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廣武++張宸瑞
【摘 要】江蘇省連云港中等專業學校系國家改革發展示范校、江蘇省高水平現代化職業學校。作為江蘇省首批、連云港市唯一的現代學徒制試點單位,學校形成了“山海”特色校園文化。在教育過程中,學校注重培養學生的專業興趣和職業素養,通過現代學徒制試點和引導師生參加各種大賽,培養現代工匠精神,詮釋教育美的內涵。
【關鍵詞】職業教育;校園文化;工匠精神
【中圖分類號】G671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5-6009(2017)18-0041-03
【作者簡介】1.王廣武,江蘇省連云港中等專業學校(江蘇連云港,222300)副校長、黨委副書記;2.張宸瑞,江蘇省連云港中等專業學校(江蘇連云港,222300)辦公室宣傳科長。
江蘇省連云港中等專業學校系國家改革發展示范校、江蘇省高水平現代化職業學校。她的前身是始建于1964年的連云港市農業職業中學。經過半個世紀的發展,現有教職工465人,全日制在籍學生6000多名,建有現代服務、加工制造、化工、建筑和汽修等五大專業門類、7個省級品牌(特色)專業和1個現代化專業群,建成2個國家級技能鑒定所和2個國家級技能型緊缺人才培訓基地、4個省級實訓基地和210個校內實驗實訓室,是江蘇省首批、連云港市唯一的現代學徒制試點單位。學校構建了以中(高)等職業教育為主體,成人教育與職業培訓并重的一體兩翼式的辦學格局。
學校位于國家5A級花果山風景區,校園占地面積576畝,總建筑面積近20萬平方米。功能齊全的教學區、辦公區、運動區、生活區,讓這座綠色、人文的園林校園,處處散發出濃郁的現代化氣息。學校始終堅持“培養誠信多能人才,服務江蘇沿海”的辦學理念和多元的人才培養模式,與淮海工學院、南通航運職業技術學院、江蘇聯合職業學院等高校及連云港高級中學、連云港外國語學校合作,開展3+4本科分段培養、3+3專科分段培養,形成了五年一貫制大專、職業中專、“普職融通”試點、高級技工等多樣化的辦學層次,極大地豐富了中職學生的目標定位和學習方式的選擇。學校先后榮獲“全國中等職業學校德育工作先進集體”“江蘇省職業教育先進集體”等30余項榮譽稱號。
多年的辦學實踐讓連云港中專人深深意識到,締造特色校園文化,凝聚現代職教精神,科學制訂實施性人才培養方案,細化人才培養標準,優化辦學條件,強化專業建設,才能從根本上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學校注重通過校企深度融合,特別是將企業文化注入校園文化,營造真實生產實訓環境,培養學生專業興趣和職業素養,通過現代學徒制試點和引導師生參加技能大賽、教學大賽、創新創業大賽、文明風采大賽,培養現代工匠精神,為美好的職業人生夯實基礎。
一、弘揚山海文化,倡導工匠精神,為教育鑄造美的靈魂
學校傳承連云港山海相擁的文化特色和職業教育特性,將合格人才屬性細化為“文明人、正直人、剛強人、有志人、有能人、有為人”,構建了以“創優、創新、創業”為主線,以課堂教學、學生社團、德育活動為主要載體,以“山海文化節”和“山海文化大講堂”為舞臺,以連云港中專山海文化微信公眾號為媒介的“山海文化做人教育”德育品牌。校徽、校訓、校歌和校園物質文化全部圍繞山海核心文化鍛造,隊伍建設、制度文化和培養目標都凝聚著現代工匠精神。僅2015到2016年,從三奪全國信息化教學大賽金牌到2塊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金牌,從全國班主任基本功大賽一等獎到以全新疆班出戰全省職業學校足球錦標賽七戰全勝捧起金杯,連云港中專人正在用心描繪一幅浸潤地方文化和現代職教特色的壯美畫卷。
