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當前中國木薯種植業所面臨的主要植保問題及其對策

2017-06-12 23:58:29楊丹李超萍韋明黃貴修
熱帶農業科學 2017年5期
關鍵詞:現狀對策

楊丹+李超萍+韋明+黃貴修

摘 要 木薯是中國熱區重要的經濟作物之一,相關產業在當地占有重要地位。近年來,重要病蟲草害在中國木薯種植區頻繁發生,已經成為相關產業發展的限制性因素之一。本文介紹了當前中國木薯種植中的病蟲草害為害現狀并提出了相應的對策。

關鍵詞 木薯 ;病蟲草害 ;現狀 ;對策

中圖分類號 S533 文獻標識碼 A Doi:10.12008/j.issn.1009-2196.2017.05.020

Plant Protection Problems and Their Countermeasures

in Cassava Planting Industry in China

YANG Dan1,2) LI Chaoping2) WEI Ming1) HUANG Guixiu2)

(1 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Hainan University, Haikou, Hainan, 570228

2 Environmental and Plant Protection Institute, CATAS/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Key Laboratory

of Integrated Pest Management on Tropical Crops,/Hainan Key Laboratory for Monitoring and

Control of Tropical Agricultural Pests, Haikou, Hainan 571101)

Abstract Cassava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economic crops in the tropical areas of China, and its related industries play a significant role in the local economy. In recent years, its major diseases and pests have had a frequent breakout in the main planting areas of China and they have became one of the constraint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assava-based industries. The diseases and pests and weeds and their damages to cassava were described and their countermeasures were proposed for cassava planting industry in China.

Keywords cassava ; pest ; current situation ; countermeasure

木薯(Manihot esculenta Crantz)為大戟科木薯屬灌木狀多年生作物,是世界上六大糧食作物之一,其塊根肉質、富含淀粉,是主要的收獲物。木薯起源于熱帶美洲地區,有近5 000 a的栽培史。木薯具有高產、耐旱、耐貧瘠、耐高溫等優點,種植范圍已遍及南美洲、非洲和亞洲的100多個國家[1],是約10億人口日常生活中所需熱能的主要來源[2]。1820年前后,木薯自東南亞首次傳入中國廣東地區,目前已在廣西、云南、海南、廣東、福建等地區普遍種植。

20世紀50年代前,木薯在中國主要零星種植并作為糧食,50~80年代用作飼料和淀粉原料,20世紀90年代后主要作為工業原料。近年來,隨著中國國民經濟的發展,木薯產業也有了巨大進步,種植面積從1961年的9.4萬hm2擴大到近年來的40萬hm2左右[3],主栽品種從華南6068、面包木薯等低產食用品種改變為高產、高淀粉的華南系列、南植系列、桂熱系列等新品種,種植模式也從單種、連種轉變為輪作、混作、間套作、立體種養等多種模式[4],田間操作也從人力、畜力向機械化轉變。當前,中國木薯產業出現了“能源化、食用化、特用化、效益化、國際化”等發展趨勢,已經形成比較成熟的木薯加工鏈,可生產2 000多種產品[5]。中國的木薯生產不能自給,自2001年起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進口國,國內木薯種植業對于保障國內相關產業健康發展及掌控國際定價權具有重要意義[6]。

和其它作物類似,植保問題是木薯種植中必須關注的重要問題。隨著中國木薯產業的發展,當前病蟲(螨)草害的種類、發生范圍和為害程度有了明顯的變化,重要病蟲(螨)草害頻繁發生,造成的經濟損失也越來越嚴重,已成為相關產業發展的限制性因素之一。中國木薯植保領域的科研基礎比較薄弱,國內相關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海南大學、中國檢驗檢疫科學研究院、廣西大學、廣西農科院等機構。和水稻、小麥等作物相比,相關研究水平還比較低,不能滿足相關產業發展的需求。本文概述了當前中國木薯植保領域的主要問題,并簡要提出了相關對策。

