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瓊
語言是思維的外殼。英語學習,除了學習詞、句、段等語言基礎知識外,還需培養和發展學生的語言思維能力,也就是說:學語言、促思維。英語教學需拓展學生的學習視野,活躍思維,為后續學習、為創新人才的培養打下堅實的語言基礎。在培養小學英語語用思維能力方面,結合多年的小學英語教學實踐具體談一談教學策略和建議。
一、依托游戲,善說詞
游戲教學是小學生喜聞樂見的學習活動。小學生好奇、好動、好思考。教師需充分掌握小學生的學習心理特點,在課堂教學中善于結合游戲活動,啟思啟說,寓教于樂,在快樂輕松的
學習活動中,操練語言,培養思維能力。如在學詞的教學過程中,可以用以下活動方法來復習已學詞匯,讓學生養成自主積極思考的好習慣。
(一)頭腦風暴
如教師出示單詞school,要求學生主動思考,給出和school相關聯的單詞。學生會說Chinese,English,Social Science...,teacher,friend,pen-friend...,play football,play the violin...,running race,basketball match,singing contest...學生在此類有關聯的詞匯復習活動中,才思敏捷,溫故知新。
(二)快速反應
在課堂的單詞復習中,除了常規的詞匯默寫外,不妨有這樣一種“快速反應”的游戲活動來引領學生積極思考,回憶、串聯舊詞,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收效。如教師給出單詞首字母m,學生以“開火車”方式,依次說出并拼讀出首字母為“m”的單詞,如middle,museum,machine,minute,most,minus,Monday...如果有學生拼錯所講單詞,全班其他同學就會開心地說“Bomb”。學生在歡快的游戲活動中,學有所思、學有所樂,更重要的是學有所獲。
二、借助提示,會說句
小學生在三四年級積累了一定量的詞匯后,英語學習中還需由“詞”過渡到“句”的操練。在句的操練中,切不可死記硬背,英語學習不是“讀讀、背背”那么簡單就可以學好的。小學英語教學中需鼓勵學生多自主思考,由詞及句,開動腦筋,拓寬思維,在有意義的發散性“造句”操練中學習語言,培養優良的思維技能。如教師給出提示詞what,weather,學生可以造句為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Whats the weather is it today?由“詞”到“句”的操練還可以在以下的活動中開展。
(一)圖表提示
如《牛津小學英語》5B(蘇教版)Unit9 The English Club Part A的語篇學習,在進行所涉及的“人物、所在國家、所說語言”的梳理性語用操練時,教師可以設計并通過以下表格的提示,啟發學生積極思考,由詞及句,表述語篇意義。
之后,教師還可以設計并追加這樣的問題:語篇中人物“Tony”來自美國,他可能會說什么語言呢(因語篇中未涉及)?如果新朋友“Jack”來了,那猜猜他的情況又是怎樣呢?
請拓寬思路,發揮想象,用英語說說吧。
(二)關鍵詞提示
學生英語學習的語用操練不是一蹴而就的。平時的教學中教師需多創設生動的學習語境,輔助學生進行造句操練,為學生能用英語“能說會道”打下堅實的學習鋪墊。如教師給出關鍵詞提示Hobbies:make puppets,collect stamps...,學生需積極思考,給出開放性的多樣答案。如Kate likes making puppets.Kate can make puppets well.Kate does well in making puppets.Kate doesnt want to make puppets...豐富多樣、靈活機動的語句表達操練,發揮了學生的想象力,拓寬了學生的語用思維,學習操練到位而不越位。
新課程理念下教師的“傳道、授業、解惑”需讓學生在英語學習中學有所思、學有所獲。教師需積極創設語境,在有意義的語用操練中引領學生主動思考,培養、發展學生的語用思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