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麗娜
河南鄭州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河南 鄭州 450000
?
反腐的有效系統模型探究
葉麗娜
河南鄭州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河南 鄭州 450000
自政治社會產生以來,腐敗一直是困擾人們的一大問題。腐敗不僅破壞政治穩定,導致“政權軟化”,而且影響經濟增長、破壞社會風氣,導致資源分配不公平和國家資本的流失等。反腐既是必須的也是緊急的。本文主要運用文獻研究法、系統分析法,以政治經濟學假設和一般系統論為依托,對中國的大環境和腐敗行為的具體誘因進行歸納總結,提出一個相對全面的反腐系統模型,對模型運用進行了簡單的說明并提出了一些自己的想法。
反腐;一般系統理論;有效系統模型
反腐不僅關系到人心向背和黨的生死存亡,更關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也與普通民眾的生活息息相關。古今中外人們設計了一系列的制度來治理腐敗。比如我國古代的“監察”制度、“巡縣”制度,現代的“離任審計”制度、“述職述廉”制度,還有西方的“財產申報”制度、“高薪養廉”制度等等。然而隨著全球現代化水平的不斷提高,腐敗問題卻經久不衰,即使素有廉潔美稱的瑞士,腐敗問題也依然很不容樂觀??傮w來看,我國對腐敗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具體對策性研究,而對“致腐”因素和反腐體制機制的規律性研究較少。因此,對中國的大環境和腐敗行為的具體誘因進行歸納總結,提出一個相對全面的反腐系統模型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和理論意義。
系統思想源遠流長,被運用到很多領域。但系統論作為一門科學被人們接受,還得從美籍奧地利人、理論生物學家L·貝塔蘭菲說起,他在1932年提出了系統論的思想和“開放系統理論”。在1937年又提出了一般系統論原理并出版了《一般系統論》這本書,奠定了這門科學的理論基礎。系統論的核心思想是系統的整體觀念。貝塔蘭菲強調,任何系統都是一個有機的整體,是“一個由多項直接或間接關聯并存在因果關系的元素或成分所組成的復合體”。①系統內的各因素不是機械組合或簡單相加,也并非孤立地存在著,每個要素都處于一定的位置上,起著特定的作用。系統論的任務不僅在于認識系統的規律性和特點,更在于利用這些規律和特點去控制、管理、改造或創造一個系統,即各要素優化組合,使系統“整體大于部分之和”。一般系統研究學會宣布一般系統理論的主要任務之一就是鼓勵沒有理論模型的領域發展足夠的理論模型。
系統論的出現使得人們的思維方式和學術研究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它改變了以往研究中把事物分解為若干部分來分別加以研究,然后再以部分的性質來從不同角度來說明復雜事物。傳統的單線因果思維只適應認識比較簡單的事物,而對于復雜事物的研究卻顯得捉襟見肘。系統分析方法的出現不僅彌補了傳統分析方法的不足,還使得人們能夠建立解決復雜問題的理論模型,減少相似工作的重復量。反腐作為一個紛繁復雜的工作,大多學者在進行對策研究時,要么從創造廉政環境改善腐敗狀況,要么企圖通過高薪養廉來杜絕腐敗的經濟根源,要么提倡通過完善行政制度和配套機制達到制度反腐,要么希望拓寬行政監察和輿論監督等各種監督途徑來“陽光反腐”。本文借助系統分析方法,把環境、文化、制度、監督等各種因素納入反腐系統來進行分析,希望找到一種有效的系統反腐模型,達到“整體大于部分之和”的目的。
