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鋒
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逐步深入,在初中語文教學的過程中,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已經成了課堂的主要形式。在初中語文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善于使用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提高學生在課堂上的參與度,讓學生都能夠在課堂中積極主動思維,有效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以及學生的語文能力。
關鍵詞:多媒體;語文教學;興趣;運用
隨著信息技術的普及和教育資源的不斷豐富,多媒體作為一種新興的教學輔助手段,以它生動活潑的界面,豐富多彩的信息,優化了課堂教學效果,特別是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贏得了各科教師的青睞。
一、巧用多媒體激發學生興趣
初中語文傳統教學活動中,教學導入環節通常被教師所忽視,通常想用三言兩語來解決問題,其實這樣的導入方式已經走進了一個誤區。新課導入不僅要幫助學生收心、迅速進入課堂學習狀態,而且還要能夠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例如:教學高爾基的《海燕》,這是一篇富含情感、積極向上的文章,教師在新課導入的時候,如果還是三言兩語,勢必難以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動力。針對這種情況,一位教師選擇了導入新課的方式,運用多媒體進行輔助,從網上下載了一段海燕搏擊風浪的VCR(畫面),加上全文配樂詩朗誦,將其在上課時播放,一下子就把學生的注意力集中起來了,迅速進入到課堂里、教材中。學生不僅在直觀上增強了對海燕精神的領悟、理解、敬重,而且為接下來的教學活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極大地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
二、利用多媒體突破重難點
教學重難點的突破是需要學生積極參與的,教師要充分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讓學生能夠感悟到教學內容。教師通過多媒體課件增強理解力和記憶力,提高教學效果。教師要從網上搜集相關的教學資料,并制定多媒體教學課件,增強學生的注意,并將教學重點以及教學難點分層次進行再展示,讓學生能夠順利地突破重點、難點。如:在八年級教材《藤野先生》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讓學生體會魯迅先生有怎樣的愛國主義情懷,對藤野先生長達幾十年的尊敬和愛戴從何而來,使學生感受魯迅先生筆下藤野先生的形象的同時,學會記敘文中選取典型的事例真實生動、傳神地表現人物的崇高品質的寫作方法。教師一方面要認真備課,針對教學重難點進行講解,另一方面教師要利用多媒體課件充分激發起學生的主動意識與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教師要針對教學重難點通過多媒體課件進行展示,讓學生深入進行思考、探索、交流,感受魯迅通過文字描述對藤野先生強大人格魅力的展示,學會課文的寫作方法。
三、運用多媒體鞏固知識
教學實踐證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多種感官并用,學習效率最高。運用多媒體教學中的圖片、文字、音樂、色彩、動畫等,可以多角度,全方位的豐富學生的感知,使學生視聽并舉,身心投入,感覺得以引發,對學生的思維訓練更靈活、更全面,特別是多變的畫面,動聽的音樂,增強了教學內容的形象性和動態感,使學生各種感官得以激發,從而有效的提高學習效率。中學語文課文中,不乏小說和劇本,而單純依靠文字來理解教學內容,無疑是枯燥乏味的,尤其一些國外的作品,往往需要結合當時的社會背景來理解。語文來源于生活,來源于社會,多媒體讓世界濃縮,把課堂搬進生活,將教學內容在動與靜、虛與實、局部與整體、外表與內質之間進行轉化,有利于多角度突出事物特征,降低學生提取意象的難度,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鞏固。
四、運用多媒體發展思維
在整個初中階段,學生的思維由直現形象思維到抽象思維過渡,因而,在教學中運用投影或動畫創設課文情景,能幫助學生掌握感性知識,并發展抽象思維。如《變色龍》一課,教學的重點是細節描寫和對話描寫,那么,教學時就可以利用多媒體制作出表現主人公奧楚蔑洛夫的幾處細節變化,如脫、穿大衣,并可以通過放映圖片表現他表情的變化,以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在此基礎上練習分角色朗讀會收到理想的效果。另外,我還根據課文內容設置了這樣的擴展練習:假設奧楚蔑洛夫穿過廣場迎面遇見將軍的哥哥,他們會說些什么?要求用對話描寫表現人物性格。學生們的積極性一下子被調動了起來,有的把將軍的哥哥塑造成了一個愛占便宜的小人,有的把他塑造成了一個不講理的蠻漢,也有的把他塑造成了一個正人君子。總而言之,通過這樣的練習,既使學生加深了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又發展了他們的抽象思維。
五、運用多媒體擴展知識
語文內容通過多媒體技術展現給學生的是圖文并茂的,不只有聽覺上的感官,而且還有視覺上的沖擊,豐富了課堂內容,活躍了課堂氣氛,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如:在對《春》的一文教學中,它屬于一篇詩意濃厚的散文,對學生進行春天的描述時,學生往往聯想到的還是自己見到過的景色,再擴展也想不出其它的來,老師可通過多媒體把五大洲、四大洋的關于春天景色的圖片展現給同學看,并講解圖片所在區域的溫度帶,提問關于這個溫度帶的特點等;老師還可以播放一些關于描寫春天的音樂名曲,并介紹一下這些歌曲誕生的國家以及作者介紹,讓學生充分地了解知識,以達到擴展知識的目的。
總之,多媒體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運用是現代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教學質量的提高離不開現代社會的發展,在教學實踐中,我們應積極探索,努力尋求現代教育技術與實現語文教學目標的最佳結合點,以促進教學過程的最優化,從而更有效地提高語文課堂教學的整體效益。
參考文獻:
[1]賀穎.多媒體技術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運用[J].青少年日記:教育教學研究,2011(4).
[2]劉元政.語文課堂教學創新的幾個環節[J].文學教育(上),2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