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智泳



(南海區信息技術學校 廣東 佛山 528231)
摘 要:近幾年,中等職業教育也順勢而為,積極開展國際交流與合作,大力發展中外合作辦學項目,儼然已成為中職學校培養適應國際和國內勞動市場需求的高素質復合型人才的一種新途徑。本文通過調查問卷的方式分別收集了本校教師和學生對于出國目的、出國遇到的障礙等問題的看法,并以此為基礎,提出了一些留學項目開展的改善建議。
關鍵詞:信息技術;中外合作;改善建議;定量分析
近幾年,中等職業教育也順勢而為,積極開展國際交流與合作,大力發展中外合作辦學項目,儼然已成為中職學校培養適應國際和國內勞動市場需求的高素質復合型人才的一種新途徑。然而,佛山南海信息技術學校與外國院校合作辦學的歷史比較短,因此需要更多的理論和實踐總結使此項目順利進行。該項目通過了解我校教師和學生對該留學活動的理解,將有利于老師教學工作的開展實施,也有利于引導學生正確面對即將到來的留學生活。本文通過調查問卷的方式分別收集了本校教師和學生對于出國目的、出國遇到的障礙等問題的看法,并以此為基礎,提出了一些留學項目開展的改善建議。
一、南海信息技術學校留學生概況
佛山市南海區信息技術學校于2009年與懷卡托理工學院簽署了開展合作辦學的備忘錄,正式啟動職教國際化工作,并于2011年9月正式在商務英語專業下開設新西蘭留學班,采用2+2年的學制,利用轉學分的通道,與新西蘭懷卡托理工學院聯合培養新西蘭商務本科生。截止到目前,本校新西蘭留學班已經連續5年成功開班,現國內在讀生規模達50人。并且已有4批學生輸送到新西蘭留學,首批留學生中有2人已本科畢業,且留于新西蘭工作。另外,國內的50人在讀生分三個班,其中2015級新西蘭班正在準備簽證材料,預計于2017年7月中旬赴新西蘭留學,2016級也將于2018年7月份出國。
二、南海信息技術學校新西蘭項目留學人員定量分析
為了進一步分析南海信息技術學校新西蘭項目留學工作的具體情況,我們首先對各年級的入學人數與出國人數進行統計。接著,為了解我校教師和中職生對出國目的的看法,以及可能的障礙,我們向老師分發了120份調查問卷,回收了109份有效問卷,而學生分發了80份問卷,回收了71份有效問卷。
(一)我校派出人員概況
佛山市南海區信息技術學校派出人員概況
從表1可以看出,自2011年至2013年,佛山市南海區信息技術學校留學人數一直徘徊在8-9人,基本保持在10人以內,增長緩慢。但到了2014年,由于佛山市南海區信息技術學校與新西蘭懷卡理工學院達成協議,留學生不用讀大專過渡,通過語言測試后,可以馬上升讀本科,因此人數開始激增。這充分說明了留學生對留學的學歷有一定的要求,并且希望能在最短的時間內獲得更高的學歷。
(二)中職生出國目的及障礙
通過對比表2和表3,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無論是中職教師或者留學生本人,出國最大的目的都在于開闊眼界,增長知識,希望到國外體驗另一種教學方式,并且了解西方社會的先進性。其次,部分的中職教師和留學生都認為,學生學業完成之后希望可以留在國外,并且通過留學可以提高自身的英語水平。可是通過對比兩幅餅狀圖發現:雖然大部分中職教師認為學生出國留學只是為了拿文憑,但留學生卻有另外的看法,除了獲得文憑以外,他們出國更注重增長見識,開闊眼界,增長管理、科技等各方面知識。
通過對比表4和表5,可以發現外界(中職教師)與中職留學生對出國留學的障礙有不同的看法。職教師普遍認為,中職生出國留學最需要考慮的是經濟問題,即家庭能否負擔。但是,相對歐洲與北美國家,新西蘭的生活成本和學費并不貴。而且近幾年中國的家長越來越重視孩子的教育,所以面對出國留學機會時,僅有29%的學生認為經濟基礎與學習能力是最大的障礙,同列第二。在眾多障礙因素中,語言水平被認為是最大的障礙,其所占比例是33%。
(三)歷年入學英語中考平均分。佛山市英語中考總分為120分,從此表可見,歷年入學英語分數并不高,基本沒有達到及格線,因為此項目報讀學生的英語基礎差。不過可以看出入學平均分在不斷地升高,2015級達到一個最高點。2015級對比2012級差了將近16分,即使2016級分數有所下降,也會與2012級大概相差8分。
四、存在問題與建議
通過近幾年的發展,佛山市南海區信息技術學校的新西蘭項目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可是從以上數據分析以及平時的項目運作當中發現一些問題,例如學生入學英語成績普遍偏低,對留學生活的語言要求不清晰,對課程設置滿意度不高等。
第一,努力提升學生英語水平。新西蘭懷卡理工大學本科學習的語言要求是雅思6分,而學生入學英語成績普遍偏低,存在較大差距是形成學生能力弱和自卑心理的最大障礙,所以本項目的學生仍需要多花心思學習英語。為了真正提升留學生的英語語言能力和水平,南海信息學校國際部在原有教學改革的基礎上,擬開展分層教學,即按照學生英語水平分級提供英語教學,按等級考核,逐級提升。學生在通過低一級課程考核后方可升入高一級的課程學習。希望通過這種教學管理制度上改革,打破常規班級制度,突出語言水平管理,根據學生的實際英語水平實施教學,通過教學評價,刺激學生努力學習而升入高級的教學班級,獲得更高水平的教學內容。
第二,定期組織師生教學座談會,了解學生對合作辦學項目的意見和建議,通過聽課,教學研討會,教學座談會等形式,及時了解授課老師的教學方法以及課程設置上存在的不足。同時大力促進中新雙方的老師進行定期交流,中方教師可以更好的學習新方教師的教學方法,以幫助學生出國后更好地適應國外的教學模式。
參考文獻:
[1]朱桃福;孫連越.上海中等職校中外合作辦學現狀及思考[J] 職教論壇2003(21):19-22
[2]甘學春;胡雷;張寶昆.云南省高校出國留學及歸國人員情況定量分析[J],云南高校研究2000(4):140-144
[3]謝穎峰.對中外合作辦學項目的思考與建議[J]思考科研2016(5):55-56
[4]沈玉潔;彭浩晟;王鵬偉.廣東省高等教育中外合作辦學問題研究[N],遼寧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2(4):40-41
[5]亞玫,樊曉光.新西蘭“以學生為中心”的職業教育課程設計的理論與實踐——以懷卡托理工學院為例[N].青島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6(3):68-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