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我國航空事業的發展,極大地促進了我國航空市場對高職高專航空專業人才的市場發展需要。在航空英語教學中,本 文詳細闡述了航空英語教學創新模式構建構建的必要性,并進一步分析了特色教學模式的構建,以期提高航空英語的教學質量。
【關鍵詞】航空英語教學 教學創新模式
一、航空英語特色教學模式的構建的必要性
近年來航空服務發展迅速,高職高專航空專業以學生就業為導向、技能培養為主導,使學生具備文化素質更高、語言能力更強、專業技能素養更高的現代化民航人才。但是從現狀分析來看,高職航空英語教學存在一定的弊端,其中較為明顯的標志是教學模式落后,教學方法單一,缺乏實踐教學,這對于航空專業的學生在實踐中應用航空英語是非常不利的。
二、航空英語特色教學模式的構建
1.創設情境—在航空英語教學中,老師要讓學生明確崗位要求,以乘務人員的工作情境設置為學習情境。為了讓學生更好地了解工作情境,我們要采用多媒體動畫短片、微課、摹課等多種教學手段將乘務人員為旅客在登機前、飛機途中、落地后服務場景逼真地展現出來,讓學生在虛擬的現實場景中了解整個乘務人員的服務流程。這樣的創設情境的設計激發了學生的興趣,使學習更加直觀化、形象化。
2.確定任務—— 首先要確定高職高專航空英語課程的教學任務,即航空英語主要是培養學生能用英語完成航空第一線的服務工作,并將總的教學任務分解為一定層次和梯度的子任務,地勤服務和空中飛行服務。在教學中,我們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將學生作為任務的設計者,解決任務中的問題。
3.實施任務。在“教與學”的過程,采用任務驅動教學法和小組學習合作法將教學設計分為情境導入、體驗認知、模擬訓練、學習評價、拓展任務。在情境導入環節,通過對航空人員工作情境的英語講解視頻的聽說訓練,讓學生明確崗位職責工作內容。在體驗認知環節,通過旅客和乘務人員的角色扮演,使學生在演練中熟練地掌握航空英語英語交際能力和信息傳遞能力。在模擬訓練環節,我們通過對抗游戲和配音訓練,增強學生掌握航空服務的技巧和展示。在學習評價環節,通過教師評價、學生自評、小組互評等多元評價方式對學生的學習狀況做出過程性評價和結果性評價,最終形成一個綜合性的評價結果。在拓展業務環節,通過完成拓展任務,學生能夠更好地把握旅客需求,更加熟練地運用語言,增加了完成任務的難度和復雜性,在不斷重復服務設計步驟中完成地勤和空中服務,學生鞏固了知識,提高了能力。
三、航空英語特色教學模式的構建中應注意的相關問題
1.教學目標與行業崗位相對接。高職高專航空專業主要為培養面向航空服務第一線需要的高端技能型人才,因此我們在教學中要整合教學內容,把學生的學習過程與未來從事的空中乘務人員和地勤人員崗位相對接,根據航空工作服務人員的職業要求,從知識、技能、素養三個方面確定職業能標旨在幫助學生能用英語達到交流信息的目的,培養學生用專業的思維去思考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并 提高學生的英語的專業能力和應用能力。
2.以項目教學為主線,以小組學習為路徑,以角色扮演為訓練,以多元評價為保障。課程以項目式教學為指導,將教學活動設計為情境導入、體驗認知、模擬訓練、學習評價、拓展任務。在教學組織中體現“做中學、學中做”,通過創設的航空服務場景下開展訓練,明確工作內容和崗位職責,按職業規范分段實施任務。在實施任務環節中,要求學生通過相互之間的積極溝通、協調完成學習任務,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能力和競爭意識。在角色扮演環節中,學生通過分配游客和航空服務工作人員角色,在扮演工程中,鍛煉學生在角色扮演中的臨場應變能力和對突發事件的處理能力。在多元評價環節中,學生可以更客觀地認識自己的學習能力和技能水平,確定自己努力的方向,教師則根據教學反饋,及時調整教學策略和進度,以期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
3.充分運用信息技術,提升教學效率、效果。在現代化教學中,我們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學環境和教學資源,將現代化信息技術與航空英語教學有機結合起來,有效地應用到課堂教學教學中,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從而更好地提升教學效率和效果,打造有效的教學課堂。
四、結語
為了適應社會市場對航空服務人才的需求,滿足航空服務人才培養的需要,進一步提高航空專業學生今后的服務能力,更好地適應航空崗位的執業要求,因此,航空英語教學要調整培養目標和課程設置,建立新的教學模式,做到英語教學和專業教學相結合,提高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為就業提供各方面的訓練,培養適應行業崗位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參考文獻:
[1]邱兆蕾,魏曉燕.淺談工學結合模式下大學英語課程教學改革[J].科技信息,2012(13).
[2]工學結合模式下高職英語教學改革的對策研究[J].實踐與探索,2013(34).
作者簡介:張敏(1982.10-),女,漢族,江蘇姜堰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英語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