1 中國木薯種植業所面臨的主要植保問題

1.1 近年來新發病蟲(螨)草害不斷出現,而重要病蟲(螨)發生范圍和為害程度有逐年擴大的趨勢

蟲害方面,2006年出版的熱帶作物病蟲草害名錄中,僅有花生大蟋、咖啡豆象和朱砂葉螨等3種木薯害蟲(螨)[7],而陳青等在2008~2009年的調查中發現為害海南、廣東、廣西木薯的害蟲33種,害螨3種[8],并發現木薯單爪螨、螺旋粉虱等為害中國木薯,隨后的調查中又發現美地綿粉蚧、非洲真葉螨、木瓜秀粉蚧等蟲(螨)同樣為害木薯[9],蟲(螨)害的種類有逐年增加的趨勢。朱砂葉螨以前僅在廣西、海南等種植區發生,目前已在海南、廣東、廣西、云南等地嚴重成災。以蔗根鋸天牛、蠐螬為主的地下害蟲同樣在海南省儋州和白沙、廣東省湛江、廣西自治區合浦等地區嚴重發生,導致產量損失20%~40%。

本世紀前,為害中國木薯的病害僅有細菌性萎蔫病(也稱細菌性疫病、細菌性枯萎病)、褐斑病和炭疽病等3種病害有發生報道[10-12],近年來李超萍等[13]、盧昕等[14]、陳奕鵬等[15]先后報道了離孺孢葉斑病、棒孢霉葉斑病、白點病、枯萎葉斑病、疫霉根腐病、藻斑病等新病害。細菌性萎蔫病最初僅在海南省儋州、廣東省深圳等部分地區零星發生[10],目前已在海南、廣東、廣西、江西等地區普遍發生[13]。以前該病僅在生長中期高溫多雨季節發生,目前該病在整個種植季節均可發生,臺風雨天氣為害尤為嚴重。2012年10月該病在廣東省湛江和廣西自治區貴港等部分地區發病面積近400 hm2,2014年湛江地區發病面積200 hm2,2015年4月貴港地區苗期發病面積達20 hm2。藻斑病最早于2010年僅在海南省儋州市發現,發病植株僅在葉片上形成毛氈狀病斑,隨后的調查發現,該病在海南省白沙、云南省保山、福建省大田、江西省東鄉等地區普遍發生,其中云南省保山地區的木薯嫩莖同樣受害,而儋州、保山、東鄉等地區重病田塊受害植株發病葉片出現了大量凋落現象[15]。疫霉根腐病最早僅在海南省儋州市發現,隨后在云南、廣東、廣西、湖南等地均有發生[16]。

木薯園草害國內研究較少,2012年黃貴修等[17]的調查表明,廣東、廣西、云南和海南等地區有40科141屬188種雜草,其中闊葉豐花草、假臭草、有刺含羞草等分布廣泛且為害嚴重。隨后段春芳在對云南木薯園的調查中發現猩猩草、節節草、匙葉鼠麴草等同樣為害木薯[18]。木薯苗期生長緩慢,株距寬,土壤中水肥充足,光照強,雜草生長迅速并形成田間優勢種群,嚴重限制木薯的生長,嚴重時可造成約50 %的產量損失。

1.2 檢疫性木薯有害生物傳入中國并擴散成災的風險不斷加大

當前國際上為害木薯最重要的檢疫性病蟲(螨)草害為單爪螨、螺旋粉虱、綿粉蚧、花葉病毒病、叢枝病、細菌性萎蔫病、異株莧等。近年來的調查表明,部分檢疫性有害生物已入侵中國木薯園。蟲(螨)害方面,綿粉蚧等尚未在中國發生,而美地綿粉蚧、螺旋粉虱、單爪螨等檢疫性蟲(螨)害已在中國部分地區為害。病害方面除細菌性萎蔫病外,花葉病毒病、褐條病、叢枝病、蛙皮病等尚未侵入中國。草害方面,喜旱蓮子草、勝紅薊、五爪金龍等47種入侵性雜草已在中國木薯園普遍發生。

