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海燕
摘 要:一個企業如若有了凝聚力我想就不會差得太遠。本文就增強企業凝聚力,從堅持企業黨組織的領導并積極開展工作;不斷使企業領導干部和員工樹立信心;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人為本的理念;創建良好的企業制度等方面進行了討論。
關鍵詞:困難企業;增強;凝聚力
凝聚力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重要基礎,是一種深層次的企業文化理念的體現,是否擁有強有力的企業凝聚力對企業的未來有著不可忽視的影響。一個企業即便擁有充足的資本,一流的技術,廣闊的市場,眾多的人才等眾多優勢,但是一旦失去了凝聚力,那么這些優勢會在很短時間內消失,人心渙散,各謀其事,企業的生存發展就存在嚴重問題。如若一個企業經營不善,連年虧損,那么就會影響員工收入,同時情緒不穩定,對企業發展前景產生懷疑,從而導致一些高校畢業生甚至管理骨干紛紛“跳槽”,這對企業來說也是一種損失。因此企業要發展,增強企業凝聚力的迫切性尤為明顯。這就要做到以下幾點。
一、要充滿信心,堅信經過努力,企業凝聚力會不斷增強
信心是戰勝一切困難的首要條件。沒有信心,要增強企業凝聚力就成了空談。樹立信心要從兩個方面做好工作。
一方面,企業的領導一定要樹立信心。領導是企業的領頭人,是企業的領導核心,只有領導樹立了信心,才有可能在根本上增強企業凝聚力,帶領整個企業戰勝困難,走向成功。首先,企業領導必須練就過硬的政治素質,學習正確的理論并以之為指導,擁有了過硬的理論知識,在開展各項工作中不斷地創新,總結新的經驗,找出新的工作方法,為今后工作的進一步開展打下堅實基礎,這樣就會在企業建設工作中游刃有余。其次,要認真學習專業知識和科學文化知識,特別是管理知識,不斷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質。增強企業凝聚力是一項相對復雜的工作。員工因個人性格、所處工作環境的不同以及其他諸多不確定因素的影響,思想狀況出現差異是必然的,這就為增強企業凝聚力帶來了一定的困難。所以企業領導應不斷地加強學習,不斷提高和豐富自己的素質,增強駕馭全局和處理企業各種問題的能力。
另一方面,每一個員工都會關心自己所在企業的前途,關心企業的發展前景。企業要增強凝聚力,就必須讓員工相信,要不斷向員工宣傳積極的企業文化理念,企業有著美好前景,使員工相信企業有他們個人發展的空間。同時企業要抓住時機,動員員工努力奮斗,克服困難,齊心協力為企業發展做出貢獻。
此外,還要著力構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教育員工要克服困難,學習先進,艱苦奮斗,勇于奉獻。
二、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
以人為本是科學發展觀的核心,是企業發展的重要環節。對于企業來說,本就是根本,就是出發點、落腳點,就是維護員工的根本利益。企業是人的集合體,靠每個部門,每位員工的團結和共同努力而不斷發展的,人的要素是企業的重要要素,企業必須深刻理解以人為本。全面把握科學發展觀的精神實質和科學內涵,切實做到以科學發展觀統領企業發展的全局,把科學發展觀落到實處。堅持以人為本,就要堅持“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就要正確反映和兼顧不同部門、不同崗位員工的利益,關心每個員工的利益要求,體現人文關懷,滿足人們的發展愿望和多樣性的需求,就要關注員工的生活質量、發展潛能。
首先,要關心愛護每一位員工。關愛員工實際上就是一種人文關懷,是以人為本理念的具體體現。每一個員工都希望被他人所關心。當員工的這種心理需求得到滿足時,他們和企業的關系就會更加融洽。員工就會感受到企業重視自己,給了自己關懷,感到溫暖,自己也應該以實際行動來回報企業;會認為自己和企業是相通相融的一體,企業發展了,自己會得到更大的發展空間,就會有更大的光榮,從而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相反,忽略甚至漠視員工個人心理需求的時候,事情的結果會走向相反的方向。企業要關心員工的生活,關心他們的健康、疾苦以及他們關心的種種問題。特別對于困難職工一定要予以更多的關懷。一方面,工會組織自成立時起就是為員工服務的,其開展工作一定要做到關心員工,愛護員工。員工生病,企業予以慰問,員工有困難,企業予以積極幫助解決,員工參加有益活動,企業予以支持,對新進入企業的大學生,要在工作、生活、學習上加大關懷力度;對困難職工應當定期或不定期走訪慰問,使他們深切體會到企業大家庭的溫暖。企業還要努力建設職工之家,經常組織職工喜聞樂見的活動,增強企業和員工之間的情感。如果能持久做到這一點,就為企業留住人才、吸引人才創造了條件。此外,企業還應當適當關心員工家屬和子女。一些成功企業十分注重這一點,例如日本一家有名企業,每當重要節日,企業都會給員工妻子送上一份精美的小禮物,并附上感謝她對員工工作的支持的留言。這雖然只是一個小小的細節,但在很大程度上增強了企業和員工的感情,增強了企業凝聚力。這些細節可以為我們增強凝聚力所借鑒。
