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媛媛
摘 要:設計消費心理學課程注重調研實踐能力的培養,從日常使用的產品出發,可以較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好奇心,幫助學生順利的完成該課程的學習,引導學生從自己的消費心理、消費行為和生活背景出發,突出設計對消費者心理影響的重要性,從而更好地設計出符合消費者及企業營銷策略的產品。通過情景教學的方式,激發師生之間的互動,培養學生的體驗消費能力,學會觀察消費者的行為,從而提高教學效果。
關鍵詞:虛設計消費心理學;產品設計;情景教學
中圖分類號:F713.55-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7)15-0168-01
設計消費心理學是一門針對藝術類學生開設的專業課程,意在培養學生對于消費者行為的正確把握,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及設計調研分析能力,同時也為今后的設計課程奠定基礎。
一、產品設計專業設計消費心理學課程教學模式
產品設計專業通過開設設計消費心理學課程,一方面可以從心理的角度來分析消費者在商品購買和消費過程中的心理現象的發生以及變化規律,從而讓學生們在進行設計時能夠設計出更貼近消費者需求的產品,另一方面也可以讓學生掌握一些基本的消費心理學知識,選擇合理的調研方式,更好地進行設計調研,了解用戶體驗在設計活動中的重要性。更好、更全面的進行設計調研,為接下來的產品設計奠定基礎。
現在產品設計專業的設計消費心理學的教材主要以設計心理為主,教學內容和教材存在不匹配的現象,沒有針對設計類的消費心理學教材,現教材多以經濟管理類專業為主,無法滿足產品設計專業的教學要求;從教學方式上來說,教學模式單一,缺乏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不能適應學生的個性發展,教學效果往往達不到既定目標;因為是設計專業,學生需要更多地去了解設計的發展趨勢及潮流等相關的知識,但是往往沒有合適的教材進行相關知識的介紹。再加上授課形式的單一,理論知識較多,通常是教師講為主而忽視了與學生的互動,相關案列介紹過于表面化,導致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較低。作業考核形式是以相關產品營銷方式為主對消費者滿意度進行分析,大多數情況下不能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分析的結果往往流于表面,設計消費心理學對產品設計的重要性學生不能及時了解,導致后續課程在調研環節出現問題,不能很好地完成設計任務。
二、設計消費心理學課程教學模式新探索
首先,作為藝術類專業,針對該課程應該進行合理的知識點選擇,要注意知識點的深度和廣度,做到講對設計活動有用的知識點和傳授可操作的研究方法。知識點講授時,和產品設計相關度較高的內容要精講,選擇較新的案例材料,豐富教學內容,提高學生們觀察能力和設計敏感度,從學生熟悉的事物入手,讓學生對知識點有更好地理解和記憶。特別是產品設計專業,從學生們手邊使用的產品入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學生平時產品購買流程行為入手,引起學生的共鳴,更好地引入相關知識的學習。
其次,設計類學生們的思維較活躍,個性分明,但是缺乏團隊意識,所以在課程的教學模式上可以采用情景教學的方式,把學生進行分組,通過策劃一些產品案例,讓學生扮演不同角色,體驗不同的消費角色,激發學生的參與意識,強化教學效果。作為設計類專業,課后鼓勵學生走出課堂,到實際的消費市場中,觀察消費者不同的消費行為,鞏固基本的調研知識同時學會分析消費者的消費心理,并在實踐活動結束后,整理調研資料并匯報結果,通過實地的觀察調研彌補課堂的教學不足;資料整理后的匯報,可以增進師生間的互動,進行課堂討論,還可以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最后,應該改變考核形式,注重過程評價和團隊合作評價,在課堂中是否積極的參與進來,課下是否認真的進行了消費者行為觀察,要堅持過程考核和結果考核的結合、個人能力和團隊合作考核的結合。最終作業自擬設計主題,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根據學生在課程中學習到的知識,針對現有產品、品牌的設計進行改造和再設計,也可以通過課程中對市場的調研設計出全新的產品或品牌理念。采用多元化的考評機制,培養鍛煉學生的分析能力和判斷的能力。最終作業采取集體評分制,由教師、學生和其他專業學生老師進行判斷,教師主要對設計作品是否滿足消費者需求進行評價,邀請其他專業師生,選擇最滿意的產品,進行評價。
三、總結
設計消費心理學作為產品設計專業的專業課,對培養學生的調研能力和設計能力起著重要的作用,本文針對設計類學生的特點,總結現有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的優缺點,在教學模式以及教學內容方式上提出一些更適合產品設計專業學生的建議和方法,希望通過這樣的教學探索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幫助他們更好地掌握知識點和原理,并在之后的設計學習中將知識點更好地運用到設計實踐中。
參考文獻:
[1]黃萍.藝術院校消費心理學課程開展思考[J].科教導刊,2013(34).
[2]李艷玲.高等職業教育消費心理學課程實踐教學模式的研究與實踐[J].中國校外教育:理論,2010(12).
[3]李付慶.消費心理學情景教學模式創新思路[J].商業時代,20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