木薯單爪螨在海南省儋州市首次發現以來,為害范圍擴大到云南省保山、廣西自治區北海和南寧、廣東湛江等地區。螺旋粉虱最早在海南省陵水地區發現,目前發生范圍已擴大至儋州地區。木薯綿粉蚧雖然尚未侵入中國,但東南亞的泰國、越南、老撾和柬埔寨等國已有發生報道[19]。花葉病是當前世界范圍內為害木薯最嚴重的病害,該病在中國尚無發生報道,但周邊的印度、斯里蘭卡和柬埔寨已有該病的發生[20]。時濤等[21]、薛茂富等[22]分別調查了中國主栽品種引種至烏干達、剛果(布)的田間發病情況,發現華南系列的7個品種和南植199對花葉病均不具備抗性。Huiping Bi等[23]采用農桿菌介導的人工接種方法,通過發病程度評價同樣發現華南系列等6個品種受花葉病為害。叢枝病是近年來木薯種植中的重要新發病害,該病在拉丁美洲和東南亞的越南、柬埔寨、泰國、老撾、菲律賓、印度尼西亞等地區均有發生[24],其中越南北部鄰近中國的安沛為重病區之一,而海南省萬寧地區同樣發現了該病的疑似病樣[25]。2003年薇甘菊在海南省海口和文昌地區首次發現[26],目前在海南省和廣東省遂溪地區的木薯園普遍發生為害。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木薯進口國,主要來源為東南亞的泰國、越南、印度尼西亞以及非洲的尼日利亞等國。據海關統計,2014年中國進口木薯(鮮、冷、凍或干)超過865萬t,總價值超過21億美元[27]。據估算,中國廣西、云南等地區和周邊國家邊民間木薯貿易進口量同樣接近900萬t。預計中國木薯(含木薯淀粉)的進口量將持續增長,而檢疫性有害生物入侵中國并擴散成災的風險也越來越大。近年來,中國海關多次截獲木薯細菌性萎蔫病菌[28],谷擬叩甲、咖啡豆象、玉米象等倉儲害蟲[29-30],長毛雙棘長蠹、墨面雙棘長蠹、雙鉤異翅長蠹等鉆蛀性害蟲[31],飛機草等。張學勤等[32]統計發現,2003~2015年全國口岸在進境木薯干(木薯干片)中共截獲檢疫性有害生物30 種、364 種次,其中昆蟲18種,雜草12種。

盧輝等[33]采用MaxEnt模型進行了木薯單爪螨的適生性分析,發現中國海南省,臺灣、云南、廣東和福建省南部均為其潛在的地理分布區,進一步分析發現思茅、臨滄、保山、迪慶等地為該螨在云南省最適分布區[34]。周賢等[35]利用GARP生態位模型和相關環境數據,分析綿粉蚧在中國的潛在適生區主要在北緯25°以南,高度適生區包括海南、廣東、廣西幾乎全部地區,福建南部及東部沿海地區,臺灣西南地區等。風險分析表明,細菌性萎蔫病[12]、花葉病、褐條病[36]、叢枝病、蛙皮病[24]、單爪螨、螺旋粉虱[17]、綿粉蚧[37]等對中國木薯產業均為高度危險的檢疫性有害生物。

1.3 中國缺少對主要病蟲(螨)害的具有較好抗性(或耐性)的優良種質

朱砂葉螨是當前為害中國木薯最重要的蟲(螨)害之一,黃潔等[38]調查了531份木薯種質苗期受朱砂葉螨為害情況,發現32份種質受害較輕,表現為高抗,其中主栽品種中僅有華南8號,其它華南系列、桂熱系列等主栽品種及其它種質表面均不同程度受害。李遷等[39]的研究結果表明,主栽品種中僅有華南10號為高抗,而陸柳英等[40]的研究認為,主栽品種華南9號表現為高抗,華南8號、華南10號等其它品種表現為中抗或感病。這些研究結果之間存在一定的差異性,可能和品種的田間布局、水肥管理、田間害螨種群等方面有關,但也說明絕大多數主栽品種對朱砂葉螨均不具備抗性。

