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軍+袁海燕
摘 要:班主任是班級的直接教育者、組織者、領導者和管理者。班主任工作的成功與失敗,都將直接影響著學生的身心發展,長遠來講他很可能影響孩子們的一生。
關鍵詞:小學班主任;管理;策略
班主任是學生成長的引路人,小學生的心理、生理和年齡特點決定了班主任要付出很多精力,以高度的責任心和事業心去關愛學生,勤于管理,培育良好的班風、學風,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和整體素質的提高。小學班主任面對6、7歲至11、12歲的兒童,工作更加繁重。任何一位班主任都希望勝任這項工作并把自己從繁重的工作中盡量解脫出來。那么,如何開展小學班主任工作呢?
一、親近孩子,樹立威望
誰愛孩子,孩子就會愛他,只有用愛才能教育孩子。班主任要善于接近孩子,體貼和關心學生,和他們進行親密的思想交流,讓他們真正感受到老師對他的親近和愛。這是班主任順利開展一切工作的基礎。研究學生是教育取得成功的必要條件,最好的途徑是通過活動觀察,了解班風、學風,了解全班主要的優缺點并分析其原因所在,了解家長普遍的文化層次,找到亟待糾正的弱點;二要研究學生的個性特征(包括能力、氣質、性格、愛好等),了解個人的生活環境,掌握哪些是積極分子,哪些是特別需要注意的學生等等。在親近與研究學生的過程中,班主任要努力展現自身廣博的文化與高尚的道德情操,使學生對你既親近又崇拜,既認定你是值得信賴的老師,又把你當作好朋友,樹立起班主任崇高的威望。那么,你的教育可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身正為范、嚴格要求
作為班主任,必須在儀表、言語、行動等方面以身作則,為人師表,樹立班主任的“美好形象”,這對學生的個性發展、品行修養、為人處事等都有很大的影響。班主任的儀表要端莊,儀表是一個人內心精神世界的體現。作為班主任,其穿著打扮應當符合時代精神和自己的職業特點,要設計好自己的儀表,有意識地給學生形成美好的印象和良好的影響。另外,班主任必須具備誠實、正直、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言傳身教的良好道德品質。班主任應事事以身作則,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這樣才有說服力。班主任工作對學生始終具有示范性,班主任只有處處以身作則,為人師表,才能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一位模范班主任說過:凡是要求學生做到的,我都首先做到。學生只有看到優秀的品質在班主任身上活生生地體現出來,才會信服、仿效,才會激發他們發自內心的對真善美的追求。班主任不僅是一種分工,更多的是一種奉獻,它不僅需要滿腔熱忱、兢兢業業地辛勤耕耘,還要作出一定的犧牲,甚至“甘為他人作嫁衣”乃至“蠟炬成灰淚始干”.小學生的日常行為習慣有許多時候是在有意無意的模仿中形成的,模仿是培養兒童良好行為習慣的重要途徑。
三、是非分明,精練果斷
當班主任就要做到是非分明,慈而不軟,決策果斷,做事干練,這樣才能充分顯示出班主任的組織領導能力,從而讓學生心服口服。我班有個出了名的調皮學生陳劍,有一次他和平時較文靜的林遠發生了爭吵,不善言語的林遠被叫到辦公室后,面對著我眼淚直流。而當我了解事情的原委時,兩人各不相讓,都說是對方的錯,拒不承認自己有錯。我并不因為陳劍一貫的調皮和林遠看似委屈的淚水而輕易表態說是陳劍的不對,而是果斷地從事情的源頭找起。經調查,竟是林遠錯得更多,當我向他們逐個指出雙方的錯誤時,兩人都低頭承認了錯誤。事實證明,班主任需要具備精練果斷的能力。
四、尊重孩子,理解寬容
現在,社會上有一種提法“理解萬歲”,成人需要理解,小學生更需要理解、需要寬容。新時代的少年兒童,他們富有幻想,敢于實踐,常常有一些近乎離奇的想法與做法,對此,班主任老師要能理解,進行具體分析和引導。另外,小學生自制能力較差,是非觀念不十分清楚,容易干傻事,犯錯誤。面對他(她)們的錯誤,班主任不能只是簡單地批評,甚至訓斥體罰,而要分析他(她)們犯錯誤的具體情況,有針對性地進行思想教育。一旦認識和改正錯誤,就要寬容,要鼓勵他們再接再勵,這樣做,容易加深學生與班主任的情感交流,取得事半功培的教育效果。對學生的關心和尊重,應該貫穿于班主任工作的全過程,學生思想、學習、生活方面的傾向和問題要處處留心,學生的意見、建議,甚至批評要虛心聽取,對正確的要給予肯定和尊重。當學生的家庭或周圍環境發生較大變化時,更要獻出母親般的愛,去關懷、體貼,幫助他們克服困難,振作精神,重新鼓起前進的風帆。
五、多方聯合共同管理
班主任只憑自己的威信和力量是不可能取得教育成功的,他必須力爭本班科任老師和家長對學生有一致的要求和態度,并時常同他們交換意見。家長會是學校與家長聯系的重要途徑,班主任應高度重視,確保會議質量,盡量與家長取得積極共識。要充分調動家長的積極性,配合學校教育好孩子,班主任工作才能更加順利輕松。班主任還要通過觀察、與學生談心、干部和同學之間互相監督匯報以及聽取來自校領導、其他老師和社會的意見等等途徑,建立起豐富的信息網絡,隨時掌握并調控學生的思想行為動向。
總的來講,作為班主任,要做好自己的工作,就必須善于研究小學生的生理特點、心理特征和行為習慣,善于了解學生、熱愛學生、關心和幫助學生,要認識到教師與學生在人格與地位上是平等的關系,尊重學生,學會與學生交朋友。只有做到了這些,我們才能真正組織和管理好我們的班級,才能真正當好一名讓學生信服和敬仰的小學班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