反腐作為一項偉大的系統工程,是由不同的環節和要素構成的,反腐的主要環節包括腐敗預防和腐敗治理。影響腐敗最外延的系統是社會大環境系統,主要是指影響腐敗的客觀的整個社會環境,既包括國內的,也包括國外的,既包括物質的,也包括精神的。這個系統的主要因素有文化、社會現代化、民主制度、國際反腐和政治氛圍。從社會大環境系統向內縮小為行政權力次級系統,此系統主要指影響腐敗的行政權力相關的各種因素之和。本次級系統主要包括政治、經濟、制度和品德風尚等因素。按照腐敗主體可以將腐敗分為集體腐敗和個人腐敗兩種,所以行政權力次級腐敗系統還可以向內涵蓋兩個小的次級系統:權力體系系統和權力行為系統。權力體系系統主要是針對集體腐敗而言的,即對立法權、行政權和司法權的腐蝕,是“人腐蝕權力”的結果。權力行為系統是針對公職人員個人腐敗而設置的反腐系統,其本質是“權力腐蝕人”的結果。以下是這一系統模型的層級圖:

反腐的有效系統模型
在這個系統模型中,社會大環境系統是從宏觀上來把握腐敗的影響因素,行政權力次級系統是從中層來考量腐敗動因,而權力體系和權力行為系統則從比較微觀具體的層面。宏觀和中層的系統層面一般需要很長的運行周期才能出現比較大的改變,而微觀系統層面則是大有可為的層級。下面我著重分析這兩個微觀具體的系統:
(一)權力體系系統
1.立法權。立法權即制定法律的權力。法律是規范權力運行的軌道,是國家政治生活、經濟生活、文化生活和社會生活必須遵循的基本原則和規則。立法權的行使能否公正無私關系到國家的治理根基。在現實生活中,立法權的腐敗主要表現在:(1)在機構設置、編制配備、職位安排上給與特殊權能;(2)在資源配置、人事任用、收入分配上給予特殊壟斷;(3)在個人日常生活、醫療保健、物質供給上給予特殊待遇。
2.行政權。行政權是指國家行政機關依法管理國家和處理社會行政事務的權力。行政權主要由國家的行政部門行使,行政機關是執行機關,負責執行規定和決策,同時具有行政自由裁量權。行政權的腐敗主要表現在以下:(1)利用掌控公共服務資源的權力濫設審批許可,違規操作;(2)利用處分公共服務資源的權力隨意舉債,濫花錢財;(3)利用組織實施公共服務的權力亂作決策,失職瀆職;(4)利用監管公共服務資源的權力與民爭利,變相斂財。
3.司法權。司法權有廣義和狹義之分。狹義的司法權是指法院的審判權,廣義的司法權還包括監察權和司法行政權。司法權既有公斷功能,又有制約監督功能,其本身是一種特權,具有較強的獨立性。但這種獨立性的特權很容易被某些別有用心的人利用。司法權的腐敗主要表現在:(1)利用法定的司法自由裁量權謀取私利;(2)利用法定的司法、警務信息獲得和傳遞的特殊權力謀取私利;(3)利用法定的司法監督檢查權謀取私利。
4.“灰色區域”。所謂“灰色區域”,主要指那些在國家法律法規總體框架下,對自身的人財物管理相對獨立的特殊部門和組織,或者國家現行法律法規還沒有明確予以規范的特殊領域和特殊事項。在這些特殊部門、組織或者特殊區域和特殊事項上發生的腐敗現象,一般很難發現和查處,因而也往往被忽略。主要表現為:(1)利用特殊使命“禁區”為腐敗提供避風港灣;(2)利用特定中介“組織”為腐敗打造“綠色通道”;(3)利用制度政策“邊際”為腐敗制造“體外循環”。
(二)權力行為系統
1.經濟理性人。經濟理性人假設每個人都是功利的、理性的,追求個人利益的最大化。掌握公共權力的公職人員也不例外,也是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追求者。所以腐敗不僅是一個政治現象,也是一個經濟現象。運用政治經濟學的觀點分析,當某人從事腐敗活動的效用大于他把同樣的時間和資源投入到其他活動中時就會選擇從事腐敗活動。市場經濟就是一切以經濟利益為動因,人們的一切行為必然受到利益驅動。而政治市場是一個不完全競爭的市場,掌握公共權力的人員壟斷著大量的信息,這為其采取自利行為提供的絕佳的條件。
2.品德缺失。品德就是品質和道德,指個體遵照一定的社會道德標準和規范行動時,對社會、他人以及周圍事物表現出來的穩定的思想行為傾向。一個品德高尚的人在面臨各種誘惑時,往往能堅守自我,潔身自好。歷史的經驗告訴我們,加強自我修養、自我改造、保持自身清正廉潔是古今中外那些圣賢千古流傳的根本原因。不可否認,在現實中有那么一些領導干部,最初也是一門心思想著人民群眾的利益。但是他們最終卻被“糖衣炮彈”打敗,歸根結底是由于他們自身作風不夠硬,品德存在根本問題。