細菌性萎蔫病是為害中國木薯最嚴重的病害,盧昕等[41]評價了603份木薯種質的抗性,發現主栽品種均不具備抗病性。疫霉根腐病是生產中種植戶最關心的病害,李超萍等[16]研究發現,主栽品種僅華南11號為高抗,其它15個主栽品種表現出不同程度的感病性。褐斑病是當前木薯發病面積最大的病害,田間調查發現,主栽品種和絕大多數種質均受該病為害。藻斑病是木薯生長后期的主要病害,云南保山、廣西平南等地的調查結果表明,主栽品種和主要種質同樣對該病不具抗性[15]。

1.4 主要病蟲(螨)草害發生規律和防治技術缺少研究

北移種植是中國木薯產業發展的重要趨勢之一。除傳統上廣西、海南、廣東、云南等地區外,目前江西南昌、湖南長沙等地已成為新的主栽區域,而山東[42]、河北、河南、北京、新疆等地的小范圍試種也取得了成功。各個種植區的氣候、耕作模式、土壤等條件均存在著顯著差異,種植品種也有所差異。機械化種植具有省工省時、節本增效等優點,但大規模種植單一品種,病蟲(螨)草害發生后易于流行成災。輪作、間套作等模式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病蟲(螨)草害的危害程度,但成本較高。秸稈還田具有改良土壤、增肥增產等優點,但使用帶病(蟲)莖桿時增加了下個種植季節病蟲(螨)害的為害程度。當前,不同品種在不同栽培模式下主要病蟲(螨)草害的發生規律和防治技術均缺少研究。

近年來,全球氣候變化加劇,極端天氣也在中國頻頻出現,受其影響病蟲(螨)草害的發生規律也出現了新的變化。臺風雨天氣條件下,田間濕度加大,植株葉片、塊根等受損,病蟲草害易于發生。2014年9月,受強臺風“海鷗”影響,廣東省遂溪地區部分木薯田莖稈大量折斷,細菌性萎蔫病大面積流行,重病田產量從往年的45 t/hm2降低至約22 t/hm2。2015年廣東省湛江地區從3月至7月底無降雨發生,受干旱影響木薯種莖出苗率低且死苗嚴重,植株嚴重矮化,不能正常封行。遂溪縣部分田塊雜草叢生,估算收獲時薯根銷售所得,尚不足以支付收獲相關費用。2015年10月4號強臺風“彩虹”在湛江市坡頭區登陸,受其影響,部分田塊植株倒伏,薯根受損且外露,為了避免根腐病和地下害蟲的為害,種植戶被迫提前2個月進行收獲。這些極端天氣條件下的病蟲(螨)草害防治技術尚無相關研究。

1.5 相關農技人員的植保水平有待提高,而主要病蟲(螨)草害防控技術還缺乏推廣

田間條件下,各類病蟲(螨)草害經常混合發生,農技人員和農戶常常不能正確地識別。例如朱砂葉螨是木薯田常見螨害,由于受害葉片通常為枯黃色,因此經常被誤認為褐斑病或炭疽病。細菌性萎蔫病發生后,在病葉上形成枯黃色角斑、大面積水浸狀枯斑、凋萎等多種癥狀,不易和炭疽病等其它葉部病害相區分。缺鎂、缺鐵等均可造成葉片變黃、呈花葉狀,常被部分農技人員鑒定為病毒病。百草枯使用不當容易在莖桿上形成黃褐色斑點,而草甘膦能夠使葉片皺縮、卷曲,這2種除草劑造成的藥害常被誤認為,細菌性萎蔫病或花葉病。

罹病種莖是木薯細菌性萎蔫病遠距離傳播的主要途徑。2015年廣西自治區平南、2016年江西省余干、廣西自治區武鳴等地區農戶由于從木薯細菌性萎蔫病病區引進(或留種)帶病種莖,導致該病在苗期即嚴重發生,重病田死苗率70%以上。研究發現,該病菌對銅離子具有抗性,銅基殺菌劑防效差[43-44],但是由于農技人員缺少了解,目前多個木薯種植技術規程仍然錯誤推薦氫氧化銅等藥劑進行防治[45-47]。

