出現不良的心理情緒,從而降低患者手術配合度,因此在急診科采取優質護理顯得尤為重要,優質護理做到了以患者為中心,從患者的心理出發,充分了解患者的需求,可以大大提升護理人員的服務意識,最終提高患者滿意度,更好的配合治療,使手術順利進行[2]。本此研究選取了急診外科施行清創縫合的患者140例為對象,分組進行分析,采用優質護理的觀察組取得了較優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回顧性分析本院在2012年2月~2014年2月期間收治的急診外科施行清創縫合的患者140例為研究對象,隨機將其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各70例。觀察組中男41例,女29例,年齡18~72歲,平均年齡(32±3.5)歲,其中腦外傷患者23例,四肢外傷患者15例,軀干外傷患者32例;對照組中男39例,女31例,年齡19~73歲,平均年齡(33± 3.5)歲,其中腦外傷患者22例,四肢外傷患者16例,軀干外傷患者32例;納入標準:外傷患者,生命體征較平穩,需要進行清創縫合術的患者。排除標準:不配合治療者、患有心臟病史者、精神病患者、意識不清醒者[3]。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以及傷情部位等臨床資料方面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措施,而觀察組則采取優質護理干預,具體方法如下:(1)術前護理。患者從入院開始,護理人員應主動熱情的服務患者,讓患者感覺沒有陌生感,并主動向他們介紹手術醫師的整體情況,如資歷、成功案例,還應幫助患者了解手術環境以及手術的大致流程,增強患者的安全感和自信心,從而更好的配合治療。術前護理人員應熟練的對患者進行止血鎮痛,減少血流量和刺激,降低患者的焦慮、緊張心理,來更好的配合治療[4]。(2)術中護理。護理人員應為患者備好舒服的床鋪,并將其保持正確姿勢,讓患者處于最舒服的狀態,有利于手術的順利進行,護理人員應一邊輔助醫生手術,一邊與患者親密交流,轉移患者的注意力,使其處于放松狀態。在傷口的縫合中,護理人員應緊密觀察并記錄患者的血壓、心率、脈搏、呼吸等,確保患者的體征正常。(3)術后護理。手術結束以后,護理人員應立即清理手術傷口及周邊的血跡,并做好包扎,告知患者手術非常成功,讓患者安心。后期對患者進行健康知識的指導,并告知術后應注意的事項和飲食規律情況,后期應定期復查。最后將患者送往術后觀察室,確保患者的各項體征正常、穩定方可離開[5]。
1.3 療效評價標準 首先分析患者的術后治療效果,顯效:術后患者的身體狀況較穩定,無波動發生;有效:術后通過治療患者的身體狀況有波動,且不明顯;無效:術后患者的身體狀況較差。通過對患者資料的調查,記錄兩組患者的手術時間、手術期間的心率值和血壓值,通過問卷調查的方式分析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和應急反應[6]。術后再對患者進行定期的電話隨訪,隨時了解患者的恢復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 所有數據均采用SPSS16.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例數(n)表示,計數資料組間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總有效率的對比 手術后,觀察組的治療總有效率為95.7%,對照組的治療總有效率為82.8%,觀察組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總有效率的對比
2.2 兩組患者手術時間、術中心率以及術中血壓對比 通過對兩組患者的整體資料進記錄、統計,觀察組的手術時間明顯低于對照組的手術時間,而手術中觀察組的血壓和心率也比對照組患者穩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手術時間、術中心率以及術中血壓的對比(±s)

表2 兩組患者手術時間、術中心率以及術中血壓的對比(±s)
觀察組(n=70)20.2±3.8 81.2±3.9 121.8±4.6項目手術時間(min)術中心率(次/min)術中血壓(mmHg)對照組(n=70)34.1±4.2 110.2±6.3 136.2±8.9
2.3 護理滿意度的對比 通過調查問卷的方式,分析出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明顯不同,觀察組的護理滿意度為97.1%,對照組的護理滿意度為68.5%,觀察組的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的對比
清創縫合術雖屬于急診室常見的小手術,但屬于突發傷害,會極大的打擊患者的心理,隨時會出現不良的應激反應,導致患者心率加快、血壓劇增,極大的影響著的患者身體狀態,若應急反應較強烈時,手術將無法順利進行[7]。而優質護理屬于更高級的護理措施,主要樹立護理人員的心態,確保以患者為中心,做到自己的護理職責,時刻觀察患者的病情和生命體征,并做好專業的照顧、心理溝通和健康知識指導,為患者提供一個全面、優質的護理服務,更好的緩解患者的焦躁、緊張情緒,提升患者的手術配合度,使術中患者的心率和血壓可處于平穩狀態,從而縮短手術時間,順利的將手術完成[8]。
兩組患者的手術時間明顯不同,研究組的手術時間明顯低于對照組的手術時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手術中的血壓值和心率也明顯不同,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的應急反應和護理滿意度均優于對照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優質護理在對急診外科施行清創縫合患者的應用中,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焦慮情緒和心理負擔,保持患者術中心率和血壓的平穩,將手術時間縮短,從而更好的提高的患者護理滿意度,降低患者不良情緒的應急反應。
[1]莫永良.優質護理對提高急診留觀患者滿意度的影響分析[J].中外醫學雜志,2014,12(14):93-94.
[2]喬春蘋.優質護理在急診清創縫合術患者中的臨床價值探討[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5,7(23):190-191.
[3]郭英,王遷美.手術室優質護理對急診手術患者的臨床價值[J].當代醫學,2016,22(1):124-125.
[4]曾文莉,付敏.急診科患者實施個性化優質護理服務的效果評價[J].四川醫學,2014,35(1):188-189.
[5]張小英.優質護理在急診清創縫合術患者中的臨床效果分析[J].中國醫學創新,2013,10(4):66-67.
[6]黃著藝.心理護理降低急診科清創縫合術患者應激性反應的效果觀察[J].齊魯護理雜志,2010,16(21):18-19.
[7]熊云萍.優質護理在學齡前兒童急診清創縫合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當代醫藥,2015,22(25):186-188.
[8]崔榮琦.新型護理健康教育模式在優質護理服務中的應用[J].包頭醫學院學報,2015,31(9):102-104.
10.3969/j.issn.1009-4393.2017.15.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