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梅
【內容摘要】鑒于剛邁入高三的學生身上存有傲氣十足、盲目自信的不良思想傾向,教師通過四個教學流程的設計,讓學生充分認識到自己目前離高考的要求還很遠,當前還需腳踏實地地投身到第一輪總復習中去,從而初步實現了對學生學習態度的轉變。
【關鍵詞】殺傲氣 信心分 實際分 垂頭喪氣 樹標桿 找差距 達成共識
一、教學背景
高三第一學期已拉開帷幕,最關鍵的一年開始了!老師們正緊鑼密鼓地備戰第一輪總復習。可我吃驚地發現:我授課的文科302班的絕大多數同學,在高三政治課堂上仍“氣定神閑”,毫無緊張感和緊迫感!這哪是進入高三時應有的狀態?!我知道:自我校高二文理分科以來,每次考試,302班的政治單科成績都是獨占鰲頭。這無疑助長了這個班的狂妄和傲氣!我也深知:這種狂妄和傲氣,若老師引導不好,就是“一座可怕的陷阱”,會毀掉這個班級!該怎么辦呢?思慮再三,我決定還是單獨給這個班上一堂總復習思想動員課——先“磨刀”,殺傲氣,再來事半功倍地砍第一輪總復習的“柴”!
二、教學案例
【教學流程一】(教師課前做好課件,上課時用多媒體將2016年高考全國1卷文綜試題第38題呈現在電子白板上)
師:同學們,今天我們來做2016年高考全國1卷文綜試題中的一道政治主觀題。雖然我們才剛進入高三,但高中政治四本必修教材知識我們都已學完,單從知識儲備來說,我們現在完全可以來做這道題了。大家有信心嗎?
生:有!有!(傲氣十足地)
師:好。這是一道以“一帶一路”熱點素材為載體的材料分析題,滿分26分。現在請大家把題目快速地瀏覽一遍,但不要急于動筆去做,先給自己打出一個“信心分”,或是“預測分”吧。
師:(1分鐘后,微笑地)能把你們給自己打出的“信心分”告訴我嗎?
生1:24分。生2:23分。生3:25分……
設計意圖:讓學生做2016年高考真題,是基于兩點考慮:一是高考題最具綜合性、權威性和挑戰性;二是讓學生早點領略全國卷的“套路”和風格,三是促使他們盡快開啟“高考模式”、盡早進入“高三狀態”。讓學生動筆做題前先給自己打出“信心分”,目的是先讓他們的傲氣充分張揚,然后再在后面預設的環節重挫之。
【教學流程二】教師讓學生在15分鐘內獨立完成第38題。15分鐘后,教師在電子白板上投影出本題“參考答案”和“評分細則”。然后教師收集十個“學霸”的答案,現場閱卷,現場晾出“實際分”,再對應晾出他們在前一環節中打出的“信心分”。
設計意圖:現場閱卷,再現場晾出“學霸們”過低的“實際分”和過高的“信心分”,使暴露出來的巨大的分數落差能成為一記響亮的耳光,一下打中這些“混小子”一直以來的高傲和狂妄!讓他們無地自容!進而從羞愧中走向反思和警醒。
【教學流程三】教師讓學生重做第38題;再在白板上把2016年全國高考1卷中全部的文綜試題全投影出來,讓學生把第38題放到整個文綜試題中去考查;最后師生一起歸納出當前高考政治材料分析題對考生提出的“素質要求”。
設計意圖:歸納出高考“素質要求”,是為了樹起高考標桿,讓學生在后一流程中找出自己與高考標桿的差距。
【教學流程四】教師在黑板上手書8個大字:“你離高考還有多遠?”讓全班同學以白板上的“素質要求”為標桿,找出與高考要求的差距,并就“今后該怎么做”作反思性表態。然后全體師生達成共識:我們離高考還很遠,我們還需加倍努力!在接下來的總復習中,不要盲目自信!而要腳踏實地!
設計意圖:樹標桿、找差距,凸顯本節思想動員課的主旨;反思表態、達成共識,給學生煲一味別樣的心靈雞湯。
三、教學反思
1.“態度是用乘方來連接知識與能力的。如果態度是正分,一切知識與能力皆會產生相乘倍數的效果;如果態度是負分,一切知識與能力皆會產生負面效果”。所以學生的學習態度特別重要!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關注對學生學習態度的正確引領!
2.“課堂教學的高效性,是指在常態的課堂教學中,通過教師引導和學生積極主動的自主學習,在課堂上高效率、高質量地完成學習任務,獲得高效進步和發展”。下課后不少學生到辦公室找我談心,他們說:以前太自信,現在才知道自己離高考的要求還遠得很呢;這節課“無情地”榨出了他們骨子里隱藏的“空”和“大”,讓他們直面自身的“短”和“小”,對他們觸動太深了……聽著這些傾訴,我很開心,因為這意味著:這節課讓我的學生在變化、在成長!我的課例設計幫助我成功地打造了一節高效課堂!
3.“高中政治學科外顯層面核心素養包括核心知識素養和學習者態度修養;內隱層面核心素養包括能力素養、思維品質和人文素養”。所以本課例設計所凸顯的“腳踏實地”的主題思想,對提升學生在今后人生中的態度修養和人文素養具有更深遠的潛在價值!
【參考文獻】
[1] 王福義、張玉民. 高中政治校本研修問題與指導[M]. 北京: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16.
[2] 戴云、王聚元、黃一敏、任長富. 高中政治有效教學能力提升及課型實踐案例[M]. 北京: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15.
(作者單位:安徽省桐城市第八中學)