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亞芳
【摘要】教師語言和課堂互動之間的英國關系表明,教師必須高度重視教師語言的重要性,并通過教學實踐和反思不斷提升語言素養,提升語言使用的方法和技巧,滿足學生的學習需要,提升課堂互動的質量,促進學生語用能力的提高。
【關鍵詞】職高英語 語言 優化
職高英語教學中,老師和學生都在抱怨英語課的“難”,老師認為學生基礎差,積極性不高等,課堂沉悶,教師一個問題提出馬上就開始“冷場”,學生則抱怨老師上課按部就班,專門重知識講解而忽略學習的過程,上課時不理解老師的指令,英語課堂氣氛沉悶,英語老師一開口甚至已經要昏昏欲睡等等。從種種抱怨聲中我們可以得出的一點就是我們常規的職高英語課堂不能吸引學生,我們的英語教師和英語課都缺乏吸引學生的魅力。
課堂教學的過程就是老師使用語言促成有效的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和生本互動的過程。課堂互動的有效性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課堂語言。促進課堂互動和促進學生的語言輸出是教師話語的主要功能。教師語言和課堂互動之間的因果關系表明,教師必須高度重視教師語言的重要性,并通過教學實踐和反思不斷提升語言素養,提升語言使用的方法和技巧,滿足學生的學習需要,提升課堂互動的質量,促進學生語用能力的提高。
作為一名職高英語教師,我們該怎么樣優化自己的教學語言來促進我們的課堂生動有趣又有效呢?
一、提高自身的專業素養
強兵受訓于強將,高徒受益于名師!語音語調是作為一名英語老師的基本功,是語言表達的基礎,只有準確的掌握每個英語的音素,才能準確把握字母和單詞的發音,才能夠促進提高學生的聽說能力。語音欠佳的老師不能因為自己教授的是職高而無所謂,應該要充分認識到語音的重要性以及對學生的重要的影響,可以通過視頻、廣播、趣配音等APP來加以訓練。
二、注意課堂教學中說話的語氣
在課堂教學中,氣氛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關鍵。老師在設計課堂教學方式時應注意活潑多樣,讓學生不感到緊張、沉悶,也不會因深深地處于戒備狀態而抑制各類主動學習的行為。特別是在學習上有一定困難的學生,在這種其樂融融的環境中學習,能大大地激發起其求知的欲望,增強其主動學習和克服困難的信心,從而有效地促進其英語能力發展。在一次公開課聽課過程中,老師提了個問題“Whats your hobby?”,而回答問題的同學沒有用老師期待的“Ilike …”“I am crazy about…”等來回答時,老師馬上“變臉”,再次重復問題是臉上明顯露出了不悅,學生也馬上意識到了,課堂活躍的氣氛一落千丈。職高的學生從小學初中就是在老師“臉色”下生活著,所以試想我們對于這樣的學生以鼓勵的語氣與他交流,效果肯定更好。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出錯是很正常的事情,對于以上例子當中的老師或許是因為學生在公開課上小小的錯誤讓他措手不及而不悅,課堂上學生的“錯誤”是非常好的課程資源,教師要更新自己的教學理念,要發揮自己的教育機制,優化自身的語言,調整教學行為,改進語氣,變錯為寶,通過提問促進學生的思維互動,促進言語互動,引導學生自我糾錯,完成知識的重新建構,提升教學效果。
三、注意自己的肢體語言
教師在課堂教學活動中,主要以口頭語言及書面語言為媒體,進行師生間的交流與互動,傳播知識。但是,光憑口頭語言及書面語音來傳遞信息,這是遠遠不夠的。課堂上的肢體語言,主要有表情及動作兩個方面。眼神可以說是最重要的了。課堂上,教師的眼神猶是如此,常常起到“此時無聲勝有聲”的作用:個別學生淘氣影響課堂紀律了,如果當眾批評,勢必打斷我們本來流利順暢的教學活動,分散其他人的注意力,可能使整個課堂教學組織紀律更為混亂。此時,我們可以遞一個責備的眼神過去,讓他明白老師的不滿,愧意頓生而有所收斂;對于問題回答得漂亮的學生,贊嘆嘉許的目光配以微笑,自然有魔力般的作用——使學生信心倍增,從而對學習產生更濃厚的興趣;用親切柔和的目光掃視全班同學,既能看清課堂全景,又仿佛告訴學生:“我在注意并關心著你們每一個人。”這使學生不至于產生被忽略的沮喪感……用眼睛“說話”,是最常用,也是最重要的肢體語言方式,靈活恰當地運用各種眼神,能有效加強師生之間的溝通與交流。另外笑容是教師的名片,微笑是一個人的善意的表現,是合作意愿的表現,笑容能夠消除課堂上的陌生,喚醒學生的學習熱情。
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語言在課堂上發揮怎么樣的作用,取決于教師選擇的語言內容,取決于教師使用語言的方式。教師心中要裝有學生,因為“一言不合”,就可能給學生帶來傷害。教學中要注意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首先要為學生提供參與教學的機會,不斷激發和引導他們的學習興趣,為他們提供更多的思考和創造的時間和空間。基礎不好的同學也能積極參與到英語學習中來,也能夠完成老師的教學任務,從中可以收獲學習英語的成就感,從而進一步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教師在組織教學活動是不要以命令和咄咄逼人的語氣似乎在告知學生:我是課堂的主宰,都要按照我的安排,你們必須無條件接受。
雅思貝爾斯曾說:“教育的本質意味著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云推動另一朵云,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教師就是這第一棵樹,第一朵云,第一個靈魂。教師的語言蘊含著大教育,教師的行為蘊含著大哲理。身為職高英語教師,我們更要學會“說話”,不斷優化自身的教學語言,使出自身的“洪荒之力”,提高我們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呂叔湘,丁聲叔.現代漢語詞典[M].商務印書館,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