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應忠
摘 要:班主任既是學校工作的接受者又是實施者。作為小學班主任更是有著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即小學生的模仿直接對象和心靈塑造的基礎。因此,作為小學班主任要使社會、家庭、學校形成教育合力,培養學生,教育學生。
關鍵詞:班主任;班級管理;班主任工作;藝術
班主任工作是一門藝術。小學班主任不僅是教育科學工作者,同時還是教育藝術工作者。小學班主任工作藝術,是遵循小學生身心發展規律的必然要求,是對基本原則和方法的創造性應用,是班主任思想方法、工作方式、情感態度、素質修養的綜合體現。那么,如何才能做好小學班主任工作呢?
一、班主任要協調好學校家庭社會三方面教育力量,充當好橋梁和紐帶
社會、家庭、學校多方面的教育影響下,只有各種教育協調一致,形成一個巨大合力,才能保證學生的健康成長。小學班主任是溝通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橋梁。班主任要充分利用家長會議、家長學校、家庭訪問、家長聽課日、接待家長來訪等形式,密切學校與家長之間的關系,注重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的雙向交流,形成教育合力。組織學生開展“請家長說句勉勵的話”、“評選家務勞動小注手”、“自己學當一天家”等行之有效的教育活動。小學班主任要注意發揮好教與學、教與導、師與生的紐帶作用,做到既教書又育人,把學生的思想、學習、生活各方面緊緊結合起來,使他們的身心、智力得到凈化與升華,從而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二、班主任要協調好與各任課教師和家長的關系
每節課的教學管理是班主任替代不了的,所以要求教師要有合作精神,共同參與班級管理。任課教師是班主任的信息來源,所以要通過他們及時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學習情況,及時發現班級存在的問題,發揮集體的力量、合作精神。避免互相責備,樹立各位老師的威信。牢記我們是一個整體,甘當大家的助手。
處理好與家長的關系,班主任和學生家長建立協調、融洽、相互信任、相互配合的人際關系,與家長教育上的合作,是學生健康成長的重要保證。班主任和家長在價值認識上存在著內在的本質的一致性——希望學生成才。但由于他們在對學生態度、認識以及教育方式方法上存在差異,常常會導致關系的失調甚至情緒對立,不能相互配合。一般而言,在調節班主任與家長的關系中,班主任起主導作用。班主任應以尊重、平等的態度對待學生家長,主動及時向家長反映和了解學生情況,共同商量教育對策;如組織學生家長委員會,設立家長聽課日,請學生家長參加和支持班級活動等等,和家長交往貴在坦誠相待,讓他們深深體會到我是愛他們的孩子的。
三、班主任要實行班級民主管理,樹立學生自我管理意識
小學班級管理的民主性,是要充分調動全體學生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發動和組織他們參與班級管理。努力為他們創造班級管理的機會和條件,處處尊重他們,使所有成員把班級管理看作是自己的權利和義務。樹立他們的主人翁意識,使他們都具有向心力、凝聚力,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人人當家作主,共同為班級管理出謀劃策,爭當先進;切忌專制獨裁,搞家長制,設一言堂;切忌放任自流,不管不問,任其自然。要調動全員積極性,關鍵還在于班主任要言傳身教,以自身的積極性作為無聲的動員令。要像火種一樣,以灼熱的光和熱去點燃周圍的人。引導學生自我管理,根本上在于培養自我管理能力。教育是要將“捕魚”的本領傳授給學生,不是直接將“魚”給他們,即通常所說的“授之漁”而不是“授之魚”。我在班級進行“45分鐘應該怎樣度過”的班級討論中,有意識地讓兩位不太守紀律的同學擔任裁判,做主持人?;顒又?,這兩位學生感受到了大家的信任,并且深深體會到;成功地進行一項集體活動很不容易,不但要每個同學嚴以律己,還要大家互相配合。從此,這兩位同學開始嚴格要求自己,主動關心集體。小學班主任要認真抓好班級管理工作,充分發揚民主,讓全體學生積極參與班級管理,千方百計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培養他們獨立自主的精神和自我管理的能力,逐步完成由教師管理向學生管理的過度,以實現“管,是為了不管”的目標。
四、班主任要把德育工作貫徹到日常教學管理中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促進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焙⒆拥男撵`是一塊神奇的土地、純潔的世界,播上思想的種子,就會獲得行為的收獲;播上行為的種子就會獲得習慣的種子;播上習慣的種子,就會獲得品德的收獲,播上品德的種子,就能得到命運的收獲。小學生的德育工作是一項艱巨復雜的“心的工程”,生搬硬套或成人化都是無意義的,有時反而會使手教育者產生逆反心理。這項工作必須講求春風化雨,潤物無聲,耐心細致,潛移默化。貫徹激勵、賞識、成功思想,必須把握時機,對癥下藥,有的放矢,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所謂把握對學生進行德育的最佳時機,就是指充分利用學生當時的積極的情緒狀態,運用適當的方式和手段,促使學生進行自我教育,從而實現預定目標。班主任的學識、胸懷、修養、素質都對學生有著深遠的影響,所以在處理班級事務中班主任要頭腦冷靜,充滿智慧。班主任要恰當運用表揚與批評藝術,表揚與批評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它們互相依存,互為條件。表揚作為對學生的一種好評和贊美,既標志著班主任認可的一種價值取向,又指明了學生今后言行所應遵循的尺度和標準。批評作為對學生的一種否定性評價,是一種消極的“強化”,能喚醒學生警覺、自責,可以起到幫助學生修正錯誤并接受教訓而免走彎路的良好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