傳統上,木薯種植戶對于植保問題不重視,也不了解這方面因素所帶來的產量損失。目前,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等機構已研發出主要病蟲(螨)草害的有效防控技術[17],但生產上還缺少推廣。近年來,在木薯產業技術體系的支持下,相關科研人員進行了防控技術的推廣普及工作,但由于人力物力有限,尚不能滿足整個木薯種植業的需求。

2 中國木薯種植業植保領域的發展對策

2.1 加大投入,提高中國木薯植保領域的理論研究水平和能力

中國自1990年后,基本沒有和木薯病蟲(螨)草害研究相關的科研項目,主要研究基本停留在之前的水平上。近年來,依托國家木薯產業技術體系建設等項目,初步形成了一支木薯植保研究隊伍,但相關研究基礎還很薄弱。各級政府應著眼于木薯相關產業發展的全局,加大投入,建立長期性的科學研究投入機制。

開展系統性的木薯病蟲(螨)草害調查活動,及時明確有害生物的種類和分布情況,開展防控關鍵技術研發。開展對細菌性萎蔫病、朱砂葉螨、根腐病、香附子等重要有害生物致害機理、與木薯互作機制、木薯種質抗性機理等方面研究,加強和國外相關學術機構的交流,提高相關領域的研究水平。

針對當前木薯種植中的重要病蟲(螨)草害,組建以科研人員為主導、農技人員和種植戶參與的覆蓋主栽區、輻射整個種植區并與境外相關機構對接的監測網絡,從整體上開展細菌性萎蔫病、朱砂葉螨等重要病蟲(螨)害的監測工作,及時制訂防控策略并開展統防統治工作。

針對檢疫性病蟲(螨)草害,加強與周邊國家研究機構和政府部門的交流,及時了解相關疫情和研究進展。國內檢疫部門應加強檢疫技術研究與應用,避免國外危險性病蟲(螨)草害傳入中國。積極從國外引進對危險性病蟲(螨)有良好抗性的木薯種質,鑒定后用作育種材料或直接應用于生產一線。

2.2 科技引領,創新木薯主要病蟲(螨)害的防控技術

當前中國國民的消費水平在不斷提高,對農產品的質量要求也在不斷提高,相關科研人員應積極采用先進的科研技術,創新研究主要病蟲害的防控技術并組裝應用,編制出不同種植區域的病蟲草害綜合防控技術方案。

采用基因編輯等分子輔助育種技術,培育對重要病蟲(螨)害有較好抗性(或耐性)高產、高淀粉的能源化、特用化木薯新品種。運用常規的田間雜交、引種等措施,篩選培育出兼具優良農藝性狀和較好抗性的食用化木薯新品種。開展以生物防治、植物源農藥為主的高效、低毒、低殘留、環境友好型農藥新種類的開發,研發適用于風送施藥、航空噴霧的煙霧劑、超低容量噴霧劑等新劑型,保障木薯相關農產品的質量安全。通過長期的系統調查,明確不同地區在機械化、秸稈還田、木薯與大豆、玉米、西瓜等作物間套作、平種與起壟等不同栽培和田間管理模式下,主要病蟲(螨)草害的發生規律,制訂不同的防控策略,形成省工省時的“輕簡化”防治技術。

2.3 加強相關防控技術的推廣普及,提高生產一線從業人員的植保水平

木薯病蟲(螨)害防控技術,只有應用于生產,才能產生重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當前應建立“產學研”合作機制,形成科研單位和涉農部門、農技人員、種植戶之間的“科研-推廣”合作機制。健全木薯植保技術推廣服務體系,整合植保、栽培、市場等相關信息資源,建立相關信息的互通和共享機制。