二、優化教育條件,深化校企合作,為美的教育搭建平臺
學校科學規劃資金使用,確保投資重點和獎勵熱點,加強項目績效管理,全面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益。積極爭取國家、省、市專項資金,不斷改善辦學條件。2016年度學校投入資金近2000萬元,完成國家改革發展示范校和省高水平現代化兩大創建工作,并爭取國家發改委產教融合開放性生產實訓基地立項項目一個。學校紙質圖書總量為138048冊,電子圖書30余萬冊,各類教學資源近40T。學校正在建設千兆網覆蓋校園,已建成校園門戶系統和綜合信息管理平臺,實現了用戶單點登錄,統一認證的功能,從而提高了辦公效率和學校現代化管理水平。在教學中,學校教室已經配有150套多媒體教學系統,122臺有線電視,建成錄播直播系統,同時匯聚了多形態的教學資源,構建了自主學習、協同教研的育人環境。另外,學校還建有一卡通系統和實時監控系統,形成了高效便捷的生活和管理環境。學校切實加強校內實訓基地建設,構建了具有鮮明職業性的實踐教學環境。建成加工制造類、信息技術類、交通運輸類、化學工程類、土木水利類等8大校內實訓基地,學校還與企業合作建立“校中廠、廠中校”實踐教學基地,開發建設教學中心,完成5個企業化數字化技能實訓室建設,新增設備值1108.559萬元,校內實習實訓設備值達6812.32萬元,新建校外實訓基地28家。
朱泳潤,連云港中等專業學校播音主持專業2013級學生,參加2016年江蘇省對口單招考試,被南京藝術學院錄取。說起母校,朱泳潤的話語里充滿感激:“當初來學校并選擇播音主持,是我的夢想,我對播音主持很感興趣,學校給我很大的幫助,我們不僅有非常優越的學習條件,還經常到電臺電視臺見習實習,專業課老師也很敬業,班主任更是認真負責。學校開展專業比賽、藝術節活動,讓我的基本功打得很扎實。”
三、注重社團建設,引導自我發展,為美的教育指明航向
學校全面落實《職業院校管理水平提升行動計劃》,實施突出問題專項治理、現代學校制度建設等六大行動,促進了學校規范辦學。日常教育強化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和自能發展”的能力,提高學生會的影響力和凝聚力。此外,學校學生社團達到70個,70%以上的在校生參加社團活動,建成學生創新教育基地和創業實踐基地。學校社團活動已成為學校校園文化建設中的一道靚麗的風景線,為我校山海校園文化建設起到了良好的推動作用,為學校的蓬勃發展增添了正能量。2016年,學校化工系“武動青春”社團被評為省優秀社團。學校開展一年一度的山海文化藝術節活動和其他一系列活動,如“學雷鋒”主題教育活動、“最美消防戰士進校園”活動、“新華杯”2016年連云港市中小學生田徑運動會活動等。同時,學校還組織了“學雷鋒”“火紅的青春”“維護校園環境”“節能宣傳”“小桔燈·微心愿”等主題板報評比活動。
四、深入推進現代職教體系項目建設,為美的教育插上翅膀
學校將建設職教集團和現代學徒制試點工作納入“十三五”規劃,并獲批省首批試點項目。我們著力做好中高職3+3和中本3+4銜接工作,帶領2014級、2015級學生與連云港職技院、南京旅游職業學院等學校開展師生互訪活動,與合作高校合作制訂人才培養方案,共同管控教育教學質量,推進試點工作常態化、制度化。學校還積極探索普職融通辦學模式,與市外國語學校、連云港高中聯合招收普職融通班,并向市內數十家中小學開放科普實驗基地,不斷探索現代職教體系建設的新路徑。
五、“三維發展”打造專兼結合教學團隊,培養美的教育團隊