3.行為傳染和從眾。有人把腐敗比喻成癌癥,其實腐敗比癌癥還可怕,癌癥細胞雖然人人都有,但不具有傳染性,一個人得了癌癥,不會傳染給周圍的人。而腐敗是一種利益上的非法攫取,或者欲望上的非分占有,這種攫取和占有可以帶來物質上的超常享受和心理上的高額滿足。因此,腐敗的“因子”具有很大的傳染性。特別是處在官場的特殊氛圍中時,腐敗“因子”更具傳染性。這個因素或許可以從另一個層面解釋腐敗為什么很少是集體內的單個人,查處腐敗往往能做到“以點帶面”。
這個有效系統模型主要是根據系統理論的有關成果,把反腐看做一個大的系統工程,而在反腐的過程中,必須首先考慮的是導致腐敗的各種因素,本文就是根據這些因素與腐敗關系的遠近和影響范圍的大小把它們劃分為一個個系統,其中,社會大環境系統圈影響范圍最大,位于最外環,行政權力次級系統也是社會大環境系統中的一部分,但由于其主要涉及公共權力相關因素,與腐敗具有更緊密的相關性,所以把它作為一個獨立的系統再次進行分析。如果系統僅僅到這一級便結束,在分析具體的腐敗主體時就很容易陷入被動,所以本文又根據腐敗主體的集體性和個體性,在行政權力系統內劃分出兩個再次級系統:權力體系系統和權力行為系統。反腐模型在運用過程中要注意兩個問題:
(一)兩個控制環節。反腐包括兩個控制環節:預防和治理。在預防環節,我們要著重從社會大環境系統和行政權力次級系統中的因素尋找突破口。因為防控往往需要宏觀把握,才能達到“四兩撥千斤”的效果。而在腐敗治理時,我們要注重從權力體系系統和權力行為系統出發,本著“不放過、不錯過”的原則,切實打擊所有腐敗活動和行為,而不能走“殺雞儆猴”的老路。
(二)三個系統圈。此模型共包括社會大環境系統、行政權力系統和權力體系系統或權力行為系統三個系統圈。這三個系統圈在范圍上是逐步縮小的,在關系上是相互聯系,不可分割,統一于反腐的巨大工程。其中特別需要注意的是權力體系系統和權力行為系統兩者處于同一環,只是在分析是根據主體不同進行選擇。
當然這個系統模型還是在各位前輩學者的成果基礎上的創建,系統模型內的各個因素大部分都被學者從不同的角度和研究方法闡釋過,所以本文的目的并不是想通過對系統內各因素具體分析來解決現實問題,而是通過把這些因素以一個模型的方式集體呈現出來,然后在根據不同的系統圈采取不同的治理腐敗措施。同時模型有很多限制,對于因素概括的不夠全面,具體描述語言不夠專業嚴謹,也沒有具體分析模型的有效利用。這也成為筆者下一步努力的方向,希望能對模型的具體應用進行研究分析。
“如果人是天使,那么任何政府都是多余的,如果由天使進行統治,那么對政府進行的外部或內部的任何約束也都是沒有必要的。然而,任何政府都是由人而不是由天使建立的,也不是由天使統治的?!雹诟瘮∈侨诵宰运降谋憩F,也是在現代化進程中制度和規范的建立難以與社會發展相適應的后果。新一屆的中央領導班子高度重視腐敗問題,表現出了堅強的決心和信心,我國的反腐制度也在不斷的優化,很多具有中國特色的反腐制度被開發出了,比如“中央巡查”制度和網絡反腐系統。但這只能說我國在腐敗治理環節采取了長足的進步并初見成效,但我國在腐敗預防環節還需要更大的魄力和實力。總之,我們既不能悲觀腐敗局勢,也不能一味樂觀的高唱頌歌,無論是學者還是當局者都要切記空談誤國,實干興邦!
[ 注 釋 ]
①貝塔蘭菲,著,秋同,袁嘉新,譯.一般系統論,1987,6:45-50.
②詹姆斯·麥迪遜(James Madison).
[1]L·貝塔蘭菲.一般系統論:基礎、發展、應用[M].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87.
[2]包心鑒.反腐敗制度建設與創新[J].社會經緯——理論月刊,2012.11.
[3]蔣周明.腐敗探源與反腐敗研究[M].中國檢察出版社,2012,
[4]關于廉政文化建設的五個思考[J].中國紀檢監察,2005.12.
[5]金香花.韓國國家反腐敗系統的建構過程及經驗反思[J].北京行政學院學報,2013.5.
[6]傅治平,陳水雄.反腐倡廉——熱點面對面[M].人民出版社,2013.9.
[7]楊喬喬.中國社會轉型期公共權力腐敗問題分析[J].政治人,2014.4.
葉麗娜(1990-),女,漢族,河南駐馬店人,鄭州大學,2015級行政管理專業研究生在讀。
D
A
1006-0049-(2017)12-007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