政策扶持,穩定發展出一批相關的農技人員,建設由農技人員為主的防控技術推廣體系,開展長期性、系統性的防控技術推廣工作。加強對廣大種植戶的培訓和宣傳,增強其對有害生物經濟和社會效益重要性的認識。通過田間識別教學、現場交流、發放相關書籍、郵件遠程診斷與防治技術指導(發放電子版防治資料、癥狀圖片識別鑒定)等多種途徑提高廣大木薯種植戶對有害生物的識別能力并掌握相關防控技術。建立“互聯網+木薯有害生物”技術平臺,研發基于Android和IOS系統,能夠在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移動設備上使用的APP客戶端軟件,及時發布識別特征、疫情動態、防控技術等相關信息,建立科研人員、農技人員和種植戶直接交流機制,提升木薯產業從業人員的整體植保水平,以有效地保障相關產業的可持續、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 賈晶霞,李雷霞. 世界及中國木薯生產概況[J]. 農業工程,2015,5(5):124-126.

[2] Valentine O N,Kynet K,Raham S K,et al. Resistance to Sri Lankan Cassava Mosaic Virus (SLCMV) in genetically engineered cassava cv. KU50 through RNA Silencing[J]. PLOS ONE, 2015, 10(4): e0120551.

[3] 程漢亭,范志偉,沈奕德,等. 木薯草害普查與外來入侵雜草監測[A]. 第三屆全國生物入侵大會論文摘要集[C]. 海口,2010.

[4] 黃 潔,周建國. 木薯間套作與高效利用技術[M]. 海口:海南出版社,2015.

[5] 陳麗珍,葉劍秋. 我國木薯加工業的發展現狀與展望[J]. 園藝與種苗,2011(3):87-90.

[6] 詹 玲,李寧輝,馮 獻,等. 中國木薯進出口貿易現狀及前景展望[J]. 農業展望,2010,06(7):47-51.

[7] 鄭服叢,張開明. 熱帶作物病蟲草害名錄[M]. 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06.

[8] 陳 青,盧芙萍,黃貴修,等. 木薯害蟲普查及其安全性評估[J]. 熱帶作物學報,2010,31(5):819-827.

[9] 陳 青,盧芙萍,盧 輝,等. 中國木薯害蟲監測預警與綜合防控研究進展[C]. 海口:中國熱帶作物學會全國會員代表大會暨學術年會,2015.

[10] 文衍堂. 木薯細菌性疫病病原鑒定[J]. 熱帶作物學報,1982,3(2):91-97.

[11] 蔣冬榮. “南植188”木薯炭疽病的調查[J]. 廣西植保,1993(4):39.

[12] 王 萍,李 杰,付瑜華,等. 利用非近交親本間雜交F1 群體對木薯褐斑病田間抗性的QTL分析[J]. 熱帶亞熱帶植物學報,2007,15(3):191-197.

[13] 李超萍,時 濤,劉先寶,等. 國內木薯病害普查及細菌性萎蔫病安全性評估[J]. 熱帶作物學報,2011,32(1):116-121.

[14] 盧 昕,李超萍,裴月令,等. 木薯疫霉根腐病病原初步鑒定及其生物學特性測定[J]. 熱帶農業科學,2014,34(8):59-62,85.

[15] 陳奕鵬,時 濤,蔡吉苗,等. 木薯新發藻斑病在中國的發生調查及病原鑒定[J]. 熱帶作物學報,2016,37(9):1 787-1 792.

[16] 李超萍,時濤,段春芳,等. 木薯疫霉根腐病在我國的發生調查及59份種質的抗性評價[J]. 熱帶農業科學,2015,35(6):29-32

[17] 黃貴修,李開綿. 中國木薯主要病蟲草害識別與防治[M]. 北京:中國農業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

[18] 國家木薯產業技術體系. 病害防控崗位建設實施情況總結報告[M]. 2013.

[19] Jeffrey O, Palmer N. Model cassava mealybug biocontrol programme for Thailand[J]. Biocontrol News and Information, 2010, 31(4): 25.

[20] Patil B L, Rajasubramaniam S, Bagchi C, et al. Both Indian cassava mosaic virus and Sri Lankan cassava mosaic virus are found in India and exhibit high variability as assessed by PCR-RFLP[J]. Arch Virol, 2005, 150: 389-397.