其次要重視員工,并采取適當的激勵機制。每個員工都希望自己的工作得到領導的重視與肯定。適當地對工作出色的員工進行表揚或者獎勵,會使員工信心百倍,樂意從事這項工作;如果對員工的成績視而不見,那就會可能使員工失去工作熱情,久而久之,不僅不會使工作效率得到提高,還可能會使企業凝聚力受到制約。企業一方面要關注員工的工作,對他們的成績予以肯定,并重視他們提出的建設性意見。另一方面要建立合理的激勵機制,從而激發員工的工作積極性。管理學中有這樣一個故事:某王爺家中的廚師做的烤鴨堪稱絕技。一日,王爺讓廚師做烤鴨以招待來客。然而當王爺發現烤鴨的一只腿不見了,就責問廚師。廚師說王爺家中鴨子都是一條腿。王爺不信,來到鴨棚果然看見鴨子都是一條腿站著,另一條腿縮了起來,就鼓了鼓掌。此時鴨子都驚恐著雙腿站立。廚師說:“您要是早點鼓掌,鴨子就是兩條腿了。”可見,沒有激勵意識就不會有高的工作熱情,也就不會有強大的企業凝聚力。
三、創建和諧企業,增強和諧氛圍
和諧是企業的寶貴財富,是企業一筆無形的資產,為企業的發展保駕護航。要創建和諧企業,就要處理好各方面的關系。一是領導和員工的關系。領導要和員工溝通。溝通可以增強員工和領導互相信任,消除誤解,增強領導和員工之間的親切感,同時能增進了解,為進一步工作提供參考。溝通可以是多方面的,可以就工作、學習、生活各方面進行交流,從而及時地了解職工的思想、家庭以及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各種問題,從而為制定增強企業凝聚力方案提供原始資料。同時,領導要和員工同甘共苦。領導要以身作則,艱苦奮斗,和員工共同為企業的發展不斷努力。領導和員工同甘共苦有利于激發員工迎難而上的激情,有利于企業克服困難,提高效率,走出困境。二是企業領導之間的關系。領導必須團結,要建設一個有較強向心力的領導班子。領導班子是企業的領導核心。班子是否團結,是否具有向心力和凝聚力至關重要。領導班子要利用民主生活會、談話等多種形式進行交流,在工作中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只有形成了堅強的領導核心,整個企業才有可能團結。三是要積極進取,謀求發展。馬克思主義哲學指出:物質決定意識,企業凝聚力必須有堅實的物質基礎作為保障,而不可能建立在發展停滯的基礎之上。企業必須做好生產工作,以生產謀求團結,以團結促進生產。
四、建立公平合理的制度
制度是企業凝聚力的保障。制度的直接目的就在于獎懲。如果先進的得不到鼓勵,落后的受不到懲罰,必然會出現令不行禁不止,“干好干壞一個樣,干與不干一個樣”的現象,企業則會失去活力,人心渙散。所以制度是企業發展必不可少的。制定制度就必須遵循合理公正的原則。
首先,分配制度要公平。盡管一些企業報酬相對低,但是這不是影響凝聚力的主要原因。“不患寡而患不均”,如果制度不公,就會使員工出現不滿情緒,從而影響企業凝聚力。分配制度應體現按勞分配原則,并適當考慮到崗位職責、貢獻、創效的大小。突出投入產出的效率原則。
其次,員工的選拔要公平。工作地位的提升是員工工作成績的一種表現,是個人的新發展。不公平的選拔制度會是企業凝聚力下降。例如,員工升遷的背后往往付出了很多汗水,而不公平的選拔制度可能是付出巨大辛勞的人沒有得到選拔機會,而工作清閑的人得以升遷,這同樣會使員工產生不滿,而且這種不滿情緒往往更強烈。所以,員工的選拔必須公平,要和業績、資歷、學歷、職稱等以一系列因素掛上鉤。此外,公平合理的制度還應涉及獎懲、紀律等許多方面。
總之,增強企業凝聚力是一項較為復雜的工作,是一項整體性較強的工作,需要從各個方面進行努力。是一項長期性的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其效果也不是立竿見影的。要增強企業凝聚力,必須在各方面進行努力,并“持久作戰”,如果做到了這些,那么企業的凝聚力將大大增強,從而為企業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