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秋菊
(漳縣武陽中學 甘肅 定西 748300)
摘 要:實施素質教育需要創新,本文就“對話教學”理論進行了解讀,闡述了“對話教學”的行動策略。對在課堂教學中如何開展“對話教學”,創造性地設計符合學生實際的教學活動,調動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提高學生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合作能力的教學模式進行了探索。
關鍵詞:對話教學;策略;課堂教學;教學模式
素質教育的全面推進,對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培養學生動腦,動口,動心的能力,教會學生獲取知識的方法和途徑是當務之急。實施素質教育,主陣地是課堂。這種教學模式是指在課堂教學中學生自覺、主動、積極、自我參與的學習實踐活動。通過一系列的自主實踐活動使學生身心思維、個性得到和諧發展的一種教學過程。本文結合英語教學實踐,就如何將“對話教學”引入到英語教學中進行探討。
一、“對話教學”的理論基礎
“對話教學”是美國及西方一些教育比較發達的國家在20世紀提出的新的教學原理主張,其中,馬丁·布伯的"對話哲學"在歐美思想界產生的影響更為深刻。馬丁·布伯提倡的對話教學是一個靈魂對另一個靈魂的親合,是一種真正的互惠;是一種發生在成年人的精神世界和正處于成型之中的精神世界之間的交換。這些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觀點,給人們帶來了許多新的啟示,新的思考和新的認識,是我們開展對話教學探索深厚的土壤。
二、“對話教學”的行動策略
在“對話教學”中,學生是建構知識的主體,教師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促進者。教學實踐中,教師根據學生在課堂中各種心理因素的變化,為了滿足學生表達欲望,交流溝通,疑難求解的需要,要充分把握和運用好有效提高對話教學水平,創造良好對話教學環境的策略,積極調動學生的對話動機與意識,為學生自主構建知識創設條件。
(一)創設良好課堂情景的策略
首先,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始終以熱情的態度對待學生,對教學要有強烈的激情,注意創造一種寬松和諧的課堂氣氛,讓學生處于一種幾乎無壓力的狀態下,學生自然會產生對話的激情,出現活躍的思維,激發出閃光的智慧。其次,教師要有幽默感,幽默容易渲染歡快的課堂氣氛,使師生處于愉悅的氣氛之中,特別是讓學生感到有情趣,有意思。
(二)學生對話心理和情感調節策略
1.鼓勵激發。鼓勵的作用很大,它可以幫助后進生找回自信。對話教學中,教師積極鼓勵對學習失去興趣的學生,有意安排他們參加教學中能夠有所表現的活動,抓住他們的閃光點,給予表揚和鼓勵,讓他們感到自己的成功,使他們改變學習態度,找回學習中的自我,這樣他們就會主動的參與到"對話教學"的活動中來。
2.傾聽理解。“傾聽”似乎是所有的人能作到的,其實不然,因為人們很不愿意聽“廢話”和“無意義”的話。但是,在對話教學中,教師把傾聽作為一種教學策略,無論學生在回答問題和議論問題中,所講的話是否準確,都要悉心地聽著,一是可以從學生的回答去發現閃光點和不足之處,二是可以贏得學生的信任和好感,促進師生之間相互理解;這樣一來,老師在與學生的對話中,充分了解了學生認知中的問題,在答疑時會講得更清楚,更具體,更全面,這必然會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
(三)活躍“對話氛圍”的策略
1.表演節目互動。在教學中,我們根據課文及對話的特點,要求學生以節目的形式扮演或表演參與到對話及課文的教學中來。
2.游戲互動。在教學過程中,設計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游戲,把課堂教學的內容融入游戲之中。
三、“對話教學”的課堂教學模式
第一步:課前對話
教師課前與教材對話,確立課程目標,提出學生需要解決的問題。教師課前自我對話,思考以往教學中可能存在的不足和缺陷,給新課教學帶來的問題;思考新課程教學不同學生理解知識可能出現的認識差異,尋求解決的辦法;思考新課程教學采用哪些教學策略,以提高教學效果。學生課前與教材對話,預習生詞,課文與對話,弄清課文與對話的意思,尋找新課學習中的關鍵問題;學生課前自我對話,思考新課程學習會聯系哪些原有的知識,自己現在掌握的情況如何,是否還需要鞏固。
第二步:課中對話
小組學習:以小組為單位,討論教師提出的問題及每個學生自己課前發現的問題,生生對話,生本對話,扮演操練對話,教師巡視,并適當加以引導。
組際交流:小組之間交流對各種問題的看法或展示各自對話的扮演情況,老師根據實際加以指導,并與學生一起交流看法。
第三步:學習評價
教師根據新課程教學要求和學生個體差異,采用多元評價辦法,及時對各學習小組及個人的學習情況做出評價。
第四步:課后對話
教師課后與學生對話,了解學生的課堂感受和認知效果。教師課后自我對話,針對教學反饋的信息對教學過程進行反思,尋找不足,探求更好的教學方法和策略。
四、結束語
在對話教學中,教學目的不再是以傳授知識為主,更加注重人本身作為主體的個性發展,教學中心不再是教師為中心,知識為中心,而是圍繞學生開展教學;教學模式不再是灌輸式,而是在民主、平等的基礎上進行溝通、合作,在不斷的互動、交往中總結創新,讓學生不僅獲得了活的知識,更重要的是獲得了對話理性,并在啟發式的、探索式的對話中獲得了主體性的發展。對話教學把學生從被動世界中解放出來,將學生培養成能動的、創造的、富有對話理性和健康心理的現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