[21] 時 濤,黃貴修. 我國木薯主栽品種在烏干達發生花葉病和褐條病的調查[J]. 中國植保導刊,2016,36(1):73-75,83.

[22] 薛茂富,朱文麗,李開綿,等. 剛果(布)耐花葉病高產木薯品種篩選[J]. 熱帶作物學報,2015,36(10):1 779-1 784.

[23] Huiping Bi, Mahender Aileni, Peng Zhang. Evaluation of cassava varieties for cassava mosaic disease resistance jointly by agro-inoculation screening and molecular markers[J]. African Journal of Plant Science, 2010, 4(9): 330-338.

[24] 時 濤,劉先寶,黃貴修. 木薯叢枝病和蛙皮病入侵我國的風險分析[J]. 熱帶生物學報,2015,6(4):432-437.

[25] 鄭文虎. 海南四種植原體病害病原的分子鑒定及長春花相關病害植原體質粒、sec基因分析[D]. 海口:海南大學,2012.

[26] 范志偉,程漢亭,沈奕德,等. 海南薇甘菊調查監測及其風險評估[J]. 熱帶作物學報,2010,31(9):1 596-1 601.

[27] 中國熱帶農業信息網. 海關數據. 2014年鮮、冷、凍或干的木薯進口量. [EB/OL]. http://www.troagri.com.cn/Articles.php?url=CjMBblM8AGlUaVtsVTkFNg%3D%3D.

[28] 劉 剛. 我國口岸首次截獲木薯細菌性萎焉病菌[J]. 農藥市場信息,2013,18:45.

[29] 趙師雄,陳業林. 水口口岸入境越南木薯干片檢驗檢疫簡況及對策淺探[J]. 廣西植保,2011,24(2):20-22.

[30] 廣西北海檢驗檢疫越南進口木薯干截獲有害生物. [EB/OL][2013-9-25]. http://www.caexpo.com/news/info/import/2013/09/25/3603375.html.

[31] 質檢總局.國家質檢總局發布關于進口木薯干截獲多種活體檢疫性昆蟲的警示通報. [EB/OL]. [2016-01-05]. http://www.bjny.gov.cn/nyj/231595/487189/605906/5738014/index.html.

[32] 張學勤,吳偉萍,陳 瑩,等. 進境木薯干截獲有害生物情況分析與建議[J]. 植物檢疫,2015,29(5):64-67.

[33] 盧 輝,陳 青,盧芙萍,等. 木薯單爪螨全球潛在地理分布的MaxEnt預測[J]. 植物檢疫,2012,26(1):1-6.

[34] LU Hui, CHEN Qing, LU Fu-ping, et al. Suitability assessment of Mononychellus tanajoa(Acari: Tetranychidae) in Yunnan based on Maxent Model[J].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11, 12(12): 1 905-1 908.

[35] 周 賢,徐 衛,王 聰,等. 木薯綿粉蚧在中國的適生性研究[J]. 南方農業學報,2014,45(4):590-595.

[36] 時 濤,蔡吉苗,黃貴修. 木薯花葉病和褐條病的安全性評估[J]. 熱帶農業科學,2015,35(5):23-28.

[37] 曾憲儒,于永浩,韋德衛,等. 木薯綿粉蚧入侵廣西的風險分析[J]. 南方農業學報,2014,45(2):214-217.

[38] 黃 潔,范偉峰,劉 茂,等. 531 份木薯種質的朱砂葉螨抗性評價[J]. 廣東農業科學,2011(2):27-28.

[39] 李 遷,盧芙萍,陳 青,等. 木薯種質對朱砂葉螨的抗性評價[J]. 熱帶作物學報,2015,36(1):143-151.

[40] 陸柳英,謝向譽,曾文丹,等. 47 份木薯資源對朱砂葉螨的抗性鑒定及其抗性機理的初步研究[J]. 熱帶作物學報,2016,37(6):1 161-1 167.

[41] 盧 昕,李超萍,時 濤,等. 國內603 份木薯種質對細菌性枯萎病抗性評價[J]. 熱帶農業科學,2013,33(4):67-70,90.