學校著力打造“新秀、骨干、名師”三個層次、“態度、知識、技能”三種素養、“課改、科研、實踐”三種路徑的“三維發展”型師資隊伍,教師的職業素養和教學能力得到明顯的提升。一是創建專家引領的省市級教學工作室,陳恒水工作室被確定為第二批省職教名師工作室,胡可云等5位主持人領銜的工作室被評為港城職教名師工作室。二是組建信息化教學團隊,全校共有30組近百名教師參加市級競賽,為學校兩年三奪國賽金牌夯實了基礎。三是組建技能教學團隊,以28個專業項目為中心,組建由29名教練和32名教師選手組成的技能教學團隊,提高技能教學與大賽水平。四是選聘新一屆教研室主任開展落地培訓,進行“五課教研”和新技術、新理念等專題報告,活動豐富,成效明顯。五是組織教師參加企業實踐等專項培訓,選派29名專業教師參加省職業學校技能大賽專項培訓、19名教師參加省培計劃、10名教師參加省技工院校暑期師資培訓,部署94名專業教師暑期下企業鍛煉,進一步拓寬教師多元化、多渠道的培養途徑,提升教師實踐教學能力。
六、實施“1235陽光工程”,讓學生在美的教育路上健康成長
讓學生在體育活動中釋放青春與朝氣,體驗體育的健康與快樂,打造學生健康的體魄。學校整合體育資源,實施“1235陽光工程”:“1”是上好一節體育課,“2”是組織校、系兩級運動會,“3”是做好眼保健操、廣播體操和跑操,“5”是參加國家啦啦操比賽、省田徑運動會、省足球比賽、市中小學運動會和學生體質健康達標測試等5項活動。學校要求教師嚴格執行體育教學規范,師生共同上好體育課。開啟了廣播體操和跑操,讓校園動起來、活起來。由交通運輸系劉連海老師指導,機電工程、現代服務系新疆班學生組成的足球代表隊,艱苦訓練,努力拼搏,以七場全勝的最佳戰績奪得省第三屆職業學校足球錦標賽冠軍以及最佳球員和最佳射手獎。張波老師指導的校啦啦操隊在省賽中獲得團體二等獎、國家單項第2名的好成績。學校在省職業學校田徑運動會和市中小學田徑運動會上也連獲佳績,學生體質達標率也連續多年排在前列。
七、無私鑄大愛,發揮美的教育輻射功能
學校自2011年開設新疆內職班,目前在籍學生達到380余人。民族教育平穩有序,五年來內職班招生人數大幅度增加。每年的古爾邦節,學校領導都會和少數民族同學一起聯歡,每年的中秋佳節和農歷春節,領導和教師們也都會放棄與家人團聚的機會來到學校與學生聯歡。他們熟悉每一位特殊學生的基本情況,經常與新疆學生促膝談心,還經常為救治生病的新疆班學生慷慨解囊,也會為每一位學生的點滴進步而點贊。教育教學管理如嚴父,生活學習關心像慈母,這是對新疆班教師們的最好寫照。張正寶、妥兵等多名新疆班學生在技能大賽中獲獎。學校還與新疆喀什地區技工學校和烏魯木齊、和田、伊犁等地職業學校簽署協議,實現合作辦學,努力為邊疆建設培養更多更優秀的技能型人才。
職業教育的發展,經濟社會對技術技能型人才的要求,讓連云港中專人深刻體會到,比金牌和榮譽更重要的是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根本提升。職業學校更應突出“人”的長遠發展,通過環境熏陶、學科滲透、教師引領、活動展示等方式,引導學生感知美、欣賞美、崇尚美,培養學生鑒賞美、創造美、擁有美的能力。2017年,學校將以創建連云港高等職業學校為目標,以“十三五”規劃項目為重點,全力爭取國家發改委產教融合開放性實訓基地建設項目1個,全面啟動省現代化示范學校建設,建設省現代專業群和高水平現代化實訓基地各2個,建成化工類和旅游類技能大賽省集訓基地和市教師培訓基地各1個,建設現代學徒制試點項目和校企深度融通項目不少于5個。以技能大賽帶動技能訓練,保持師生在國家級大賽中奪金的強勁勢頭,以信息化促進現代化,以山海文化化育校園文化,以現代治理規范學校管理,繼續譜寫美的職業教育新華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