[42] 廣西壯族自治區木薯研究所. 我所木薯北移栽培試驗示范取得新突破-科技動態. [EB/OL]. http://msyjs.no56.cuttle.com.cn/Article_408.htm.

[43] 徐春華,時 濤,朱飛鳳,等. 3種常用殺菌劑對不同來源木薯細菌性萎蔫病菌的毒力測定[J]. 熱帶農業科學,2017,37(1):1-4.

[44] 時 濤,蔡吉苗,李超萍,等. 木薯細菌性萎蔫病菌抗銅性評價及抗銅相關基因簇分子分析[J]. 熱帶作物學報,2017,38(3):1-6.

[45] 黃子乾,賴廷鋒,花會功,等. 合浦縣木薯良種良法綜合高產配套栽培技術[J]. 中國熱帶農業,2011,6:85-86.

[46] 王明花. 木薯品種“GR891”在大田種植表現及高產栽培技術[J]. 福建稻麥科技,2015,33(2):91-93.

[47] 曾小榮,鄭剛輝. 木薯主要病蟲害的發生及防治[J]. 現代農業科技,2011,18:200,205.

猜你喜歡
現狀對策
診錯因 知對策
對策
面對新高考的選擇、困惑及對策
關于職工隊伍穩定的認識和對策
活力(2019年22期)2019-03-16 12:47:28
防治“老慢支”有對策
高中文言文實詞教學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33:07
基于新課標的語文閱讀教學策略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37:13
職業高中語文學科學習現狀及對策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20:44
語文課堂寫字指導的現狀及應對策略
混合動力電動汽車技術的現狀與發展分析
科技視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2:47:18
主站蜘蛛池模板: 毛片最新网址| 国产免费精彩视频| 亚洲欧美在线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99国产精品免费观看视频| 欧美色丁香| 97国产在线观看| 国产在线自揄拍揄视频网站| 亚洲国产中文精品va在线播放| 久久综合九九亚洲一区| 亚洲国产一区在线观看| 亚洲日韩日本中文在线| 欧美人人干| 国产swag在线观看| 在线中文字幕日韩| 欧美中文字幕在线二区| 欧美亚洲另类在线观看| 久久亚洲国产视频| 国产美女丝袜高潮| 91九色国产在线| 99久久人妻精品免费二区| 亚洲精品另类| 青青草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免费黄色国产视频| 国模私拍一区二区| 国产一级一级毛片永久| 国产h视频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精品福利在线观看无码卡| 天天综合网站| 激情乱人伦| 国产资源免费观看| 国产99免费视频| 久久久久无码精品国产免费| 国产亚洲成AⅤ人片在线观看| 在线无码av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国产网站| 福利视频99| 99精品热视频这里只有精品7| 国产剧情伊人| 97se亚洲综合在线| 偷拍久久网| 美女无遮挡拍拍拍免费视频| 丰满人妻中出白浆| 国产精品视频免费网站| 日韩欧美中文| 欧美三级不卡在线观看视频| 免费a在线观看播放| 制服丝袜在线视频香蕉| 野花国产精品入口| 国外欧美一区另类中文字幕| 黄片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丝袜第一页| 日本五区在线不卡精品| 亚洲天堂久久久| 97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日韩123欧美字幕| 青青青国产视频手机| 91国内外精品自在线播放| 国产综合无码一区二区色蜜蜜| 99视频精品在线观看| 免费在线播放毛片| 四虎成人免费毛片| 成人福利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国产一在线观看| 久久伊人色| 欧美一区二区人人喊爽| 国产swag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久久无遮挡| 伊在人亚洲香蕉精品播放| 亚洲婷婷六月| 免费无码网站| 国产精品视频免费网站| 国产另类乱子伦精品免费女| 色综合中文| 国产欧美亚洲精品第3页在线| 欧美黄网站免费观看| 国产乱子伦无码精品小说| 国产成人高清精品免费软件| 四虎成人在线视频| 国产欧美日韩综合在线第一| 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免费不卡| 国产三级韩国三级理| 国产一区在线视频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